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真理

在教室前方的黑板上,整整齊齊的列著鴻銳班學生的名字和估分,並按照前後順序,排了下去。

趙丹年和劉康類似,依舊以老經驗來判斷,最初看到這個表的時候,他們都是不相信學生們的估分的,後來有點相信了,也是將目光放在了前列幾個人。

從他們的角度來說,西堡中學能有個位數的人考上大學,就是邀天之倖了,後面的學生肯定是陪跑沒錯了。

否則,總不能一個班就有一多半的學生考上大學吧?那是什麼話,和神話也差不多了。

此刻,趙丹年卻不由自主的念叨起了神話!

因為平江一中的老師,判斷的分數線和楊銳的一致。

在平江這塊地方,現在也找不出比平江一中更有公信力的高考教育單位了,即使是平江師範學院的教授,脫離一線這麼久,也不是做出如此現場性質的判斷。

所以,在正式的分數線出來以前,352分就是最有可能成為大專分數線的分數。

也是成為大學生的門檻。

趙丹年用變調的聲音數著:「一個,兩個,三個……五六七八……三十一,三十二……五十三,五十四!」

鴻銳班共有五十四人超過了大專線。

正好是一副撲克牌的數量。

1983年的中國,這大約是最幸福的一副撲克牌了。

趙丹年喘了幾口粗氣,彷彿數了54個數字,就將精力耗費了大半似的。

他顧不得身邊縮著腦袋的劉康,從後面的桌子里翻出一個本子,自最後扯了一頁下來,趴在講台上,記下了54這個數字,接著問:「本科線是多少?」

「370。」來送消息的是學生高聲回了一句。這個分數,同樣比楊銳給出的分數線低了5分。

「數,數一下有多少。」趙丹年坐在了桌子上,眼睛赤紅。

不用他說,大家都在數。

「27個。」一個女生用尖尖的聲音喊了出來。

「27個,剛好一半。」趙丹年的眼睛都直了,完全不知道該說什麼。

27名本科生在1983年是極其恐怖的,簡而言之,如果一個縣一年考了27名本科生,那它就可以被叫做是高考強縣了。

溪縣當然不是什麼高考強縣,在過去的幾年裡,從溪縣出來的本科生,總共也沒有27名,事實上,在前年,溪縣總共就走了一個本科生,也就是說,溪縣第一的分數,也就剛夠本科線。

趙丹年已經能夠想像得到,這個分數公布出去以後,學生和學生家長們排著隊要進西堡中學讀書的場景了。

自己估計也會非常忙,估計要到處做報告,講辦學經驗。

趙丹年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腦門,心想:到時候就在門口掛個橫幅吧,我校1983年屆學生勇攀高峰……

「重點線,重點線是多少?」趙丹年想到勇攀高峰,才突然想起來還有一個分數線。

不怪他思維遲鈍,西堡中學多少年沒有看過重點線了。

自恢複高考以來,西堡中學就沒有一個大學生,這裡所說的大學生,是包括了大專和本科的,至於重點,南湖市都沒有見過幾個,看重點又有什麼用。

現在自然不同了,趙丹年一把扯過對面學生手裡的單子,看一眼它,又抬頭看一眼黑板。

「七個人!」

「七個人……」

「420分。」

「420分……」

趙丹年說一句,其他學生就跟著說一句,用讚歎的語氣。

420分,比楊銳預測的分數線高5分,其結果,是鴻銳班學生有可能完成7人讀重點,20人讀本科,27人讀大專的壯舉。

趙丹年在算這個數字,其他人也在算這個數字。

教室里安靜的像是夜晚的小樹林似的。

除了楊銳,即使是鴻銳班的學生,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不會……弄錯吧。」一名學生擔心受怕的小聲說。

許靜呀的一聲,呸道:「胡說八道,怎麼會弄錯,不可能弄錯的。」

「是啊是啊,不可能弄錯的。」其他學生也紛紛說。

「中專呢,中專分數線是多少?」一個弱弱的聲音從後面傳來。

「哦……我看看。」趙丹年有點不好意思,掃了一眼,說:「325,預測中專的分數線是325分,咱們有12個人夠這個分數。」

鴻銳班現在有72人,就是說,還有18人不夠大專線,只能去讀大中專,或者選擇復讀。

除此以外,還有6個人可能連大中專的分數線都不夠,要麼復讀,要麼回家。

這18個人都不自覺的低下了頭。

鴻銳班的許多學生的基礎是相當差的,尤其是應屆班的學生,因為學制的關係,有幾個才讀了9年學,和後世初三學生一樣。這些應屆班的學生,學的好的,提升也不錯,學的差的,等於是以小學生的水平去複習,然後參加了高考,能有300分出頭,嘗試一下大中專,已經是極大的提升了。

