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破繭成碟 第二十三章 識人用人

楊定和管理滄海地產時,恰好正式退休。

拿到蓋有碩大印章的退休證,楊定和一時之間百感交集。如果沒有滄海集團的這份工作,拿到退休證以後,他將正式步入退休生活,簡稱夕陽紅生活。一天一天無可避免地走向衰老,最終變成掛在牆上的薄薄相片。

在退休證旁邊是滄海集團新出的文件,文件明確了楊定和新職責。這個職責意味著新的薪酬,虛擬受限股股數也將提高。滄海集團一直朝著正規化方向發展,不激進,很堅定。正規化有很多途徑,滄海集團走的是黨政機關模式,這一點與創始人侯滄海的個人經歷有關。

陳傑辦公室與楊兵、梁毅然、張小蘭、王清輝在一層樓,這樣方便開會和研究工作。陳傑病休以後,其辦公室便讓給楊定和。

比較特殊的王清輝。

為了吸引更多高科技人才,滄蘭研究院遷到了南州。滄海集團沒有購買新樓,而是併購了以前山南大學附近一家飲料企業,直接將飲料企業改造成為滄蘭研究院。願意到江州來工作的員工全部進入滄蘭萬金產品生產線,不願意到江州來工作的則辭退,按規則算安置費。

王清輝更願意在滄蘭研究院辦公,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院。但是他作為副總裁在此樓也擁有一間辦公室,只是平時很少使用。

楊定和坐在副總裁辦公室里感慨人生之時,侯滄海走了進來,道:「楊書記,我們兩家人晚上到黑河張氏老臘肉吃飯。我讓張燕訂餐,還把周苗叫上。」

「為什麼要吃飯。」楊定和曾經擔任過侯滄海多年領導,在沒有外人之時,兩人較為隨意。

侯滄海道:「楊書記目前做的是副總裁工作,按照新制定規則,我和你要交心談心。這是規則,不能因為人熟而不執行,否則就無法進行。下午我們兩人到茶樓喝茶,先談陳傑具體負責的工作。」

「陳總生了什麼病?需要修養這麼長時間?前一段時間還挺好的。我和陳總共事時間不短,現在暫時又接了他的工作,所以想到醫院看看他。」

陳傑突然生病,說走就走。集團沒有人知道他得了什麼病,在什麼地方治病,楊定和按照習慣性思維,想到醫院探望陳傑。

陳傑去向是機密,不能向外人道也,侯滄海沒有明確回答,敷衍了過去。

江州麵條廠要變成天上街燈,需要改造的工程量挺大。為了與美康廣場進度匹配,滄海地產改變了整體推進策略,將改造工程分為了兩期,第一期主要是餐飲和茶樓為主。

山頂處的茶樓剛剛改造出來,正在試營業。

侯滄海和楊定和步行來到茶樓,要了一間能夠俯視美康廣場的房間。茶樓裝修得古香古色,新中式風格,材料用得不錯。大堂里有若有若無的檀香以及古琴聲,穿旗袍的服務員恭敬地將兩人帶到房間,泡上了一壺本地銀針。

楊定和雖然一直在地產部門工作,但是以前他是陳傑的助手,更多是執行,沒有參加決策。代替陳傑的角色以後,楊定和就要參加滄海集團最高層的決策。侯滄海準備從與政府關係、與銀行關係、與建築商關係和內部管理體系等方面交換意見,盡量讓楊定和了解更多情況,更快適應新工作。

這是一次很坦誠的交流,雙方都談到希望和顧忌。正在談與蘇剛關係之時,接到總裁辦楊莉莉電話:市政府辦公室打來電話,李市長請滄海集團分管地產的領導到辦公室談事。

李市長就是當年江州區委書記李永強,目前在市政府中正在分管規劃、建設、國土,是職權很重的常委副市長。

楊定和道:「我到李市長辦公室去。」

侯滄海道:「李市長是老領導,我一直沒有去他的辦公室彙報過工作。今天正好一起去吧。」

人這一輩子會有許多改變命運的窗口,有些是主動改變命運,有些是被動改變命運。侯滄海的命運就被李永強被動改變過一次。當年若不是李永強調任江陽區委書記,侯滄海就要被調到區委辦當秘書,詹軍也就不會調到黑河任黨委書記。侯滄海的命運被一次與他本人無關的調動所改變,而且改變得非常徹底,可以說讓他的人生完全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侯滄海對改變自己命運的李永強一直有著抵觸情緒,回到江州辦企業以來,便任性了一次,從來沒有主動在私下接觸這個大權在握的副市長。陳傑作為分管地產的副總裁經常前往市政府,多次代表集團向李永強彙報工作,關係處理得還不錯。

