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里程碑

「你想怎麼賭?」雷蒙德幾乎整個人都趴在了桌子上。

「首先是臨床一期,如果你們能保證時間和資源,我保證一定有活性物質通過臨床一期,否則,我一分錢都不要。」楊銳一句話就說的全桌人傻眼了。

雷蒙德下意識的夾起一塊爆肚,一邊咀嚼著一邊道:「里程碑式的付款方式?可以,不過,一分錢都不要?首付款也不要?」

里程碑式的付款方式可以說是按照進度付款的一種,但它與普通的分階段付款不同,提前確立的里程碑與綜合進度或者總的進度是沒有必然聯繫的。

這種方式在國際工程中也經常出現,比如修一條鐵路,如果是分階段性的支付,比如完成了五分之一的長度,雖然會得到相應的款項,但工程方依然負有完整全項目的職責,否則,就必然要遭受索賠,之前拿到的錢也要吐回去。但如果是里程碑式的支付,工程方就沒有完成全項目的職責了,後面的不想干或者干不完,轉身走人即可。

製藥企業一般都是里程碑式的付款,因為沒人能保證一種藥品一定能夠上市,更別說上市以後的銷量了。

楊銳則是異常的自信,道:「由你們決定,我可以放棄首付款,但如果臨床一期有活性物質通過,我要2000萬美元。」

「嘿嘿,兄弟,慢點。」義大利人像是突然被F1撞了似的,叫道:「2000萬美元買臨床一期通過?貴了點吧。」

「2000萬美元沒有首付款。當然,1200萬美元的首付款,600萬美元的臨床一期里程碑,我也沒問題。」楊銳聳聳肩。

義大利人一算,200萬美元的里程碑換一個首付款,似乎還挺划算的,於是攤開手說了句義大利語。

阿諾德此時緩過勁來,道:「1200萬的首付款多了一些,1000萬美元的首付款,500萬美元的里程碑,捷利康願意接受。」

雖然是討價還價了,但這也算是阿諾德式的示好了。

畢竟,有人還價意味著確立了底線。儘管這條底線確實很低。

不過,也是因為楊銳開價夠低,阿諾德才會討價還價和示好。

新葯開發的過程中,臨床前的研究大概占整個開發成本的10%到15%,通常以13%來計算。

80年代開發一款新葯的成本在1億美元以上,純新葯的開發成本通常超過2億美元,少數有達到5億美元的。按照這樣的成本來計算,華銳實驗室目前完成的工作,應該估值2600萬美元。

然而,這是普通藥物的價格,去鐵酮作為罕見葯,它的盈利前景相對較弱,因此,楊銳開了一個較低的價格,才有誘惑力。

見眾人沒有其他意見,楊銳點頭道:「那就這樣,A類無首付款的對賭協議,有活性物質通過,無論多少種,里程碑2000萬美元。」

「B類包含首付款的對賭協議,首付1000萬美元,無論是否有活性物質通過,都要支付1000萬美元,但如果有兩種活性物質通過,里程碑500萬美元。三種活性物質通過,里程碑1000萬美元,如此類推。如果七種活性物質全部通過臨床一期,就要增加3000萬美元。」

「不行!」

「這太高了!」一桌子的人都反對起來。

日本人更是站了起來道:「按照這樣計算,B類有可能要支付4000萬美元的里程碑了。」

「臨床一期有七種活性物質通過,拿4000萬美元出來,也不多不是?」楊銳說的很是淡然。

「太多了,太多了。」日本人搖頭,且道:「而且七種活性物質也太多了。」

「沒人會覺得活性物質太多的。再者說,這只是臨床一期,多一些籌碼,多花一點錢,沒什麼大不了的。對吧。」楊銳輕笑兩聲。

「不行,我們不能承擔增長如此迅速的成本。」日本人一個勁的搖頭。

挪威人和德國人也提出反對意見,要求降低里程碑的數額。

雖然七種活性物質全部通過臨床一期的幾率很低,但對賭本身就是在玩幾率,他們當然不願意懸一口劍在自己頭上。

而在臨床試驗中造假也是很困難和很沒有必要的事。

首先,相對於幾千萬美元,七種活性物質全部通過臨床一期實驗是更重要的事,沒有哪個公司會在一種活性物質通過了臨床試驗以後,就為了省500萬美元,而造假將之掩蓋的。

其次臨床試驗是非常嚴苛的科研過程,雖然不免有作弊的可能,但協議簽署恰當的話,基本能夠做到全程監控,而且,許多大公司都是將臨床試驗分包給專業的第三方公司,這就讓臨床試驗造假的成本更高了。

