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被公關

1985年5月1日。

並沒有五一長假的氣氛,楊銳早起蹬著自行車,前往海淀區的委員會開會,沒一會兒,他就融入了茫茫的自行車大軍中去了。

北京的街道修的寬展平整,正街到處都是十米二十米寬的馬路,即使如此,上下班時間,也幾乎沒有留給汽車穿行的道路,成千上萬名的勞動者,一人一輛自行車,保證馬路再寬兩倍,也能塞的滿滿當當。

楊銳不是第一次騎自行車出門了,但趕著上班時間,陪著上班族的大軍一起出行,還是第一次。

他有些好奇的向左右張望,努力的控制自行車的平衡,不過,好奇心很快就被擁塞的車流給磨平了,取而代之的,是對堵車深深的厭惡。

如果說,坐轎車遇到塞車的煩悶指數是1,坐公交車遇到塞車的煩悶直屬是2,開自動擋汽車遇到塞車的煩悶直屬是3,開手動擋汽車遇到塞車的煩悶直屬是4,騎自行車遇到塞車的煩悶直屬就是4321。

不止楊銳煩悶,身邊的人亦是抹著汗,各種喋喋不休的謾罵。

尤其是身穿各種廠服的工人階級的代表們,更是罵出了節奏,罵出了特色。

前方的紅綠燈看起來很近,閃的卻更快,紅燈彷彿漫漫無期,綠燈似乎一亮就滅。

楊銳眼瞅著起碼還要兩撥人,才能穿過這條十字路口,不禁向四周看看,尋到一位面善的,沒話找話的瞎聊天道:「您今個是正常上班嗎?這裡每天都這麼堵?」

「平時哪能這麼堵啊,今天不是所有人都出來了嘛。」落後楊銳小半個車身的是位有四個兜的幹部,他早就等煩了,見有人和自己聊天,立即打開了話匣子,道:「平時要是都這麼堵,我得早起半個小時,聽說政府已經在搞限行計畫了,說是給自行車上牌,分單雙號,單號的自行車,雙號就不要出來了,坐公交車,緩解壓力。到時候,估計就不會這樣了。」

「單號的自行車限行了,騎雙號的出來不就行了。」

「你家還買4輛自行車不成?」

「總有人家買得起吧。」

「買得起就騎嘍,不過,平時也沒這麼多人。」

楊銳奇怪的問:「今天不是五一勞動節,人反而多了?」

四個兜的幹部更奇怪的看楊銳一眼,道:「剛上班吧。五一勞動節,什麼叫勞動節,就是要勞動嘍。對了,你這也是單位組織吧,去哪裡?」

剛剛還沉浸在五一長假的概念中的楊銳想了一下,道:「海淀區。」

「做什麼?」

「搞衛生之類的吧。」楊銳只好胡亂的解釋一條。

「街道衛生?還行,我們今年慘了,承包道旁樹,給樹刷石灰,又臟又累,狗啃的領導,又把我們給賣了。」四個兜的幹部也等的焦躁,亦是忍不住罵了起來。

楊銳失笑:「你要給樹刷石灰,不穿一套幹活的衣服?」

「到了再換,幹活前幹活後還要開會呢,穿身臟衣服也不像樣。再說,也不是所有人都刷石灰啊,總有做後勤的,給領導拎包的,是不是?狗啃的領導……」

有了這位四個兜的幹部起頭,等的無聊的人,自發的舉行了罵領導大賽。

楊銳聽了差不多十分鐘,才終於將紅綠燈熬了過去。

快到委員會的辦公樓,滾滾的車流才分散成形單影隻的環保自行車,楊銳照例將車停進門口的停車棚,背起一個單肩包,就往裡走。

比起其他科研單位的委員會,承擔著更重要任務的GMP委員會明顯高人一等,尤其是有自己的辦公樓,是其他鬆散的委員會無法相提並論的。

辦公樓前照例有藥廠的人等著,見到楊銳,都是熱情的與他打招呼。

楊銳亦是笑著點頭,但並不停留,直奔自己的辦公室而去。

楊銳也是來到這間辦公樓以後,才意識到蔡教授一力推選他進入的原因。作為一名沒有單位,沒有深厚的學術背景的全新人,GMP委員會能夠提供給楊銳的,是穩固且不斷積累的權力。

短短的幾周時間裡,楊銳收到的飯局邀請,就是以前的十倍之多。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大家再提到楊銳,就已經變成了GMP委員會裡的楊委員,而再沒有人會說學生云云。

