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八級工楊銳

楊銳觀察著會議桌上的人們,大家也在觀察他。

在這個平均年齡40歲的會議廳里,楊銳的出現,確實令不少人感到驚訝。

這時候,海處長的演講發揮了些微的作用,他不可避免的要談到楊銳和他的研究,以及西捷工廠和輔酶Q10,於是,在座諸人里,明白的就要表示明白,不明白的也變的明白了。

如此一來,氣氛卻是好了不少,至少,沒有那麼濃重的懷疑的味道。

雖然20歲左右的研究員還是年輕了一些,總歸還屬於認知範圍內,大家的臉上漸漸泛起了笑容,他們不在乎提供技術的是誰,能保證生產任務,能保證出口創匯就滿足了。

楊銳大方地喝著茶水,他也不在乎海處長說什麼,有了上一次的經驗,他也知道如何對付這些傢伙。

海處長演講了十分鐘,才停下喝了口水,笑笑說:「弗蘭奇先生,您有什麼想說的嗎?」

聽翻譯聽的耳朵都要長繭的弗蘭奇連忙搖頭,說:「海先生說的就很好了,我只對商業和技術感興趣。」

「那就談商業。」海處長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好。」弗蘭奇的胖臉笑的像是貓似的,伸手從後面的助手那裡,拿來了一個文件夾,打開來道:「我是一周多以前,收到來自總部的科學報告,特拉普先生對楊先生的成果讚譽有加,認為這是能夠改變亞洲醫藥結構的重大成就……」

翻譯同步解說。

楊銳聽的挺爽的,怎麼說,也是在一群司局級幹部面前吹捧自己啊,而且是「很有信譽」的外國人在吹捧,楊銳等弗蘭奇吹完了,謙虛地道:「改變亞洲醫療結構一說太過了,就是一些技術研究而已。」

「楊先生的技術研究非常先進,捷利康公司希望能夠與您繼續合作。」弗蘭奇看了一眼海處長,又道:「當然,也希望國醫外貿等國內企業參與進來。」

沒有國醫外貿,在中國設廠就沒有意義了,因為中國的原料煙葉掌握在國家手裡,若從外國進口到中國的話,手續會非常繁雜,成本也會一下子升上來,還不如建廠在南洋或香港。

自認為是「國內企業」的代表們,紛紛發言表達自己的迫切心情。

天津製藥三廠的韓大姐亦不例外,她已經度過了開始階段的震驚,反而有了隱隱的期待。

就楊銳和她的聊天內容來說,韓大姐也能猜到一些他的心思。

海處長算是國企的代表了,哈哈一笑說:「我們也願意與捷利康技術合作,楊……先生,你覺得呢?」

楊銳頷首道:「怎麼合作?」

「捷利康和國醫外貿會選擇一家或兩家製藥企業,合資建立工廠,採用楊先生的技術,生產精製茄尼醇。」海處長向四周的官員們笑笑,然後沖楊銳道:「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技術轉讓,一種就仿照西捷工廠的模式,當然,具體的股份,咱們還得再討論。」

有西捷工廠做參照,海處長也不想節外生枝,主動提出給楊銳股份。

楊銳點頭:「西捷工廠的模式可以。」

西捷工廠的成功,不僅因為楊銳的技術,還因為有捷利康的資本投入,國醫外貿的渠道關係,以及西堡肉聯廠的原料生產,楊銳能一口氣得到25%的分紅,實在不能算少。

當然,楊銳的技術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輔酶Q10還是精製茄尼醇,都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如果沒有相對先進的技術,光是質量一關就過不去,成本也很難控制。

海處長、弗蘭奇和楊銳都清楚,合作是對大家都有利的,問題的關鍵,在於股份。

海處長也無心介紹西捷工廠的模式,就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咳嗽一聲,說:「我看過楊先生的論文了,也是要用到大量的煙葉的,關於粗製茄尼醇,楊先生有沒有新的想法?」

楊銳微微一笑,說:「粗製茄尼醇,我一點研究都沒有。」

「這樣一來,原料仍然是個大問題。」海處長故作為難。

楊銳知道他想說什麼,依舊輕鬆地說:「沒錯。」

「原料以煙葉為主,這種東西,現在還是挺難搞的,我覺得,需要分一些利潤出來,給原料企業。」海處長接著又補充了一句:「我們準備從一些大中型捲煙廠收購廢煙葉,這樣車皮比較容易解決。」

「哦。」

「如果提供給原料企業一定的股份和利潤的話,咱們就不能繼續按照西捷工廠的股份分配模式了,我認為,各家都適當的退讓一部分股份,這樣如何?」海處長說到此處,是坐直了身體,向所有人說的。

