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出書

84年的中國,至少在城市裡,溫飽問題是解決了,尤其是北京城裡,但凡是有工作的人家,總少不了一口吃的。

但是,吃與吃的概念是不一樣的。

現如今,米飯和面自然是管夠的,想要精白面富強粉也沒有問題,但肉食和蔬菜就很少了。

夏天還好一點,如果是冬天的話,就只有白菜、土豆和蘿蔔三種冬儲菜,大部分人家,都是從秋天開始就做腌菜了,北方人家,城市裡不一定家家戶戶有儲水缸,但是一定有腌菜缸的。

家裡女主人認真一點的,還可以在秋天的時候做西紅柿醬,把西紅柿切碎了灌到打點滴的玻璃瓶里再蒸熟,封口以後,也能放一個冬天,隨用隨取,這差不多就是冬天最高檔的蔬菜了。

至於不健康的大棚蔬菜,那都是特供。

對老百姓來說,肉製品幾百年以來都是稀罕物,沒有票證的年代,有錢還可以隨便吃肉,有了票證以後,能頓頓吃肉的家庭就很少了,敞開了吃肉,對大部分人來說更是少有。

即使是領導幹部,在吃肉的問題上,也不是自由的,看他們的身材就知道了,能培養出大腹便便的體型的領導幹部,還是不多的。而他們參加的各種宴會,雖然少不了大碗吃肉的場景,可畢竟不是每一口都是肉。

在這個年代,每一口都是肉,那真的是如天堂一般。

就比如現在的自助餐。

朱姐和李月,都不由自主的來到楊銳身邊,看他怎麼說正式營業的事。

楊銳沒想到客人比自己積極,不禁摸摸鼻子,道:「八字還沒一撇呢,大家先好好吃飯,以後真要是開這麼一家店,我再通知大家。」

「不著急,站一會有助於消化,等會能多吃點。」朱姐摸著小肚子,一副我要聽評書的模樣。

楊銳苦笑:「您想消化就到小樹林里溜一會好了……」

「不去,小樹林里都是一對一對的。」朱姐說完盯著楊銳,道:「這個店有意思的很,你啥時候開呀,我們好來捧場,先說好,不能太貴。」

楊銳無奈道:「我們還沒決定要不要做這個自助餐。」

「害怕不賺錢?」朱姐低頭看了一下盤子,道:「也是,賣的貴了,來的人少,就要有菜剩下來,賣的便宜了,你們就虧了,現在人可都是大肚漢,確實要多想想,哎呀,有點可惜哦。」

史貴卻不怕,目光灼灼的道:「我看就是一個定價問題,多試幾次,應該就知道深淺了。」

「做餐飲很麻煩的。」楊銳有點不太願意。廚房裡的貓膩太多,光是油料一項,花生油與菜籽油,菜籽油與棕櫚油,棕櫚油與地溝油,就有倍數的差距。小餐館的老闆的主要工作就是做採購,免得被廚師給坑了,連鎖餐館的管理就更難了,許多國內的連鎖飯店,一開分店口味就下降,要麼是材料被替換,要麼是員工怠工,而不管是哪種,都比工廠里的流水線的管理要複雜。

楊銳才不想在這種地方浪費時間。別看就是一間小小的自助餐廳,他能把人四分之三的時間都消耗掉,剩下的時間也不是因為工作忙完了,而是因為累的睡著了。

史貴回想了一下自己的小餐館,又想想自己的出版社,頓時也有些舉棋不定了。

眼前的自助餐在他看來是高端餐飲,這和史貴的經歷還是有不同的。

朱姐實在喜歡這個自助餐,就站在那裡,吃了兩片牛肉,然後出主意道:「正常經營不用做這麼好了,肉管夠,時令蔬菜弄一些,這些蛋糕保持住,別人不來我來呀……當然,我一個月也就能來一半次的,但北京人多多呀,你們再貴,總不能貴過仿膳庄去吧。」

「這個環境,和仿膳庄沒法比啊。」

「仿膳庄是清朝的,你這裡是羅馬的,一樣一樣的。」朱姐為了敞開了吃肉,也是很賣力。

李月倒不像是她那麼積極,趁著一群人圍著說話的當口,趕緊排隊要了一塊牛排。

當穿著古羅馬鎧甲的廚師,將一塊巴掌大的牛排放在李月的碟子里的時候,李月不禁笑眯了眼。

「用這個醬汁。」黃茂積極的從旁邊的爐子上拿起黑椒汁,幫李月澆在了牛排上——中式牛排毫不猶豫的沿著黑椒汁之路邁進,即使是楊銳也無法改變。

李月臉紅了一下,小聲說:「謝謝。」

「不客氣。」黃茂的情商不足以在這種時候說出提升溫度的語言,乾巴巴的回答一句,就傻乎乎的走開了。

李月看他這種做派,也是無奈又好笑,不過,旁邊新出爐的蛋糕很快就吸引了她的注意力,純白色的奶油,瞬間吸引了一排隊列。

李月也毫不猶豫的拿了三塊蛋糕,並分給朱姐。

隨著新一輪供應食物的步伐,楊銳也被從人群中解放出來,重新回到角落裡,楊銳呶呶嘴,對史貴道:「咱們這才是不到一百人的規模,你要開自助餐店,每次不得兩三百人,這些隊伍得排到天荒地老去,也影響消費體驗不是?」

