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多少

國內有多少企業會有出國購買設備的需求,楊銳是猜測不到的。

但是,國內有多少企業是沒有採購設備的需求的,可以做出判斷——窮的那些。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但凡是有錢的國企,其實都是想買新設備的。

購入新設備的企業日子有多爽,看看那些白電企業就知道了,做冰箱的,洗衣機的,還有做電視機的,在84年以後,都開始進入了旺盛的生產和爆棚的利潤當中。

任何一個數據,當它與超過10億人的國家聯繫在一起的時候,都是個巨大的數字。

就好像感冒藥片,假如國人平均每年需要10粒感冒藥,總重量3克,那所需要的感冒藥堆積起來,足有3000噸。生理鹽水所需要的鹽分若是析出來,足可改造幾座鹽湖出來。

大多數中國人,尤其是農村居民,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缺醫少葯的狀態的。

農村的赤腳醫生帶著最常用和簡單的藥品走訪於村落之間,是中國式農村的常態。

這樣的局面,任何一分一毫的變化都可能帶來超出想像的收益,傳說中的每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有13億元的故事,證明了中國工廠面對的市場。

在8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工廠都是生產多少東西賣多少的,利潤只與產能和成本有關,更換生產線,可是最直接的方式。

更何況,國企更換生產線,可是不花錢的。

在稅改以前的國企,是沒有自留利潤的資格的。不管賺到多少錢,通通交給國家,也因此不需要對虧損負責——虧損也是為國家而虧損的,他們只要完成定量的生產任務,就萬事大吉了。

這樣的國企,到了更換生產線的時候,自然也是要國家來出錢更換。

所以,寫一份可行性報告,是非常有用的。

進一步的說,80年代的國企為什麼瘋狂的迷戀大學生,就因為大學生是能要來真金白銀的筆杆子。

甭管是寫文章的,還是做技術的,只要是能做出來點東西,都是要錢的籌碼,怎麼算都比他的工資划算。

但不管怎麼算,對工廠來說,最怕的是關停並轉,最爽的就是技改更新生產線了。

大企業找胡池,中小板找楊銳,一群企業彷彿商量好了似的,紛至沓來,最令楊銳佩服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定位,忒是準確。

又是央企規模又大的,自然是要去找胡池要名額的,雖然是央企,規模還不夠的,就自動自覺的來找楊銳要名額,自己處在食物鏈的哪一級,各家企業似乎是一清二楚的。

所謂的越級挑戰,在這個時候,楊銳是一起都沒遇到。

唯一麻煩的是禮物的退還,要不是楊銳記憶力良好,加上許多家企業都在禮物里留下了信息,否則非得有送錯的不可。

換成想在仕途或者國企有所作為的學者的話,此時的正確選擇,大約是一家家的送還回去。就算不能達成共識,認識一下總是好的。

楊銳對此就毫無興趣了。雖然現在的國企依舊是勢力強大,但作為諾獎獲得者,若是只做研究的話,完全是不用理會產業界的。

同樣是站在金字塔的頂端,很顯然,科研金字塔是可以更任性一些的。

胡池卻是爽的不能自已,生生加塞了30多人到代表團隊伍里來,而且不僅僅是化工和醫藥方面的企業,更有機械製造、電子信息等等方面的企業,根本就是一個大雜燴。

胡池為此是有些忐忑的,到了機場,特意道:「有些企業實在是拒絕不掉,也是因為你的名氣太大了,這不是,大家都表示說,要給你的離子通道實驗室捐款呢。」

「說捐就捐啊,光說客氣話沒用。」公立實驗室的好處就在於收錢沒負擔,要是離子通道實驗室有哪怕1%的股份是楊銳的,他拿捐款的時候都要多加考慮。

然而,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是純粹的公立實驗室,公對公的捐款,楊銳收再多都不怕。

胡池被楊銳說的笑了起來,道:「當然是說捐就捐了,都是這麼大的公司呢,怎麼會說客氣話。」

「捐的多了才是捐,捐的少了就是客氣話。」反正都是在候機,楊銳說的更加隨意。

胡池回憶起前兩日,因為金錢而被楊銳支配的恐懼,不禁遲疑道:「多少才算是多?」

「你覺得呢?」楊銳反問。

胡池想了好一會,低聲問:「50萬算不算多?」

要不是被楊銳嚇住了,胡池最多也就敢說個30萬。

畢竟是捐款,哪裡能要求數額呢。胡池還處於捐款的初級階段,並不能理解捐款的豐富多彩。

楊銳同樣被胡池說的50萬給驚了一下。

這可是多出來的30多家企業呢,一家要是給個50萬的話,湊吧湊吧又是1500多萬。

想到此處,楊銳幾乎是要淚流滿面了。

曾幾何時,經費是來的這麼容易?

胡池只當楊銳的驚訝是不滿意,有些尷尬的道:「事先也沒有說要多少錢的,不如我再去說說。」

「可以了,50萬也不算少了。」楊銳也不好意思這樣子敲竹杠啊。

胡池卻是當秘書當久了,一下子就理解錯位了,他回顧了楊銳所謂的「多」,以及現在的「不算少」,依舊是很不好意思的道:「確實是少了點……」

在他看來,動輒需要數千萬美元經費的楊銳,對於50萬或者千多萬元,也是不會感到開心的。

楊銳謙虛了一句,道:「捐款嘛,多有多捐,少有少捐,就這樣吧。」

胡池再次品咂了楊銳的話,默默點頭,道:「我知道了,多有多捐,少有少捐。」

按照胡池的理解,只要有人捐的多一點,那麼,少捐的也就無所謂了。對楊銳來說,應該只是有總量就可以了。

想到此處,胡池重重的點了點頭,義無反顧的轉向企業家們聚集之地。

他做了這麼久的大秘,可不是靠扮hellokitty成功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