來自藤澤藥品工業株式會社的青木內夫考慮良久,道:「每多一種活性物質通過,我們願意多支付200萬美元的里程碑。」

「七種全部通過多給1200萬?比A類只多200萬?不可能,300萬美元的里程碑都不行。」在場這麼多人,只有楊銳篤定的知道,七種是一定通過的,所以,他很認真的回答後,道:「這是對賭協議,你們如果不喜歡對賭協議,完全可以重新商議整體價格。或者選擇A類里程碑,2000萬美元鎖定臨床一期的風險。」

稍停,楊銳又道:「如果選擇A類里程碑且通過,理論上,你們可以直接轉售去鐵酮給其他公司,我想,4000萬或者5000萬美元,都會有人搶著要吧。如果通過的活性物質多的話,賣到翻倍也有可能,對不對?這意味著你們拿100萬美元出來,就能抽一次2000萬美元,或者4000萬美元的大獎了。」

臨床一期的成本是四期臨床中最便宜的,因為只需要幾十個人參加,做安全性測試即可,大約100萬美元就能做完。

儘管如此,能夠通過臨床一期的藥物依舊寥寥無幾,並價值不菲。

有的是公司,願意購買這樣的藥物,以減少前期的風險。

青木內夫不搭腔了。

正如楊銳所言,A類里程碑雖然貴,但楊銳拿到2000萬的同時,也意味著購買去鐵酮的公司將賺到至少2000萬美元。

反而是楊銳拿不到錢的情況,是最大虧損產生的時間,購買去鐵酮的公司將為此承擔100萬美元的風險。

對賭協議最能降低成本,而且,他們最終可以將對賭的風險賣給其他金融公司或者保險機構,所以,只要對賭的價格不要太高,大型製藥公司總是有盈利空間的。

整體購買就不同了,其風險是要公司自己承擔的,除非極便宜的價格,否則根本不可行。

「可以將活性物質的增加分成四種以上,以及四種以下。」在場的兩名德國人都比較年輕,英語有一點口音,說的較慢,道:「我建議。B類里程碑也可以再分兩種,大家自由選擇。BA類按照楊銳先生說的,每多一種活性物質通過,多支付一定數額的里程碑給華銳實驗室,BB類,我想賭通過的活性物質超過兩種,少於四種。」

四種活性物質是比較適合臨床試驗的數量,既能夠增加臨床試驗的通過率,又不至於顯著的增加臨床試驗的費用。

當然,活性物質永遠是最多最好,這裡只是性價比和幾率的問題。

幾個人都點頭同意。

楊銳從善如流的總結道:「那就有這樣兩類,BA類,每多一種活性物質,增加500萬美元,如果七種全通過,多支付3000萬美元。BB類,有兩種活性物質通過,400萬美元里程碑,三種活性物質通過,800萬美元里程碑,四種活性物質通過,1200萬美元里程碑,五種通過增加里程碑金額為2200萬,六種通過3200萬,七種全通過,4200萬美元。」

最後一個數字聽的幾人都是暗暗咋舌,但沒有人再反對。七種活性物質參加臨床一期,能通過四種就算是比較好的了,但是有兩種或者三種通過並不出奇,如此一來,在通過最大的區間上,賭B類的話,兩種通過會少100萬美元的費用,三種通過會少200萬美元,四種也能省下300萬美元。當然,五種通過將增加200萬美元的開支,六種通過增加700萬美元,七種通過增加1200萬美元,這雖然不是一個平衡的階梯式增長,但里程碑本來就是有獎勵性質的,如果七種全通過,只能說明華銳實驗室做的去鐵酮厲害,值得人家多賺錢。

更重要的是,如果七種活性物質通過,意味著出錢的公司也要多賺錢,最簡單的轉手一賣,也得有起碼四五千萬美元的利潤。

「具體金額有待討論,但我們同意這樣的分類方式。」藤澤藥品工業株式會社的青木內夫鄭重點頭。

「如果華銳實驗室與捷利康合作,捷利康會選擇BA類協議。」阿諾德迫不及待的向楊銳示好。

不得不說,現在誠意最足的,仍然是捷利康,BA類協議目前看來,是最有利於楊銳的協議。

同樣志在必得的雷蒙德察覺到了危機,深看了阿諾德一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