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結晶

第二天,楊銳信心滿滿的來到西捷工廠。

此時,吊車、卡車和更多的工人早都等在了工廠外面,抽著煙,喝著茶,聊天等開工。

弗蘭奇來的更早一些,笑呵呵的學著中國人的樣子給大家散煙。他散煙的動作很快,一會兒就拆散了一包,接著就拆另一包散給大家。

而且,不像是廠里自己的職工,弗蘭奇散出來的煙,最便宜的都是三毛六的大前門。

大前門俗稱幹部煙,就是幹部才抽得起,幹部才弄得到票。

實際上,普通幹部一個月也就買兩包大前門,辦事的時候才給人送。

弗蘭奇就沒有這種節儉意識了,他一年十幾萬磅的薪水,還有各種出差補貼,在中國這片地界,可以說是富得流油,而且,他手裡頭拿的全是外匯,買什麼煙都用不著票。

一會兒,弗蘭奇就把幾條煙散了出去。

圍在他身邊的人,耳朵里夾著煙,手裡夾著煙,兜里揣著煙,都覺得弗蘭奇這個老外爽快大方,不住嘴的稱讚:「胖子就是豪爽……胖子都是好人……」

弗蘭奇也對自己翹大拇指,開心的重複著自己能聽得懂的單詞:「好人,我是好人。」

「你是好人。」楊銳也笑嘻嘻的過來了。

「啊,你睡醒了?抽煙嗎?」弗蘭奇看到楊銳來了,順手遞了一支煙過去,臉上笑出褶皺來,道:「今天準備繼續做實驗嗎?我們準備趁這段時間比較閑,重修一個花園出來,我找了一個法國人,設計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小花園,你知道,一定要讓法國人做設計,讓德國人做技師……」

「英國人呢?」

「英國人只要不做廚師就好了。」弗蘭奇拍拍自己的肚子,誇張的笑道:「這是我常駐義大利以後的成果。」

楊銳搖頭失笑,又問:「建花園要擴大面積吧,有地方嗎?」

以前的西捷工廠就是一個舊車間改造的,車間的規模雖然不小,但出了車間就沒什麼空地了。

弗蘭奇聳聳肩,道:「我們已經和河東省溝通好了,我們承擔技術改造的全部費用,河東省政府再度讓10畝土地給我們,免費的,我們出錢算是改造環境了。恩,華銳公司不用出資,只要簽署同意書即可。」

西捷工廠是三方投資的企業,擴大面積就等於是增資,倒是需要提前討論,不過,捷利康單方面出了錢,另兩方也沒有不同意的理由。

楊銳自然是同意的,笑道:「6000多平方米不老少了,西堡肉聯廠真是大方,全部做成一個花園?」

「把廠子邊緣算起來了,一邊騰出些距離來,剩下能做花園的地方就不大了,不過,西捷工廠的獨立性會徹底改善,以後也方便獨立出來。」弗蘭奇解釋的相當詳細。

西堡肉聯廠送出來的土地,會將自己和西捷工廠的關係隔開的更遠,也確實是有點諷刺意味的故事。

不過,這也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前會有西堡肉聯廠的存在,一方面是楊銳的需要,一方面是組織提取法對原料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政策對外資和合資企業的限制。如今,一年過去了,楊銳的地位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組織提取法面臨淘汰,政策的改變也比想像中的大,一切的一切都決定了西堡肉聯廠的邊緣化。

若是沒有更多的利好產生,西堡肉聯廠被淘汰出局也就是未來幾年的事。

未來幾年,大舅段華指不定到哪裡去了,楊銳對此並不反對,笑了兩句弗蘭奇的雷厲風行,又道:「造花園得延遲了,我昨天把論文寄出去了,今天可以恢複工程量了。」

「啊!寄出去了,我還說可以幫你帶到倫敦去的。」弗蘭奇隨口說了一句,馬上道:「我讓工程方改計畫,今天就恢複車間的工程。」

為了配合楊銳的實驗,原來三班倒的西捷工廠變成了兩班倒,拆掉的潔凈車間也沒有全部恢複,這些都是要影響工廠的產量和品質的。

對捷利康或者楊銳來說,每耽擱一天,都意味著上千美元的流失,不能不予以重視。

確認楊銳的論文完成,弗蘭奇再不說小花園的事了,首先指揮著人手到車間來。

過了陣子,工程師也匆匆趕來,就地決定改建事宜。

弗蘭奇此時才抽出空來,問楊銳道:「設備還需要修改嗎?還有管道。」

「硬體沒有太需要修改的地方了,參數的話,按照我訂的規程就行了。」楊銳拿出寫了一半的參數表,裡面標註了各個儀錶應該有的數字。

這種規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全面。全面的規程需要公式、參數範圍還有關鍵節點等數據,技術提供方通常都是不會拿出來的。

