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請大使

鮑德溫為了穩住楊銳,也是為了了結此事,大使館的歡迎會結束,就讓人打了錢過來。

15萬美元對可口可樂中國區來說有點太多,對於可口可樂本部來說實在算不得什麼。

再者說,學術捐款與商業支出的性質不一樣,政府免稅不說,名聲也好得多。對大資本家們來說,拿錢繳稅,還真不如自己捐了。

同在84年,洛克菲勒的孫子,就給他的美洲研究所捐款160萬美元,而他給哈佛大學的美洲研究中心的捐助就更多了,首期150萬美元,然後保證在接下來幾年,捐助1000萬美元。

於是,哈佛大學一口氣邀請了近50名美洲研究方面的世界級學者,其美洲研究從無到有,瞬間飆升為世界頂級水平。

金錢的力量用正確地方式打開,強大的足以令人絕望。

在中國,北大其實也是一個有錢的學校。相對於地方院校來說,北大簡直富到浮誇,僅就圖書館開列的預算,就是許多省份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圖書購買預算加起來都不及的。

北大的圖書館一向是購買外文書籍和外國期刊的,這些都是要用到外匯的,而在地方上,在改革開放之初,許多大學甚至都沒有經費購買中文書籍,又何談外國書籍。

不過,15萬美元的突然入賬,還是令北大上下深感震驚。

這可不是經常性的項目,更不是國家批准下來的正規經費。

不管北大一年的開支有多少,這筆多出來的錢,卻是讓人聞到了活錢的味道。

蔡院士作為科學院的學部委員,掌管整個生物系,把全部活錢拿出來給了楊銳,也就是60萬人民幣,去黑市換美元不過七萬,重點還不一定能換這麼多。

除了蔡教授,其他院系也免不了有自己的開支。

去年的預算會議,可管不到這筆錢了,與辦公室的行政人員關係好的教授和領導,或者電話,或者真人前來詢問情況。

他們倒不是要撈錢走,但是,能用人民幣換點外匯,也是極好的。

辦公室里忙碌的氣氛,一直繼續到了下午時間。

快下班的時候,一名學生怯生生的找到了辦公室報名說:「我是生物系的孫汝岳,我想問一下,我們實驗室有一筆錢到賬,好像沒有打過去?」

噪雜的辦公室突然靜了下來。

「你是哪個實驗室的?」校辦的副主任張建勛面容威嚴的從裡面的辦公桌後站了起來。

「生物系唐集中實驗室楊銳科研組的。」孫汝岳小聲的報名。

張建勛點了一下頭:「你說有一筆錢入賬,有入賬憑證嗎?」

孫汝岳啞然:「沒有。不過,總共有15萬美元,不可能正好有人金額一樣吧。」

「那你等著吧,今天的賬還沒處理完呢。」

「好吧。」孫汝岳不敢爭辯,小心的離開了。

張建勛點點頭,又回到了自己的辦公桌後。

一夜紛擾。

第二天,孫汝岳又去辦公室詢問,依舊是三言兩語的被張建勛趕了出來,且道:「你去叫楊銳過來說。」

孫汝岳怏怏的去了,並將此事告訴楊銳。

楊銳卻是坐著動都沒動,繼續指揮著實驗,一會兒道:「打電話給鮑德溫。」

「這是咱們學校的事,找外國人有用嗎?」孫汝岳很是擔心。

「找外國人有用沒用我不知道,我知道我去肯定沒用,說不定還把關係徹底給鬧僵了。」楊銳對行政官員向來沒什麼好感,也毫無信任。

孫汝岳遲疑一下,道:「找系主任行嗎?或者唐教授?」

「他們不好出面的。」楊銳搖搖頭,十五萬美元這麼多,又入了公賬,有人有想法亦屬正常,後世要不到錢的研究員多了,好在他們一般都不欠債,所以跳樓的不多。

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十五萬美元這麼多,還要有想法,這樣的人也是不足為慮。

楊銳做著手邊的工作,道:「百姓怕官,官怕洋人,自古使然。鮑德溫出面比較好,你去打電話吧,聽我的沒錯。」

「但那位張主任還等著你去見他。」

「居委會主任也是主任,不用管他。」楊銳只是不想和學校內的行政幹部發生衝突而已,這種事情沒有好處,對方只是因為無知,而肆無忌憚的體現出了貪婪而已,楊銳相信,讓他看到牙齒的話,對方也可以是一名優雅而健談的美麗官員。