陳傑現在出事,讓侯滄海深刻感受到江湖的險惡以及做企業的艱難,收拾起多年前積累的情緒,準備矮下身,改變與李永強的關係。

市委常委、副市長李永強頭髮已經花白,戴著眼鏡正在看文件。秘書帶著兩人進屋,他慢慢摘下眼鏡,打量了來人,道:「老楊,陳傑沒來嗎?」

侯滄海主動上前一步,來到辦公桌前,道:「李市長好,分管地產的副總裁陳傑生病,請假病休,滄海地產的工作由楊書記來負責。」

他在黑河時代便認識李永強,回到江州辦企業以後大、小會場上多次與李永強見面,沒有作自我介紹。

李永強目光越過侯滄海,轉向楊定和,道:「老楊負責地產?黑河項目可是大項目,很複雜。」

楊定和道:「退居二線以後,我一直在房地產公司打工,對房地產略知一二。滄海地產高級別專業人員多,我把專業人員服務好,讓他們發揮作用,事情就能辦好。」

李永強又道:「正式退休了嗎?」

楊定和將退休證摸了出來,遞給李永強。李永強拿過退休證看了看,感嘆道:「時間過得真快,我到黑河來工作之時,你應該才滿五十吧,轉眼就退休了。來,坐下來談,我有事問你。」

進門以後,李永強只與自己說話,不太理睬侯滄海,而且只是招呼自己坐下。這讓楊定和很為難。現在,李永強辦公室對面就只有一張椅子,若是自己坐了,侯滄海就得坐在牆邊沙發。一般情況下,地位高的人才坐在辦公桌對面,地位次一點的人才坐在沙發上。

侯滄海已經是江州很有名的企業家了,楊定和沒有想到李永強會有意冷落侯滄海。他寧願得罪李永強,也不能得罪侯滄海,便將椅子拉了拉,道:「侯總,你請坐。」

侯滄海微微一笑,道:「楊書記坐,我坐沙發。」說完,他落落大方地坐在遠離辦公桌的沙發上。

李永強確實對侯滄海有意見,故意削其面子。一是侯滄海旗下有地產公司,正在操作黑河項目,卻從來不登自己辦公室,只是讓副總裁陳傑過來談事,明顯是依著與海強關係密切,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二是他與陳傑關係處得不錯,好幾次喝酒時,陳傑開玩笑說起黑河往事,話里話外透露出侯滄海對自己有怨氣。

當他看到侯滄海和楊定和進門時,便裝作不認識侯滄海,晾一晾這個年輕氣盛的老闆,算是一個裝糊塗版本的下馬威。

楊定和熟悉侯滄海,見其神情,也就不強求他坐到辦公桌前,話語間特意強調侯滄海的身份,道:「李市長,剛才接到辦公室電話,我和董事長特意過來彙報工作。」

李永強又戴上眼鏡,看了一眼侯滄海,道:「侯董事長也來了。唉,年齡大了,眼睛不太好,看人模糊。」他對正在泡茶的秘書道:「小會議室有沒有人使用?侯董事長來了,我們到小會議室談。」

到了小會議室,李永強便恢複正常交流狀態,還是以侯滄海為首。

「六建司拆遷遇到些麻煩,你們肯定知道。」李永強直接用了肯定句,語氣非常堅定。

侯滄海沒有否認,道:「當時他們打架的時候,我和陳傑正在工地上,看見了全過程。」

李永強道:「帶頭打架的叫包方,聽說在你們工地做土石方?」

侯滄海爽快地道:「包方算是地頭蛇,我們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將土石方包給包方。」

李永強原本以為侯滄海會找理由迴避包方是地頭蛇之事,沒有料到其很直白地承認了,原先準備好的一套說辭全部用不上,緩了緩語氣,道:「今天找你們來商量一下,能不能暫停包方項目,給他一點壓力。」

李永強提出此要求以後,侯滄海哭笑不得,道:「包方在我們這裡做得挺不錯,我們沒有理由暫停包方的項目,這是違反合同的。而且,六建司惹了麻煩解決不了,我們也不想惹麻煩。」

李永強耐心地做思想工作,再加上隱隱的威逼和利誘,道:「包方要從你們手裡拿錢,你們說話,他還是會聽的。侯總和楊總曾在黑河工作過,在青樹村說話管用。你們兩人都是從政府機關出來的領導幹部,肯定能為政府分憂。你們為政府分了憂,政府肯定會記得你們。」

楊定和知道李永強是個性強的領導,見侯滄海沒有爽快答應,趕緊圓場道:「李市長,我們回去就和包方談話。只是,包方情況特殊,我們沒有把握肯定能辦成。」

李永強鼓勵道:「楊書記在黑河威信高,你發話,肯定能效果。聽說青樹村有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