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觀者雲集

楊銳並沒有急著將實驗室開張。

在他的計畫中,這也是一間很重要的實驗室。

華銳實驗室是全資屬於他的實驗室沒錯,但要是把所有的實驗都交給華銳實驗室做,那華銳遲早得倒閉。別說楊銳玩不起,把世界富豪排名前世的捏到一起,也總有他們玩不起的時候。

僅僅是人類基因圖譜,花了上千億美元,也不過是做出了一個初步的圖像,要深入玩下去,幾千億幾萬億幾十萬億美元,永遠沒一個止境,看里根的星球大戰的結果就知道了,偌大的蘇聯都被玩殘了,個人要做基礎研究做的風生水起,難度太高。

用國家資源就不一樣了。

如果是歐美國家,私人實驗室照樣有拿國家資源的資格,著名的貝爾實驗室,還有千禧年以後越來越厲害的IBM實驗室,都是實在的例子。

但在中國,尤其是80年代的中國,能得到國家資源的,也只有政府實驗室了。

楊銳將自己用剩下的所有官方經費,全都投入了這間實驗室里。

作為一間校級實驗室,楊銳的獨立實驗室原本只有十幾萬的基建經費,外加十幾萬的首年經費,而且,前者還不直接給他,後者是按期撥付。

事實上,楊銳現在拿到手的,也就是公示的5萬元。

就這,都是蔡教授便宜行事以後的結果,如果是正常的流程,楊銳想拿到這5萬元,先得弄出一整套的實驗計畫,說明自己未來一段時間的花銷,然後才能按期拿錢,自然,拿錢以前,還得接受檢查。

總而言之,從政府拿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許多的知名教授,在身價增長以後,都有拒絕拿國家資金的情況。因為相比於其他組織,政府資金是最古板的那種。

若是給的少了,真不如不拿。

國內的情況也是差不多,但也有一定的區別,像是蔡院士這樣的,聲望卓著,拿的資金不多,受到的管理反而更少,他幫楊銳拿到的錢,也可以繞過一些必要或不必要的程序。

另外,就國內的現實來說,五萬元是真的不少了。

可就國際的現實來說,五萬元是真的少。

然而,科研從來就不是國內的事,像是「填補國內空白」這種明顯是重複已有實驗的行為,楊銳真是懶得去做。

但要是想填補國際空白,5萬元的首期,對於一間嶄新的實驗室來說,實在是太少了。

算上十幾萬的基建費用也是一樣。

好在楊銳還有其他的來錢渠道。

首先是來自可口可樂的15萬美元,這筆錢是不方便進入楊銳的華銳實驗室的,但進北大的獨立實驗室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了。

國醫外貿也曾給了楊銳一筆人民幣的經費,楊銳之前用了大半,但也還有近十萬元剩下。

蔡教授代表北大給的60萬元的經費,剩下的也有十幾萬。

這些錢統和起來,能把楊銳的實驗室提高不止一個檔次。

雖然還是比不上唐集中的實驗室,但楊銳有別的辦法,他是集中資金買大設備。

出自GE公司的全套氨基酸分析系統,送到校園裡的第一天,就引來了無數人的圍觀。

唐教授實驗室里的譚助教,盯著工程師安裝系統,讀著說明書,口水就流了下來:「陽離子交換層析柱,利用PH和溫度的變化梯度洗脫,茚三酮衍生顯色……真好,真好。」

從新加坡飛過來的工程師在安裝,譚教授就在旁邊摸。

許正平的眼睛裡亦有興奮,但他也有擔心的問:「錢都買了這套儀器,剩下的還能配置起來嗎?」

楊銳反問:「還要配置什麼?」

「離心機、分光光度計、色譜儀、顯微鏡,我還想要點電化學儀器,比如酸度計、離子計、電導計……」許正平掰著指頭在數。

楊銳笑了起來:「咱們就那麼多經費,怎麼買得起這麼多儀器。」

「你把錢都用來買這個了?」許正平問出自己最擔心的問題。

全套的氨基酸分析儀佔了兩組實驗桌的樣子,看外形就知道非常貴。當然,它實際上也非常貴。

楊銳點頭道:「差不多吧,剩下的錢還能買點試劑,再配一台冰箱什麼的。」

許正平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這麼貴的儀器,你怎麼拿到蔡教授的許可的。」

哪怕經費分配給了某個實驗室,這筆錢也不是想買什麼儀器就買什麼儀器的,還有一個個的章子要蓋。

楊銳也不例外,不過,他卻是極輕鬆的聳聳肩,道:「我告訴蔡教授,這是中國第一台全套的氨基酸分析儀,他就同意了。另外,我用的錢主要是可口可樂的經費,主任也沒理由反對。」