孫汝岳只好乖乖地去打電話。

現在打電話可不是撥個號碼那麼簡單,人工轉接還不一定轉一次,如果線路被占的話,往往一等就是大半個小時。

下午時段,等的更久。

快下班的時間,鮑德溫的聲音才從電話中傳出來。

「楊銳,楊銳!」孫汝岳等得都要睡著了,興奮的大叫。

「鮑德溫先生。」楊銳將電話拿了過來。

「楊銳先生,還有什麼問題嗎?」鮑德溫多少有些不安,生怕楊銳要反悔。

下午也是科研狗們遞交實驗問題最多的時間,楊銳一邊看手裡的文件,一邊批閱,同時道:「鮑德溫先生,我沒見到您所言的經費入賬。」

鮑德溫嚇了一跳:「不可能。」

電話那頭,鮑德溫立即站起來,捂著話筒,讓秘書去查。

楊銳「恩」的一聲,道:「我也不相信這種情況發生,不過,我想在您將資金打入北大賬戶的時候,沒有特別的說明吧。」

「我寫明了是給您的聯合實驗室的資金。」

「但我們的聯合實驗室還沒有得到批准……總而言之,您的錢可能要被截留了。」楊銳的語氣一點都不像是自己的錢被截留了,事實上,他說的就是鮑德溫的錢。

鮑德溫沉聲道:「那可不行。」

「當然不行。我希望能在幾天內見到這筆錢。」

鮑德溫沉默了下來,片刻後道:「政策風險是不可知的風險……」

「這種時候,我覺得是美國恆安石先生出面的好時機。」

鮑德溫重複了一遍恆安石,才醒悟到是誰,不禁道:「請大使先生出面,如果是經濟糾紛的話……」

「在中國,經濟手段往往無法解決經濟糾紛,尤其是當政府官員介入的情況下。北大是一所公立大學,行政官員都相當於政府官員,您可以詳細向恆安石先生請教這個問題,但我覺得,請恆安石先生出面是最恰當快捷的方式。」

鮑德溫有點回過味來,道:「是你需要恆安石大使出面吧。」

「也有這方面的因素。」楊銳並不諱言的道:「中國的大學制度剛剛恢複,一名在讀學生獲得數十萬美元的資助,也許不是首例,但還是很罕見的,恆安石先生出面的話,能給我不少方便。」

「所以你讓我介紹恆安石先生給你認識。」

「是的,他見過我,現在請他出面的話,可能容易一點。」

「可惜恆安石大使是一名職業外交官。」如果是非職業的外交官,比如老布希那種,他們往往與人為善,對跨國企業非常友好,因為他們是將外交官的職務當做一個跳板。

職業外交官對跨國企業的經理人來說,就沒有那麼好說話了。

不過,楊銳相信鮑德溫有的是辦法,只是付出不同而已。

所以,楊銳在電話另一頭笑了兩聲,道:「既然說到這裡了,您還可以請懷特先生致函,也能有不小的幫助。」

鮑德溫不滿的道:「你的要求還真不少。」

「我欠你一個人情,美國式的人情。」楊銳如此說。

鮑德溫頓時高興了,道:「你知道美國式的人情是什麼意思吧,我會要回來的。」

「別找太難的,我會還給你的。」楊銳停了一下,道:「聲勢越大越好,我暫時並不缺錢。」

他沒見過卡著自己的辦公室張主任,也沒興趣知道,一所大學裡,自稱或尊稱主任的太多了,他只是正好碰上的那一個。

對楊銳來說,他希望這次以後,自己不會再遇到張主任劉主任李主任。

鮑德溫樂呵呵的掛了電話,開始思考措詞。

他不喜歡楊銳寫論文的方式,但這並不妨礙他了解楊銳的實力。

鮑德溫曾經見過自己的一名同事,就因為與一名印度尼西亞大學的教授建立了良好關係,進而被認為是印尼通、東亞通、亞洲通,並總是因此在辦公樓里佔據話語權。相較而言,鮑德溫更喜歡楊銳這樣的學者——是的,一名在西方權威刊物上頻繁發表高端論文的學者,他有能力傷害可口可樂,恰恰證明他有話語權的優勢,至少在中國地區,他的能力突出,同時了解可樂和中國。

鮑德溫毫不猶豫的撥通了電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