楊銳給的只是一些特定的數字,比如流量500L的時候,提供80度的水浴,如此等等,讓工廠能夠依照這份規程,將東西生產出來。

至於這些數字為何如此組合起來,楊銳就不必說明了。

他的論文,他遞給專利局的文件里,也不用特別說明。

弗蘭奇對此心知肚明,更不指望楊銳能將所有的技術細節披露。

不過,看著寫在作業紙上的簡陋規程,弗蘭奇還是心存疑惑的道:「現在就照這個來做,會不會太草率了一點,我們或許還是可以等到你完成了全部規程,再採用它來做,我們現在做的不是還不錯?」

「現在是延續之前的參數來做的,剛開始的時候效果不錯,但隨著一些非指示參數的變化,繼續之前的參數,效果是越來越不好了,所以,現在採用新規程,效果會更好,不管怎麼樣,這至少能證明我的理論,對不對?」

「好吧,你是boss,你說了算。」

「那現在就開始吧。」楊銳走進車間,瞅著各個儀錶,找了一條比較符合現在情況的規程,抄下來交給田世昌,讓他安排大家調整儀器設備。

兩個小時後,經過調試的冷凝儀開始顫抖。

一塊塊橙黃色的結晶,順著更前端的管道吐了出來,很快就吐了一盤子。

「拉德爾,你去看看。」從京城來的技術員拉德爾還捨不得離開,一直在西捷廠跟前湊著搞研究,但以他的能力,要做出成果顯然不易,好在弗蘭奇也需要一個懂行的人,才將拉德爾給留了下來。

拉德爾帶著放大鏡出來,用鑷子撿起一粒大小中等的結晶慢慢的看了起來。

「生長的不錯,各個晶面的生長速度看起來很均勻,生長的外形也挺漂亮,看起來,溶質的擴散過程是非常不錯的,生長單元的空間位阻對晶體的生長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是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所以說,也不錯……」

「拉德爾。」

「嗯?」

「說人話。」

「哦……就是顆粒均勻,凈度相對高,重量還沒有稱量,但看這個樣子,四分之三顆米粒的大小,作為第一批成果,要我說的話,挺不錯的。」

弗蘭奇看向楊銳,笑道:「恭喜楊先生,第一批產品的質量不錯。」

「雖然還沒有稱重,但我覺得重量會比預計的少。」拉德爾打斷了兩人的慶祝。

「重量變輕?新技術會有這個問題?」弗蘭奇皺起了胖胖的圓臉,像是個被放了氣的熱氣球。

輔酶Q10可是按照重量來賣錢的,總重量變輕就是產率降低,這與捷利康期待的成果可是相反的。

「稱重嗎?」田世昌用中文問了一句。

「當然,我來稱重。」弗蘭奇聽了翻譯的話,頗為緊張的張羅著稱重。

因為不需要精確到小數點後,田世昌拿來了常用的電子稱,並去掉了托盤重量。

將整盤的輔酶Q10放上電子稱,弗蘭奇即以無比鄭重的表情看向它,同時讀數道:「1685克,這是三磅多,對吧?」

站在學霸對面,弗蘭奇對數字的信任度大為降低。

「3.7磅。」楊銳點點頭。

「我們的期望值是多少來著,一公斤?」弗蘭奇頭腦混亂的問拉德爾。

拉德爾有點不好意思,又有些困惑的拿起盤子,又放下,接著乾脆又放了一瓶水到上面……

「晶體內部變的更緊密了,所以,體積看起來變小了,但實際重量增加了,這樣能夠縮短結晶的時間,變相增加了產率。」楊銳站出來解釋了一句。

弗蘭奇眼前一亮:「又是新技術?」

楊銳搖頭:「老技術新用,正好調整生產參數,我就一併增加了上去。」

「技術高超!」弗蘭奇翹起了大拇指,順手拉開左瞧右看的拉德爾。

「我再呆一天,接著準備回學校了,估計等不到潔凈車間做好的時間了。」楊銳擦擦手,道:「弗蘭奇先生,你可別忘了咱們的約定。」

「約定?哦……當然,您放心回北京,我會幫您照看好河東的。」弗蘭奇點著腦袋,樂淘淘的道:「總部一旦決定了新廠的建造計畫,我一定會與您溝通,我相信總部也一定會重視您的意見。」

「也記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