弗蘭奇微笑說:「可以。」

其他企業的代表也紛紛點頭同意,就好像他們已經成為了股東似的。

楊銳笑笑,說:「你們先定。」

假如不是提前猜到了弗蘭奇的目標,楊銳現在已然被伏擊了,應對或許也會頻頻出錯。可他既然猜到了情況,自然就鎮定不少,尤其是他確認平江飯店裡只有他可能是技術提供者以後,就更淡定了。

資本說出花來,沒有技術也是屁話。

生物技術是80年代的絕對頂尖技術,門檻比IT技術還要高的多,在這片領域,錢是必不可少的,技術卻是稀缺的。

海處長代表的國醫外貿有權力有渠道有關係,可沒有技術,一樣換不來外匯,他有些被楊銳的輕鬆給唬住了,想了一會,還是擔心事情再次演變成上次那樣,就沒有將原定的股份安排直接拋出,卻道:「如果按照西捷工廠模式,現在確定的就是國醫外貿,捷利康和楊先生,我們可能還需要一家原料企業,一家生產企業,前者由我們來確定,後者話,楊先生認為哪家比較合適。」

在場的除了天津系的三家製藥廠以外,還有平江本地的兩家製藥廠,總共五家的代表,聽到海處長的話,立刻扭頭看向楊銳。

韓大姐更是熱切地望著楊銳,一副恨不得把女兒嫁給他的樣子。

楊銳同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他們,然後擺擺手道:「我不懂生產的,我就只懂技術。」

「既然如此,生產企業也由我來安排了。」

「哦,海處長希望怎麼安排?」

「按照西捷工廠的經驗……」

「我倒是覺得,用不著完全按照西捷工廠的模式。」楊銳打斷海處長的話,笑地露出犬齒。

海處長望著楊銳尖利的牙齒,一個激靈,笑了,說:「楊同學有什麼想法,盡可以說明。」

他的稱呼,又變成楊同學了。

楊銳聳聳肩,卻將目光轉向國企的代表們,道:「精製茄尼醇的生產,其實不像海處長想的那麼複雜,首先一點,新的企業在開始階段,沒有必要生產粗製茄尼醇,所以,咱們用不著退讓股份給原料企業。」

「這不行!」海處長想都不想的拒絕了,說:「粗製茄尼醇的技術並不複雜,如果不做,原料就掌握在別人手裡,在國際競爭中是要吃虧的。」

他找出來的理由還過得去,畢竟,國內消耗的茄尼醇很少,精製茄尼醇參與國際競爭的話,控制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不過,海處長真正的理由是為了掌握整個產業鏈。提高數個省份農產品的附加值的政績,顯然比建設了一家先進工廠來的多。

但從楊銳的角度來說,只要在中國建廠,這些省份的農產品的附加值就會提高,他才不在乎政績是誰的。

海處長想貪天之功,楊銳管不著,但他不能因此降低了自己的利潤和股份。

所以,楊銳毫不退縮的放下茶杯,道:「粗製茄尼醇是用煙葉生產的,這是原料的粗加工,只要普通的技術和普通的設備就能進行,換言之,我認為由原產地生產粗製茄尼醇,再運到新建工廠來生產精製茄尼醇比較好。第一,這種方式,能夠避免與原材料產地直接打交道,也就是說,我們不需要擔心企業與農民發生矛盾,也不需要擔心企業與煙草管理機構發生矛盾,更不需要擔心企業與煙草產地的地方政府發生矛盾,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第二,煙葉的運輸確實需要大量的車皮,這在目前的中國是比較困難的,粗製茄尼醇就不同了,即使是17%濃度的粗製茄尼醇,一車皮也夠用很久了,可以完全避開火車運輸的不確定性。」

此言一出,弗蘭奇的眼神就亮了起來。

他願意聽取國醫外貿的意見,是因為海處長許諾提高捷利康的股份和收益率,可楊銳的建議明顯更有建設性。

少一個股東,不僅省了股份,還能省下不少麻煩事。

捷利康公司也不願意和農民,地方政府以及壟斷地方企業打交道。和農民打交道意味著人多口雜,三萬畝的農田背後可能有3000個農民家庭,一萬多人的利益訴求各有不同,比城市拆遷還不好處理,而且年復一年,村村相護,永遠是一團亂麻。

地方政府和壟斷地方企業都是寄生蟲,只要不和他們打交道,省下不僅有精力,還有大筆的支出。

海處長看著弗蘭奇的表情,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