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巨大陰影

楊銳想到的是西堡鎮的西捷工廠。

西捷工廠建在西堡肉聯廠的廠房裡,採用的都是目前的先進設備,人員也都是國內員工,包括銳學組的田世昌,他們從建廠之初就與楊銳打交道,對楊銳有一定的認知度。

除此以外,楊家亦是西堡鎮和溪縣的地頭蛇,捷利康、國醫外貿、西堡肉聯廠以及楊銳的組合,原本是牢不可破的,但如果楊銳能說服國醫外貿,西堡肉聯廠是很好爭取的……那捷利康對西捷工廠的控制將趨緊於無。

就像是內地大搞開發區的時代,縣級政府坑殺外商港商一樣,楊家在溪縣範圍內坑一家企業實在是太簡單,就是河東省政府下來,也不一定能攪開這一團亂麻。

如果是高中時期的楊銳,他是沒能力說服國醫外貿的,但到了現在,楊銳卻通過景存誠認識了許多的有力人士,他手裡有錢,身邊有關係,說動國醫外貿很有機會。

當然,國醫外貿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出售輔酶Q10是不容易的,但楊銳相信,只要出廠價夠低,利潤夠高,一定會有不要臉不要命的醫藥掮客承攬此等生意,阿富汗的海洛因,非洲的血鑽都能賣得掉,國際市場上的醫藥掮客們的節操不會比毒品販子良善多少。

不過,這是殺傷力很大的招數,一旦施行,再和解是需要花費不小的成本的,可以說,只要楊銳用這招,首先就會產生損失。

「我得先想辦法確定捷利康的情況。」楊銳喃喃自語。

「要怎麼確認?」景語蘭繼續幫他延展思路。

楊銳邊想邊道:「打電話肯定不行,最好是面對面的交流,找弗蘭奇。」

「弗蘭奇,那個胖胖的英國人?」景語蘭對此頗有印象,84年的中國,難得遇到擠滿一個座位的胖子。

楊銳點頭:「弗蘭奇……總體來說還是一個好人,不過,我要是打電話給他的話恐怕不行,總不能去一趟英國……」

「弗蘭奇如果在英國的話,也許可以請大使館的人幫忙吧。」景語蘭幫忙想主意道:「郭威郭叔叔在外交部工作,他肯定認識大使館的人,即使不認識,找一名在英國的留學生也可以吧。」

郭威是景存誠當年在德林農場的同室舍友,楊銳當年給的外匯券,他們都有分享,因此,也是與楊銳關係頗為密切的德令派人士,早前就幫了楊銳幾次。

而這一次,請郭威幫忙,顯然是再正確不過了。

想到此處,楊銳已是興奮起來,忍不住抱起景語蘭轉了一圈,笑道:「好主意。」

景語蘭羞澀萬分,好在楊銳只抱了一圈就放下了她,卻是讓人惱怒不得。

「不許再這個樣子了。」景語蘭低聲警告,只是音調輕微,聽不清楚。

楊銳用初中生水平的接話頭本事問:「不許哪個樣子?」

景語蘭果然大羞,轉頭不理楊銳了。

楊銳嘆口氣,裝模作樣的道:「不理我,我就先出去找郭叔了,還不知道人家中午留不留飯給我。」

景語蘭想起他剛才鬱悶的樣子,心下一軟,道:「我今天沒課,中午做飯,你要是願意吃的話就回來吧。」

「我要吃蘿蔔牛腩,清火。」楊銳立即得寸進尺的要求。

景語蘭臉一黑:「水煮蘿蔔才清火。」

「牛肉不上火,蘿蔔清火,兩斤配三斤,至少也清火一斤。」楊銳一邊穿鞋一邊胡攪蠻纏。

景語蘭忍俊不禁:「我一會去市場看,如果沒有牛肉,我也沒辦法了。」

「茶几下面第一個抽屜里有張卡片,上面寫著牛肉佬,後面有地址和電話,電話是他鋪子跟前小賣鋪的,你就留言說要兩斤牛腩,說我的名字,他就知道了,菜市場收攤前,他都會給你留兩斤牛腩的。」楊銳說起這個話題來,與說起捷利康的問題一樣嚴肅。

