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埋伏

韓大姐呆了一下,轉瞬笑了出來:「和大姐開玩笑呢,你是和家裡人來的吧,是不是你父母也是來參加供銷會的?」

「我是以個人名義來的。」楊銳無奈的道。

韓大姐一副不相信的樣子,笑道:「一說就說漏嘴了吧,這是外國製藥公司的供銷會,個體戶可不能來。再說了,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是個體戶,白白凈凈的,受得了風吹雨淋的苦嗎?」

「我說的是以個人名義,不是個體戶。」

「啥是個人名義,等等,腳冷的很,我穿個拖鞋啊。」韓大姐是赤腳出來鏖戰服務員的,此時才覺得腳冷,也算是反應遲緩了。

楊銳看著她的背影,心說:大姐你粗看真細,細看真粗呀,什麼漏洞都能看出來,結果卻是完全背離真相,還能不能好好的當居委會替補了?

一會兒,韓大姐再出來,穿了件外套,直接來到楊銳門前,問:「你爸媽在嗎?我拜訪一下。」

她從天津到平江,也不太懂與外國公司打交道的法子,現在看楊銳的年齡,想著他父母應該也是老資格,就想拜訪一番。

「您還不信,得,進來吧。」楊銳也想了解一點捷利康的信息。現在不像是後世,各種訊息滿天飛,以至於人們針對信息的主要工作是挑選和分析。現在的媒體,嚴格受到官方管轄,就算有點真消息,也全都是春秋筆法,細緻一點的深度報導根本沒有。靠譜的民間消息就更少了,而且,再是滿天飛的小道消息,也不能做為重要工作的判斷依據。

捷利康面向中國的合作剛剛開始,而且主要陣地就是京津地區。如河東省等大部分的內陸地區,更多的是捷利康的傾銷地和原料供應區,從某種程度來說,地位與殖民地差不多,充其量,也就是印度之於英格蘭。

楊銳覺得,不管捷利康將這個會議開在平江,是什麼級別的,自己都應該有所準備。畢竟,捷利康在河東地區,最重要的資產就是西捷製藥廠了。

韓大姐探了探身子,再走進房,看裡面的套間,才道:「真的只有你一個人?」

「我都說了,您不信呀。」

「你爸媽出門去了吧。」

「得,您先坐吧,喝點什麼茶?」

「沒熱水泡什麼茶啊。」

「忘了。」楊銳拍拍腦袋。

韓大姐一笑,將一個盒子放在桌子上,道:「這是我從天津帶來的大麻花,你們嘗個新鮮。」

「真我一個人,沒有我們。算了,我不客氣了。」楊銳說著,打開包,從裡面翻出兩瓶可樂,一瓶遞給韓大姐,一瓶自己打開,道:「我前面買的飲料,你也嘗嘗看。」

80年代的可口可樂就外觀而言,與楊銳印象中的沒有太大的區別,流線型的易拉罐,渾圓的罐體,沉重的手感,特別醒目的是罐體的圖樣,色彩鮮艷的如同一幅精美的圖畫,這在整個城市的色調都是灰濛濛的時代鶴立雞群。

