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章 精明

「看起來不是很複雜的技術。」納森是資深研究員,如果不是達爾貝科的挽留,他現在很可能已經去了某所大學做教授了。

而在學術方面,納森向來以直言出名,即使達爾貝科下了命令,他依舊道:「用熒游標記代替同位素標記,聽起來不錯,會讓實驗結果更直觀,但太麻煩了一點。要由檢測器加以辨認和監測,這樣的檢測器,目前並不存在吧。」

達爾貝科道:「我們可以做出這樣的檢測器。」

「恩?」

「納森,我們希望為人體基因組計畫申請的總經費是30億美元,我們會開發出一種檢測器的,假如熒游標記有意義。」

「讓四種鹼基分別發出四種顏色的光,當然,這肯定是有意義的,如果檢測器效果好的話,能夠節省下大量的人力。前提是我們不用花費太多經費,開發出檢測器。」

達爾貝科嘆口氣,道:「納森,你是實驗室里的天才,但對項目全局總是領悟不夠,我們做人體基因圖譜,最終不就是為了標出四種鹼基的位置關係?我們要測30億個鹼基,所以,只要熒游標記法清晰準確,沒有明顯的衝突,我們就應該拿出大價錢來研發檢測器,從而採用自動化的方式,你說對嗎?」

「也許吧,但是這個人……還是一名中國人,他也不是很確定這種技術,他僅僅是假設而已……」

「所以才讓你來驗證呀。」達爾貝科一臉無奈。

「好吧,我來驗證。」納森明顯有些不情願的道:「不是每一種美好的想法都能驗證通過的。」

「楊銳,也是寫這封信的中國人,已經在《CELL》上發表了論文,你之前看到的PCR的技術,也是他做的。」達爾貝科整天盯著基因學的內容在看,自然是知道楊銳了。

納森卻是個實驗室宅,只是皺皺眉,就回去做實驗了。他本人在S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的論文已有五篇,以第二作者以下的身份參與發表的論文超過15篇,對於一篇CELL並不放在眼裡。

不過,一篇CELL也是能說明問題的,最起碼,就像是達爾貝科要求的那樣,這是一篇值得驗證的假說了。

達爾貝科回到自己的寫字檯,伏案寫了一封簡訊,寄回給楊銳。

信中,達爾貝科表示自己願意了解PCR的相關問題,但在兩三句話以後,達爾貝科就將內容聚焦在了熒游標記方面。

他想了解更多的有關熒游標記的研究,而不是PCR——學者們也許是面對金錢無動於衷的智者,但在學術研究方面,學者們依舊是十足的利益動物。

當然,相對於無所不在的金錢力量,學術研究的力量更弱,他們涉入利益的時間就越少。

最多涉入學術利益的,反而是這些高階學者們。

信件以最快的方式寄往中國,達爾貝科又隨信附上了回信的郵資。

不是他太貼心,而是他習慣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學者如此通信,降低對方的通信成本,就能提高他的信息獲取速率,到了達爾貝科這個階層,這樣做是很明智的投資。

接下來幾天,達爾貝科在日常事務以外,主要就關注納森的實驗驗證,以及等待楊銳的回信。

做實驗是一件很苦鱉的工作,尤其是世界前沿的尖端研究,有時候光是尋找可用的參考資料,甚至是尋找一個參照系,就忙的人頭暈。

達爾貝科需要這樣一個突破,但全部由他來做是不可能的。

人體基因組計畫將是一個國際間合作計畫,在它設計之初,就是如此。未來,達爾貝科期望見到幾千上萬人參加這個計畫,而他本人的工作,也不可能是親自去做某個研究。

他只能是去尋找答案,將這些碎片化的答案拼接起來,再去爭取美國學界和國會的認同。

30億美元的撥款,即使不是一次性或者一年的撥款,也是一個巨量的工程。

達爾貝科一天24小時都不夠用,自然沒時間關心一個技術的歸屬問題,更別說是上法庭了,他回信的唯一理由是因為楊銳關心,而他只是假裝關心,以換取楊銳對自己的項目的關心而已。

達爾貝科為這份關心焦急的等待了很久。

就在第三次或者第四次咒罵中國的郵傳系統以後,一封厚厚的信件,終於寄到了達爾貝科實驗室。

達爾貝科看到這個厚度,心情就豁然開朗,立即讓人拿來納森的實驗記錄,準備一邊看納森的實驗記錄,一邊閱讀楊銳送來的信件。

中午,納森吃飯的時候知道了此事,也是匆匆趕來。

「你還沒吃飯?」納森進到達爾貝科的實驗室,就看到他桌子邊上的三明治。

「我不餓。」達爾貝科順手將三明治丟到了垃圾簍。

「楊銳有寄來信了?」納森坐到了達爾貝科對面。

「你有興趣了?」

「別說的我像個種族分子,我只是對亞洲的研究機構不了解而已。」

「哦,實驗驗證的怎麼樣?」

「進度不錯,有點疑問。」納森說著伸頭看達爾貝科手裡的信。

做研究的不是傻瓜,如果有標準答案的話,肯定會要先看看的。

事實上,讀文獻就是尋找答案的過程,至少是相對過程,一些簡單的科研,往往通過文獻就能猜到最終結果,做實驗就像是看了答案,然後湊數字一樣。

納森對熒游標記法本身興趣一般,也不覺得是一項有挑戰性的工作,不過,這項實驗的答案是很有用的,納森很想從楊銳的信里看到它。

達爾貝科將信遞給了納森,道:「你自己看吧,我已經看完了。」

「看完了你還拿著看,他在裡面寫了數據?」納森猛然意識到此點,趕忙去看,實驗室里最需要的基礎內容就是數據了。

達爾貝科道:「是寫了數據,但沒有寫全。」

「他也沒有做完實驗?」

「不,做完了。」

「那不是好事嗎?讓他把論文寄過來好了。」

「他說論文正在撰寫,不過……」達爾貝科撇撇嘴,道:「你自己看吧。」

納森急的不行,只好一目十行的往下掃。

看到末尾,納森終於找到了原因:「他設計了一塊檢測器,而且申請了專利?」

「是的。」達爾貝科悶聲道。

「他不肯授權嗎?我們是在做基礎學術工作……」

「他同意授權,而且只要象徵性的1美元的授權費。」

「問題是什麼?」

「他要我做他的專家證人。」達爾貝科示意納森繼續看下去。

納森於是將剩下的一點尾巴看完,果然看到了楊銳委婉的要求。

稍微了解了一點始末,納森哈哈大笑,道:「達爾貝科博士,剩下的工作交給你了,希望您能儘快要來全部的實驗數據,我們小組暫時就做其他的工作了。」

達爾貝科只能點頭,出庭作證是很耗時的工作,但比起實驗室里的重複實驗,還有不知道能否突破的專利壁壘,出庭才是節省時間的。

「我討厭精明的傢伙。」達爾貝科將楊銳的信扔到了一邊,想了想,拿起電話,道:「給我找到PCR的相關文章,再打電話給本傑明-布朗-馬澤爾律師事務所,找本傑明,說是有關PCR的訴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