景語蘭聽傻了:「你和賣牛肉的關係都這麼好了?」

「現在牛肉多難買啊,趕上周末和節假日,你凌晨五點去排隊,牛羊肉鋪子前面至少有十個人躺著。」楊銳搖搖頭,道:「我送了一條煙,人家才答應給我偷偷留肉的。」

景語蘭不能置信的道:「你送給牛肉鋪子的店員一條煙?」

這可是84年,一根煙就是禮尚往來了,一盒煙就能辦事了——就在一天前,王永就用一盒煙,幫楊銳買回來三幅民國大使吳昌碩的畫作,等於是買回了三件特供商品。

至於一條煙,能辦的事兒就太多了,若是在農村的話,都夠招工的時候加塞了。

楊銳卻是很得意:「抽雪茄的還要一個雪茄小弟在旁邊伺候,我送人家一條煙,人家不光留牛肉給我,還留最好的部位,得了,我先回去了,你記得打電話啊。」

大門「砰」的一聲關上了,留下景語蘭在房間里凌亂:在過去的27年里,她還真沒聽說過這樣的事情。

楊銳出了門,沒再叫車,騎上自行車就是一路狂踩,出了一身大汗,才平復了心情,去外交部找到郭威。

在英國找到弗蘭奇並詢問他一個問題,這樣的工作,差不多的留學生都能勝任,不過,郭威還是通過屬下,找了一名相對年長的留學生代表,在電話里叮囑了他兩句,然後對楊銳道:「最遲後天就有迴音。」

「儘可能保密,有消息的話,叫我過來說。」楊銳天生謹慎,捷利康的態度關係他的紅利,而紅利的多少,決定了他接下來的行止。

楊銳對此是再重視不過了。

任何一名實驗室負責人,對於資金管道的重視,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接下來兩天,楊銳就在憂慮、牛腩、牛裡脊、牛腱子、牛尾、牛肚間度過了。

第三天,郭威打電話給楊銳,說:「有消息了。」

楊銳正在做實驗,二話不說,將手裡的活計轉交給蘇先凱,轉身就走。

如果是其他問題,他是會優先完成實驗的,但對現在的實驗室來說,資金問題比實驗本身更重要。如果資金管道被截斷,連實驗耗材都買不起,又何談實驗。

郭威在辦公室里安靜的批改文件,見楊銳進來,立刻放下手裡的筆,關上門,道:「已經證實了。」

楊銳心裡一怔,默然道:「沒想到還是收到壞消息了。」

「你的這位朋友弗蘭奇還讓人帶話,說,幕後主使並不是捷利康。」郭威大約的知道一些情況,語帶沉重。

楊銳失笑:「還幕後主使……」

郭威沒笑。

「很嚴重?」楊銳一愣:「好吧,幕後主使也算貼切,具體是誰?」

「杜邦公司,你知道嗎?」郭威停頓了一下,道:「據弗蘭奇的說法,杜邦公司要求捷利康暫停給付你紅利,以期在接下來的訴訟中獲得優勢。恩,據弗蘭奇的說法,杜邦公司很快會在美國起訴你。」

「杜邦,當然知道……」楊銳臉色極差,心想:終於還是來了。

杜邦公司給人的印象,大多是一家化學製品集團,它的確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學製品集團,但除此以外,作為一家規模碩大的財團,杜邦同時是體外診斷劑市場上排名前六的巨頭,這個市場的規模有12億美元之多,PCR最可能影響到的傳染病的體外診斷規模有1億美元。

1億美元,足夠一家財團發起不要臉攻勢了。

歷史上,西斯特公司在推出PCR儀半年左右,就受到了杜邦的騷擾,再半年以後,訴訟驟起。這是因為PCR技術首先在病毒測試領域發揮了作用。

就像楊銳做演講時,選擇了艾滋病作為突破口一樣,聲稱PCR能夠複製目前尚不能複製的艾滋病病毒,PCR的特性,讓研究者們首先將之聚焦於病毒測試中。

在PCR技術以前,直接測試病毒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要測試一個人是否被病毒傳染——要麼測試感染者的抗體,要麼測試培養樣本。

假設懷疑某人被流感或禽流感傳染,或者懷疑某隻豬被豬瘟感染,要驗證就要在兩個辦法中選擇其一。如果選擇測試感染者的抗體,某人可能要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產生抗體,若是禽流感或者豬瘟的話,顯然會產生很大的成本。

那麼採用第二種方法,測試培養樣本,很不幸,培養樣本也需要好幾天——如果能夠進行。

PCR卻不同,PCR不需要培養,因為它能夠直接不斷將病毒倍增。培養樣本的目的,原本就是希望病毒自己增生,然後對大量的病毒進行測試,PCR直接倍增病毒的DNA或者RNA,簡單易行,節省時間,有了PCR儀以後,整個過程還是自動化的,節省了研究員大量的時間,在疫情爆發階段,這一點有多重要,毋庸置疑。

杜邦首先看到了PCR技術的前景,或者說,杜邦首先感受到了PCR的革命力量,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毫不猶豫的拿起了法律的武器——武器本身是沒有情感的。

楊銳甚至可以從腦海中的文獻里,找到杜邦對西斯特公司發起的訴訟,因為這是一場經典案例,是小公司保護自身利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