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獎學金

大一第二學期開始,新生們漸漸的熟悉了校園,熟悉了大學生活,熟悉了課程,開始的變的更像是大學生了。

或者用後世人的眼光來看,是這些新生們拂去了浮躁,重新變的像是中學生了。

每天上六節以上的課程,再自習四個小時以上,按時或不按時的睡覺,有空就去圖書館,偶爾參加幾場集體活動,半數以上還是英語角之類的項目……

這些大學生們卻是樂在其中。

他們已經抱上金飯碗了,從考上大學的那一刻開始,國家花多數人都會越過越好,少部分人青雲直上,少部分人沉淪下僚,但對北大的學生來說,離開北京就算是沉淪下僚了,與其擔心這些,還不如將時間用在專業上。

專業學的越好,未來的發展就越好,這也是當代大學生所公認的。

在這種情況下,楊銳的消失就顯的格外顯眼了。

周五。

早晨最後一節課結束,生物科學專業的學生們收拾書本,三三兩兩的準備散夥就食。

以貧下中農,根紅苗正自居的耿健同學快步來到講台處,大聲道:「同學們,請稍微等一下,有件事情我想通報一下。」

教室里的學生們很有自覺地停下了各自的動作,站在當地等耿健說話。

耿健醞釀了一下,深吸一口氣,用沉痛的語氣道:「同學們,截止今天,我們已經開學五天了,在這五天里,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我們上學期的年紀第一,也是本屆高考第一名的楊銳同學,始終沒有來上課。上一個學期,我就注意到,楊銳同學喜歡曠課,當然,這是他得到了某些老師默許而得到的特權,我不予評價。但是,開學伊始,有什麼事情重要到連一天課都不能來上呢?我想,咱們系的主任,學校的校長,甚至北京市市長,都沒有楊銳這麼忙吧……」

「耿健,楊銳是請過假的。」班長劉安平不敢讓耿健發揮下去了,這傢伙完全是一副炮打司令部的架勢。

耿健呵呵一笑,道:「請了假?請假條呢?我也是班委會的成員,我怎麼沒有見到請假條?我問了輔導員老師,他也沒有見到請假條,如果口頭請假就可以連續五天不來上課,還是開學的重要時間,那請假條制度還有什麼用。」

「說的好!」一直給胥岸青做跟班的左立言大聲喊了起來。

拍手的學生也有,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閑事大的學生滿地都是。

班長劉安平深吸一口氣,道:「這是唐集中教授親自同意的。」

「唐集中教授親自、同意,楊銳也應該補一張請假條吧,特權不是這樣用的。否則,以後到了工作崗位,楊銳也可以說一句我請假,就請假了?那我們的人事制度不是形同虛設?」耿健是真心討厭楊銳,抓住了這個機會,就大肆宣揚起來。

耿健家在大山深處,他以全縣第一的成績考取北大以前,就是當地的明星人物了。因其家庭條件很差,本人卻以絕大的毅力維持著全校第一的成績多年,故而在高中時期,耿健同學就已經通過了當地黨組織的考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預備黨員,進入大學以後,這為他帶來了極佳的優勢。

不過,習慣了做第一的耿健同學,在北大遇到的條件遠遠不止是家庭條件一點了。

耿健最看不慣的就是楊銳。

和耿健的出身不同,身為鄉黨委書記的兒子,前任鄉黨委書記的孫子,楊銳儘管只是一個吏二代,卻是從來沒吃過苦。

不止沒吃過苦,楊銳在大學的花銷還遠超耿健的想像。

如果只是一個大手大腳的男生,耿健也不在乎,他見過的多了,偏偏楊銳是全國高考狀元。

如果僅僅是全國高考狀元,耿健也不在乎,北大的狀元從來沒少過,偏偏楊銳行事瀟洒,備受教授看重。

如果只是大手大腳,成績好,行事瀟洒,受教授看重,耿健也能忍,中國那麼大,總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偏偏楊銳長的玉樹臨風,帥氣無比,吸引了全班乃至全校女生的目光。