「這是國內的第一台?」正如現在的許多國人一樣,許正平對第一也非常敏感。

楊銳點點頭,道:「GE出的新品,中科院幾年前倒是買了箇舊的,但連半自動的都算不上,那時候外匯少,買的就是過時型號,和這套系統有兩代以上的代差。」

「你是要靠這個打出名聲啊。」許正平一眼就看出了楊銳的目的。

楊銳毫不羞澀的點頭,問:「有用沒?」

「有用,當然有用,你看他們就知道了。」許正平沒好氣地呶呶嘴,來實驗室里參觀的研究員怕有幾十人之多,就說話的功夫,儀器周圍已經擠滿了,半箱子的說明書都被拆的七零八落,後面的人還做不到人手一本。

然而,實驗室的名聲是多種多樣的,有中國唯一一台的某某儀器的名聲,對許正平並沒有幫助。

他既然準備在楊銳的實驗室里工作,那就不光需要這樣一台氨基酸分析儀,他還需要更多的普通儀器。

如分光光度計、離心機、水浴鍋這樣的東西,售價從幾千到幾萬元不等,幾乎每個實驗室里都配著,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它們使用的頻率太高。

而沒有這些儀器,實驗室的效率不知道要降低多少倍。

許正平沒好氣的道:「實驗室配置這麼畸形,你讓我怎麼做實驗。」

「公共實驗室的儀器不行?」楊銳的語氣裡帶了點調戲。

「當然不行了,公共實驗室排一台離心機都要排兩個小時。」許正平的眼睛裡都要冒出火來了。

楊銳一看調戲到位了,連忙按住許正平,笑說:「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我怎麼……」許正平的聲音瞬間提高,又連忙壓下來,低聲道:「我怎麼能安心下來,這樣子,我做實驗的速度,要比在老唐的實驗室里慢兩三倍。」

「你等一下。」楊銳繼續按住他,然後看看四周,找到目標以後招招手。

一名年齡與許正平相當的研究員笑呵呵的走了過來。

「郎教授,您考慮的怎麼樣了?」楊銳笑眯眯的問。

郎教授看了下許正平,道:「就老許用?」

「許教授和他的研究組用,最多四個人,一周四天,或者是一個全天,六個半天。」

「四天有點多吧。」

「這邊我給您一周兩個半天,要麼是一周一個全天,普通實驗室換全新的氨基酸分析儀,四比一的兌換,您不吃虧。這可是全國獨一份,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楊銳熟練的討價還價。

許正平聽到這裡,已然平靜下來。這個場景他太熟悉了。

現在的實驗室,除非是頂級的,否則,總有些儀器是你要用,但沒有買到,或者買不起的。

另外,一些非常用儀器在某個項目中需要用到,非土豪型的研究員,多數就只能想辦法去借或換了。

借用自然是很尷尬麻煩的事,談妥了條件互相交流儀器,往往就比較簡單了。

兩個實驗室,一個買了氣相色譜儀,一個買了液相色譜儀,他們當然都是按照自己最常用的需求購買的,但常用氣相的,偶爾也會遇到液相的需求;液相的,偶爾也會遇到氣相的需求,難不成要再買一套?

當然是互相談妥了時間交流比較好——土豪隨意。

交流儀器和借用儀器的主要區別,一個在於儀器對等,一個在於提前談妥。

儀器對等的意思,是我有氣相,你有液相,咱們互補,某些時候,兩個實驗室甚至可以提前談妥,分別購買儀器。但如果一間實驗室只有離心機之類的大眾儀器,交流儀器就不可能發生了,只能是一方借用另一方的,用自己的時間和臉皮換儀器。

而提前談妥也非常重要,有時候,這甚至比儀器對等還重要。

因為研究儀器大多嬌貴,有的要提前開機,有的中途不能停,有的要每天調試,有的要停機調試。總而言之,如果不能提前談好使用儀器的時間,臨時借用總會造成各種各樣的麻煩,不僅是自己的,也會造成對方的麻煩,進而讓借用行為充滿了各種白眼。

和借用比起來,交換或交流儀器是比較正常的行為,肯定是沒有自己實驗室里的好用,但就80年代的環境來說,有的換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