「可口可樂……這是進口的東西吧?」韓大姐啞然。

楊銳點點頭,說:「我在飯店的櫥窗里看見,就買了兩罐。」

說著,楊銳又笑道:「賣可樂的小姑娘開始還不願意給我,說罐子是軟的,怕我捏壞了,我給了她外匯券,她才像看外星人一樣,給了我兩罐可樂。」

「一瓶多錢?」

「一塊五吧。」楊銳沒細心算,他有十幾萬美元的家底,而且在不斷的增加中,已經屬於不用計較一塊幾毛的高收入人群了。

韓大姐卻是「啊」的一聲,放下了可口可樂,搖頭道:「太貴重了,你自己喝吧,大姐我可喝不起。」

「韓大姐,您都是廠長了,還有啥喝不起的。」

「廠長也拿死工資,你想我犯錯誤啊。」

楊銳哈哈一笑,伸手拿了兩個茶杯,然後「嘭」的一聲,將易拉罐的拉環給拽開了。

少量的氣泡被噴了出來,又迅速消去。

楊銳將可樂倒進兩個茶杯,笑道:「這罐咱們一起喝,節省點。」

說著,他大喝了一口,無數的回憶湧上心頭。

懷念這種東西,總是免不了的。

韓大姐有點不好意思的捧起杯子,好奇地看著杯子被吱吱的氣泡填滿又變成淺褐色的液體。

她稍稍的嘗了一點,甜甜的、冰冰的味道,有點像甜茶,又有點像煮過的葛薯,同時,還有一種從未品嘗過的清爽感。

「好喝。」韓大姐是真覺得好喝。

在1983年用1.5元外匯券買的可口可樂,就像是2014年用150美元買的來自阿爾卑斯的礦泉水一樣,總有好喝的理由。

同時期的國內飲料,還在採取糖精勾兌的方式產生甜味,可口可樂用的卻是韓國進口的白砂糖,若是採用病毒營銷的話,僅此一點就夠炒作好些天了。

楊銳慢悠悠的喝完杯里的可憐,才問:「韓大姐,你們製藥三廠,是準備和捷利康合作生產嗎?」

「我們是有想法,能不能行還兩說呢。」韓大姐喝了楊銳的飲料,也不好一言不發,遲疑了一點道:「其實也沒啥秘密的,捷利康在天津的合作單位是製藥二廠,主要是生產膠囊,還有兩三種進口葯。前段時間,一廠和他們沒談攏,現在看二廠生產的挺好,而且出口創匯了,也想加進來。我們雖然是陪跑的,可大姐我也想試試……」

「製藥廠的規模都不大,你們廠應該也有機會。」

「如果公平競爭就不用說了,反正都是新建工廠和生產線。」韓大姐嘆口氣,道:「市裡是希望一廠和捷利康合作的,我們要是爭取的話,結局難料。」

「就是得到了合作的機會,還是要讓給他們?」楊銳很理解的問。

韓大姐無奈道:「除非捷利康方面堅持,不過,我們的工廠比一廠小,人員也比不上一廠,人家是沒理由堅持和我們合作的。」

「那你還來。」楊銳也覺得希望渺茫,捷利康是個外國公司沒錯,卻不是個傻公司,在沒有必要堅持的方面,他們是不會惹中方不高興的。這就像是日後的中國企業去越南投資,在合作廠商的選擇方面,肯定要考慮官方的感受的。

韓大姐笑笑,說:「陪跑也不是白跑的,如果捷利康選中我們,就算讓給一廠,他們也得補償吧。」

「沒有選中呢?」

「沒選中就做配套了,我們本來就是原料廠。」

「你們是原料廠,是想借捷利康來升級是嗎?」

「對呀,原料廠的利潤太低了,製劑廠的技術含量比較高……對了,你還懂這個?」韓大姐意外地看著楊銳,問:「你爸媽是做什麼的?」

「反正不做醫藥。」楊銳也不解釋了,心裡也在暗暗思考。

弗蘭奇別看是個大胖子,腦袋還是會燃燒脂肪的,他在中國呆了一段時間,又有多年談判的經驗,可以說,他發出的邀請函,肯定是有的放矢的。

而邀請楊銳參加「供應商大會」的唯一理由,就是楊銳的技術。

本來,談技術是可以私下裡慢慢談的……那麼,弗蘭奇的邀請,是不是一次伏擊呢?

楊銳重新整理自己目前發布的技術,西捷工廠用的輔酶Q10的提取技術且不用說,到明年就該過時了,如果日本廠商的動作快一點,錢用的多一點,現在落後都有可能。

植物提取法生產輔酶Q10自然是現在的先進技術,但楊銳並未完全發布,尤其是重要的部分,連論文都未發表。

如此一篩選,那就只有一項技術露在表面了:精製茄尼醇。

這項技術,他不光完成了整體闡述,而且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樣,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壁壘和專利壁壘。

借用香港華銳製藥公司的殼子,楊銳可以通過這個自由港,很輕易的申請各種專利。

就像是30年後的中國一樣,80年代的香港,滿街都是專利中介和法律中介,而在大部分的國家申請專利,都用不著等到專利審批下來,只要遞交了申請,它就是有效的。

某些大型製藥公司,還特意申請專利,而不去通過,以形成專利潛水艇,對競爭對手造成殺傷。

楊銳肯定,捷利康願意為此出一個好價錢。

茄尼醇可是好東西,它能生產的不僅有輔酶Q10,還有一系列的新葯,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新發展的抗癌藥物,其中有多種生產流程中,是需要茄尼醇的。

不過,粗製茄尼醇是不能用來製藥的,而精製茄尼醇的成本,從來都不低。

楊銳的新技術,不僅能夠省下一大筆錢,而且能夠增加產量,進而增加營收。

畢竟,用煙葉生產的茄尼醇,原料的來源有限,想提高產量,新的提純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如果採取正經的談判方式,以楊銳上一次的表現來說,捷利康肯定出一個大價錢……

相反,若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伏擊楊銳,說不定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楊銳不懷惡意的想,像是捷利康這樣的大型製藥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