「太費時間,太貴的,咱們不提供不就完了。」史貴觀察了一會,心裡更加篤定了,卻道:「銳哥兒,咱們合夥做這個買賣吧。」

「我沒時間。」

「您出一部分錢,再出地方就行了。」史貴眼巴巴的看著楊銳,又道:「出版社我繼續弄著,那邊工作清閑,我忙的過來。」

楊銳想了一下,倒是沒有斷然拒絕。餐飲這麼麻煩,偏偏是必不可少的項目。

偌大的體育場,也不能沒有餐飲。

楊銳以前是準備引進幾家,再弄一個食堂的,史貴要是願意入場,倒不是個壞主意。

畢竟,出版業在中國的確是一個夕陽產業了,雖然有各種雜誌,各種考試,間歇性的幫忙續命,但單論經濟收益的話,開一個出版社還真沒有一個飯店賺錢。

「你要是真想弄,就和李章鎮談,我沒有意見。」楊銳也不指望著從這裡賺錢,不過,史貴既然拉他入股,他也不必拒絕,一家好點的餐館年流水破百萬很正常,李章鎮應該能談出一個好合同出來。

反而是楊銳自己,與史貴的交情不淺,沒必要直接插手。

他們這麼做,史貴也覺得自在,立即拉著李章鎮往邊上走,不一陣子,兩個人就聯袂而歸。

「談好了,咱們所有羅馬裝飾品,包括這些鎧甲,瓷器,作價兩萬五,另外,您再出兩萬五,佔49%的股份,史貴自己出五萬塊,佔51%,餐廳的事,史貴說了算,您光看分紅就行了。另外,新餐廳租咱們體育館的地方,就用停車場前面一樓的門面,一共600平,一個月兩千塊,一年兩萬四,簽6年合約,先一次性付一年的,以後每年加5%的租金。」李章鎮噼里啪啦一口氣將談好的內容說了出來,然後和史貴一起看向楊銳。

「我出兩萬五,收回來兩萬四,等於沒出錢拿了49%的股份?」楊銳望著史貴,道:「你太吃虧了點吧。」

「兩萬四又不是白給的,這不是租了房子,再說,還有這麼多東西呢。」史貴笑道:「我出的錢,剛好再買點鍋具什麼的,再請人開薪,就夠了。我本來想要這些鍋具的,老李說是食堂的,不肯給……」

看他確實滿意,楊銳點點頭,道:「李章鎮是華銳的經理,讓他和你簽約,再成立一個新公司吧,你決定名字……」

「就叫羅馬時代怎麼樣?」史貴和李章鎮早就討論好了。

「沒問題。」楊銳笑笑,又道:「你的出版社可別落下了,我還準備在你那裡出專著呢。」

「儘管來,儘管來。」史貴的腦袋點的飛快。

「楊銳先生寫了書?那我可要好好的拜讀一番。」又是一位端著盤子路過的說話了。

李章鎮一直在跟前察言觀色,小心伺候著呢,此刻連忙上來,道:「這位是咱們科委的賈主任。賈主任特別關照咱們華銳實驗室!」

他是用半京腔的粵語說的,偏偏大家就非常吃這一套,賈主任就一點都不著急,等著李章鎮把一句話說的像是八句話那麼長,然後才笑著擺擺手,說:「沒有什麼特別關照的,我們科委就是要支持科學技術,這就是我們科委的工作嘛,你們的實驗室搞的好,我們也有面子。」

「多謝領導支持。」楊銳從來都不承認自己是華銳實驗室的所有人,但他負責華銳實驗室的工作是確定的,緩了一口氣,他又連忙回答剛才的問題:「我是說有史老闆的出版社,以後出專著就簡單了。我現在可沒資格出書。」

實際上,任何人只要願意出錢,都有辦法出書,國內的出版管制看似嚴格,書號卻是半公開出售的,給錢就賣。而有了書號,剩下的就是印刷和宣傳成本了。對於學術專著來說,宣傳成本都可以省下來,厲害一點的直接賣給學校里的學生,甚至塞到本校的教科書採購計畫里,影響力不夠的就少印一點,塞到自己的床底下見人就送。

這種事情在80年代還相對較少,主要是因為書號和印刷成本,相對於教師們的工資來說比較高,不是虛榮心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