如果不是參加了鴻銳班,這些學生怕是連復讀的機會都難得。他們在複習階段,也能夠了解到這種差距。

然而,失落是比較出來的。

如果是以前,分數不夠才是常態,別說考上大中專了,應屆生能通過預考就可以開心一陣子了。

可是現在,看到別人讀了大學,自己只能讀中專,甚至連中專都沒得讀,心裡的不好受,就只有自己知道。

325到352分的大專預測線,也就是27分的差距,以馬後炮的方式來說,27分太好拿了,政治多拿幾分,語文多拿幾分,數理化多拿十幾分,還有剩下的。

但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在全國高考中,20分的檔位里,不知有多少萬的考生淤塞著。

剛夠大中專分數的考生,增加20多分就能讀大專,再要是增加20多分,卻已經夠本科線了,如果再多20多分,還能讀一所好本科,再多20多分,差不多又夠重點線了,重點線上20多分,能夠探到知名大學的底線,如此再多20多分,則是名牌大學的底線,想讀名牌大學的好專業,還是只需要20分,由此再多20分,又能上頂級大學了,而要比頂級大學的錄取線高20多分,專業的選擇也很多了,若是就此再來20分,差不多都到省狀元的程度了。

可這些20多分,又哪是那麼好得的,每一分,都是在血汗中浸泡出來的。

楊銳做老了補習老師,對這樣的分數階梯已有判斷,所以早早的買了汽車,讓自覺跟不上的學生學開車。

就社會地位來說,現在的司機和大中專的畢業生也相差不多,最多是比大中專的直接分配多了一個找工作的步驟,倒也不算麻煩。

所以,楊銳也沒有多說話,就讓學生們自己調節心情。

反而是一直坐在教室里的劉康,現在的心情無法調節。

「不可能啊。」劉康低著頭,思維逐漸陷入了混亂。

趙丹年從震驚中醒來,聽到劉康的念叨,不高興地道:「劉康,你以後專心做初中部的教學工作,不要再參與高中部的事了,知道嗎?」

「校長,趙校長……這個,他們的估分準不準還說不定呢。」

「答案都是記在橡皮擦上帶出來的,怎麼會不準,再說,有學生拿這種事情開玩笑嗎?」

「那個,一中的預測線也有可能不準啊,對啊,一中也有可能出錯啊。」劉康抓住救命稻草似的喊,他不想爛在初中部里,西堡中學的高中部還能參加一下高考,初中部完全是附庸單位,別說挑戰性了,收入和待遇都低一大截,最讓劉康受不了的是,別人肯定會因此此事,以後對他指指點點。

趙丹年哪裡管劉康的小心思,瞪了他一眼,道了:「猜測的話裝自己心裡頭,現在要按照平江一中的分數線來報志願,嗯,還有楊銳判斷的分數線,綜合來報考。去,把門打開,讓家長們也進來,看看分數和分數線,高興一下。」

他話音剛落,急不可耐的學生就將門打開,高聲喊:「來看分數線了,來看估分!」

迫不及待的家長們,呼啦一聲,就將教室給塞滿了,還有進不來的,站在教室窗戶跟前跳腳,高叫。

不過,大叫的家長們很快從「讓讓」之類的話,變成了「安靜」的噓聲。

原來,一名學生站在家長們後面跳腳:「南湖一中預測的分數線出來了,出來了。」

「多少分?」劉康湧起最後的力量,高呼一聲。

「大專線370分!」學生隔著人牆連喊三遍:「大專線370分。」

教室里,學生們的興奮陡然冷卻。

南湖一中的預測分數線,比平江一中高了20分!

如此一來,原本正在歡呼的大部分學生,都會面臨降檔的可能。

最麻煩的是,報考哪個學校,將變成極大的麻煩。尤其是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