比如生物系最顯眼靚麗的女生,文娛委員白玲。

白玲氣質明媚,聰明大方,機敏又有些直爽,柔媚卻非柔弱。她的腰肢纖細,擅長民族舞;她的皮膚白嫩,像是一朵純潔的梨花;她的頭髮又黑又長,稍一改變就是另一番風情……

耿健見到白玲的第一眼,就對未來的大學生活充滿了期待。

然而,現實卻像是一柄沉重的鐵鎚,將每個人的夢想錘遍,錘軟,錘破,錘散……

在班級的民主生活會上,白玲從來對耿健不假顏色,她甚至為了連入黨積極分子都不是的普通群眾楊銳,而對預備黨員耿健大加攻擊。

耿健覺得,問題的根源在楊銳身上。

這傢伙太顯擺了。

只有好好的收拾一頓楊銳,讓他收斂起來,才好重新改造白玲等女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放假期間,耿健就在思考策略,等到開學,他才發現自己想的太複雜了。

這麼顯擺的楊銳,哪裡需要什麼陷阱和圈套,他根本滿身都是破綻。

與耿健的得意洋洋,或者處心積慮不同,班長劉安平就是純粹的頭痛了。

這都是些什麼破事啊!

就不能安安靜靜的讀點書?

他倒是挺喜歡做班長的,但喜歡做班長,並不意味著他喜歡管其他同學的閑事。

眼看著耿健拉開了架勢,一副隨時歡迎辯論的架勢,劉安平就更煩了,不得不來到前面,道:「有什麼事情,到晚上的民主生活會談吧,不要打擾同學們吃午飯了。」

「私下裡談特權更方便嗎?」耿健憤世嫉俗的哼了一聲。

上大學以前,耿健獲得的特權數不勝數,最後一年的時候,他家裡的麥田都是學校組織低年級同學幫忙收割的。耿健也不負眾望,成為該縣第一名北大學生,該校第一名全縣狀元。

可惜,進入北大以後,耿健除了預備黨員以外,再沒有獲得過什麼特權。

北大學生崇尚浪漫,喜歡自由隨性的生活與學習方式,這讓耿健極不適應。

如今想起特權來,耿健就很不高興。

話說到這裡,劉安平不想答也得答道:「楊銳並沒有獲得特權,他是因為學習進度比較快,在得到教授的允許的情況下,進入實驗室實習和學習。咱們班的胥岸青也得到了這樣的機會,你如果嫉妒的話,也可以向教授申請。」

「誰嫉妒了?質疑教授的決定就是嫉妒?有你這麼扣帽子的嗎?」耿健心頭火氣,大聲叫了起來。

劉安平心裡舒服了一些,微笑道:「對不起,我道歉,我說錯了,應該是,你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如果也想進入實驗室學習的話,你也可以向教授申請。」

「我不想去。」

「但楊銳同學想去,而且得到了教授的申請,所以他現在去實驗室了,這是正常的學習方式的問題,並不是說只有上課才是學習。」

「你這是狡辯,他沒有給輔導員留請假條,這總是不對的吧。」

「我會通知楊銳同學,了解情況的。」

「沒有提出書面申請連休五天,我要求扣楊銳的德育分。」耿健說著舉起手來,道:「同意的同學,請舉手。」

稀稀拉拉的幾隻手舉了起來,總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喜歡楊銳的。

「啪!」

在更多人舉手之前,白玲把書包摔在了課桌上。

「這才是你的目的吧,扣楊銳的德育分,降低楊銳上學期的總分,然後讓你拿獎學金?」白玲一陣見血的指出問題。

又被白玲看不起了。耿健頭低了一下,又高高地昂了起來,說:「這是系裡的規定,不是我的規定,我只是提醒同學們,不要被楊銳的好成績給蒙蔽了,他中學的時候讀書也許很刻苦,但不能上了大學以後就放鬆警惕。扣他的德育分,符合系裡的要求,也是對楊銳同學的關心和愛護。」

這下子,教室里的同學都議論了起來。

大學裡的獎學金是個香餑餑,楊銳本人雖然沒怎麼關注過,但注意的人可不少。

現在的大學,同時執行兩套經濟補助措施。

一套是助學金制度。每名大學新生在入學之初,就被要求填寫一系列的表格,其中既有後世學生亦要做的戶口遷出表,也有後世已取消的家庭經濟收入表。

根據家庭經濟收支情況,各校會給學生分發數量不等得助學金,最少的一檔是五元,最多的一檔是二十八元。若是做一個比較的話,五元相當於一名農村勞動力一個月的現金收入,二十八元相當於一名城市青工的全部收入。

五元大概足夠一名學生在學校里的主食開銷,二十八元就很富裕了。1984年,北大食堂里的一碗紅燒排骨剛好是兩毛八分錢,二十八元能吃100份紅燒排骨,這比30年後的貧困補貼什麼的多多了,甚至比普通博士生的補貼都要給力。

除了覆蓋所有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