第二卷 黑暗之門 第0589章 辯論冠軍普瑞斯托

沒有理會那些大呼小叫的法師,穿過一扇巨大的內城門,杜克一行前去位於城西的國賓館,沒辦法,為了安全,有傳送門的地區跟政要住宿的可不能在同一區。

這時候,才有洛丹倫法師醒悟起來:見鬼了!剛才暴風王國用傳送門來了多少人來著?

這裡好幾百人馬了吧?

不光洛丹倫人一面懵逼,連前來迎接安度因的萊恩國王也是一面懵然:不是說,為了節省費用,把每一個金幣都用於復國嗎?

怎麼突然又來了幾百號騎士?

戰馬哪來的?

要知道,戰馬可不是海洋生物,把戰馬在海上折騰十天半個月,往往不死都沒半條命,戰馬下船往往都是病怏怏的。

這三百匹神采奕奕的高頭大馬是怎麼回事?

「你們都是用傳送門過來的!?」別說萊恩,連萊恩身後那位輝月級的宮廷法師都是張大了嘴巴。嗯,可以清晰看到有兩顆黑黑的蛀牙。

安度因朝著杜克撇撇嘴,萊恩秒懂了。

又是杜克搞事。

杜克摸了摸後腦勺:「抱歉哈,萊恩,事先沒跟你說。這次的情況有點複雜。反正,一次過傳送這麼多人和馬匹的事,這幾年內或許就這麼一個來回了。」

哈?還包接送?

哪裡來的法神?

萊恩很容易發現隊伍里那四個不和諧的存在。沒辦法,這幾個傢伙太顯眼了。整支隊伍的人,似乎看到他們都繞路走。

一邊和杜克步入國賓館,萊恩一邊說:「杜克,這……凱旋儀式這事太大了,你必須告訴我,他們幾個是怎麼回事?」

入內,關上門,確保沒有人竊聽後,杜克對萊恩和安度因說出來答案。

幾秒後,兩個暴風王國大佬頓時被雷得外焦內嫩,久久說不出話來。

同一時刻,在洛丹倫王宮的正殿當中,幾位國王正在舉辦沙龍。

「再次感謝您的款待,尊敬的陛下。」說話的是一個身材高大的黑髮貴族,聲音渾厚而有力:「打敗那些邪惡骯髒的獸人是您——洛丹倫聯盟盟主的最大成就,我們很應該做點什麼,不讓純潔的聯盟被殘留的叛徒所侵蝕。」

「如果能夠成功的話……」身著尊貴典雅的金、白兩色王袍的泰瑞納斯國王緩緩點頭:「洛丹倫和聯盟會記住您的,普瑞斯托領主。通過你的分析以及在絕對的證據下,我想吉爾尼斯和斯托姆加德多少已經有所認識現在的狀況了。」

年長的吉恩·格雷邁恩痛快地點點頭。然後正值壯年的索拉斯·托爾貝恩卻用力地揉了揉眉宇,他似乎在頭痛泰瑞納斯的話,不過最後他還是慎重地點點頭,以示同意。

「感謝三位陛下的理解。」泰瑞納斯國王本人並不矮小,但普瑞斯托那顯然高大得多的體形仍然給了他一絲壓迫感。

這位普瑞斯托領主微笑著,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明明在座的三位國王都是真正意義上的人上人,人中龍鳳。

然而在這位普瑞斯托領主面前,很顯然這位領主比他們三人都更具有王者氣質。

這實在是件令人驚奇的事。

普瑞斯托領主漆黑的短髮光亮整齊,鬍子颳得很乾凈,瘦削的臉有著鷹般的外型,這使得宮廷中很多女性為之側目,他給人的感覺比任何一位王子都要高貴。

不,甚至應該說,在他面前三位國王更像是鄉巴佬出身的大臣。

他是在鐵爐堡解放戰之前來到洛丹倫城的,普瑞斯托完美的禮節,優雅的氣質首先征服了整個洛丹倫上層貴族的心。當吉尼爾斯國王坐獅鷲回到了洛丹倫之後,甚至極其罕見地讓出了名挑剔的吉恩國王也露出了微笑。

普瑞斯托這個幾個月前還是默默無聞的年輕貴族,如今已經成為風雲人物。

很簡單,他提出的政見,讓整個北方大陸的高等貴族,都有種恍若吃了千年人蔘果,全身上下十萬個毛孔都透出沁涼舒爽的感覺。

看看吧:

首先,既然這是洛丹倫聯盟,那麼凱旋儀式就必須在身為盟主的洛丹倫的王都里舉行,否則這就是對整個聯盟的褻瀆。聯盟里每個國家都必須派出軍隊參加凱旋儀式,其數量和兵種由泰瑞納斯國王決定。這一點,每個洛丹倫貴族都笑得合不攏嘴。

同樣,獻俘儀式也必須在洛丹倫城。所有俘虜必須拉來洛丹倫城遊行,然後再由洛丹倫分配。(實則可以讓洛丹倫人挑走最強壯的,用來舉行盛大的角斗比賽,吸引觀眾,回收資金。健壯點的丟去挖礦,弱的就丟去給盟國。)

特別是大酋長奧格瑞姆,將要親自跪在泰瑞納斯國王面前。

收繳部落所有的戰船,按當初出兵的比例分給吉爾尼斯和洛丹倫。儘管部落那些巨大的戰船看起來裝飾很糟糕,但內里結實的龍骨,和堅實的甲板,絕對可以讓兩國的海軍水準提高三個檔次。

要求奎爾薩拉斯繼續派出遊俠部隊,幫洛丹倫清剿那些位於提瑞斯法林地的獸人餘孽。

其餘的,還有種種小條件。

現在的事實就是聯盟十一國,幾乎每個國家都在戰爭中元氣大傷。要壓榨也壓榨不出什麼油水,然而這些並沒有太大實質意義的舉措,卻可以極大地滿足洛丹倫人,甚至是吉爾尼斯和斯托姆加德人的虛榮心。

在取得北方貴族們的初步信賴之後,在黑石山一戰前,把急於在戰場上洗刷污名的奧特蘭克山鷹騎士團派去運糧也是他的建議。

「那些背叛者不值得信賴,放他們在戰場上,只會成為被部落猛攻的軟肋。」他曾進言泰瑞納斯奪取哈斯對奧特蘭克軍隊的控制權,然後將所有奧特蘭克騎士打散分到各個洛丹倫騎兵團當中。

斯托姆加德和其它國家雖然也都覺得在當時的情況下,對一度變節的奧特蘭克軍採取軍事管制行動是必要的,但戰爭結束後,他們認為已經不應對奧特蘭克軍隊繼續實行單方面的控制。

這個時候普瑞斯托又站了出來,大施三寸不爛之舌,對一切做出了合理解釋,更神奇的是,在一個偶然的巧合下,他找到了支持他論點的論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