唯一有點麻煩的,也就是人情往來了。

國內的經濟環境在穩步上升,但要說有什麼行業始終過的非常好,那就是非藥廠莫屬了。

現在的藥品固然是便宜的,可也不是特別便宜,若是以人均工資來看的話,少的也是有限。不過,對藥廠來說,最重要的部分是公費醫療的比例很高,城鎮居民甚至能做到80%以上的醫藥費報銷,如此一來,藥品的銷量就非常大了。

而且,不同於其他行業,醫藥行業的附加值是很高的,哪怕是半個世紀以前的老葯,比如磺胺,又或者30年前的青黴素,其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不是鄉鎮小廠所能比擬的,再加上理所當然的政策和工業門檻,使得國內的藥廠在經營方面,始終過的都很舒服。

然而,中國並沒有真正的舒服的企業,藥廠的天敵是衛生部,更是衛生部下屬的各種機構,其中掌握其性命的,就包括剛剛成立的GMP委員會。

與國外相似的藥品生產管理機構不同,國內的GMP委員會雖然是一個顧問機構,權力卻大的驚人,因為沒有哪名衛生部的官員,敢在GMP委員會給出明確的文件以後,給予藥廠以袒護,這種風險是高級幹部們一點都不願意接觸的。

再加上藥品生產的專業屬性,GMP委員會出具的正式文件,向來只在辦公室里蓋個章子,就會成為藥廠頭頂的聖旨。

一款葯能不能投產,一款正在生產的藥物能不能繼續生產,一家藥廠的產量能否擴大,一些出了問題的藥廠的錯誤是何種程度的,都需要經過GMP委員會來過濾。

從本質上說,GMP委員會就變成了衛生部官員的保險閥,幾乎所有有風險的決策,都有官員丟到GMP委員會來。

而從GMP委員會的委員們的角度來說,冒一些風險就能獲得巨大的權力,也是很划算的交易。

除此以外,根據自己的專業和實踐,做出影響許多人生活的重大決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是有些令人上癮。

就連楊銳,都無法控制這樣誘惑。

以至於每周花費10個小時,甚至20個小時在GMP委員會,他都不覺得厭倦和浪費時間。

事實上,自從楊銳進入GMP委員會以後,離子通道實驗室和華銳實驗室的研究員們都是士氣大漲,似乎部分抵消了楊銳付出。

和所有委員一樣,楊銳的專屬辦公室大約有10個平方,放一個寫字檯和椅子,再加上一個長條沙發,就沒有多少空間了。

以21世紀的觀點來看,這樣的辦公室堪稱簡陋,可在85年的四九城,這樣的辦公室堪稱豪華,甚至比衛生部的官員們的辦公室還要好。

楊銳將單肩包丟到寫字檯上,自門後拖出洗臉架,倒上熱水,就開始洗手洗臉。

洗臉架是一個粗鐵絲箍出來的架子,半人高的位置有一個大圓環,剛好能放進一個臉盆,大圓環後方再豎一個單薄的小鐵架,方便掛放毛巾。做的好一些的,自然是雕花刷漆,做的簡單的,就像是立體鉛筆畫一樣,也無所謂。

楊銳辦公室里的洗臉架很簡單,但每天早上,都會有人提前給臉盆里接上涼水,並在洗臉架下方,放一壺熱水。

楊銳到了地方,只要將熱水兌進涼水裡,就能方便的洗漱。

等他洗完了,也用不著去倒髒水,自然會有藥廠派來的代表,幫樓里的委員們收拾擦洗。

頭幾天來的時候,楊銳還有些不習慣這樣的待遇,可到了現在,卻已經有些離不開這些藥廠代表了。

畢竟,在沒有自來水、熱水器的年代裡,有人服務,實在是方便太多太多。

楊銳收拾停當,坐到辦公桌後,就用隨身的鑰匙打開桌面上的文件匣。匣子里是今天要閱讀的文件,大部分時間,是委員會分配的任務,免不了也有各種政治學習。

GMP委員會是學自西方的模式,委員總數32人,但絕大部分的任務和決定,並不由全體委員來決定,而是由非固定的三人或五人小組來完成。

此舉節省了委員們的精力,又從另一個側面,增強了委員們的權力。與官員們不同的地方在於,委員們的權力增加了,責任也相應增加了。

官員們能夠輕易用GMP委員會做保險閥,委員們卻只能用自己的知識做保險了。

咚咚。

敲門聲響了兩聲,就有人推門進來,笑道:「楊委員,我提了點熱水過來。」

楊銳抬頭看了一眼,笑了笑說「謝謝」。

進門的是京西製藥廠的代表馮曼蓉,她的臉上隨時帶著笑,手腳麻利的幫楊銳換了熱水壺,擦洗了本就乾淨的洗臉架,又單手取走了洗臉盆。

一會兒,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