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光榮榜

「我去問。」庄牧生一馬當先,衝出了教室。

他太好奇了,要說一個實驗室就能把化學成績提高15分,作為化學老師的他是不相信的,如今數學和物理都證明有了分數增加,他就更想知道其他科目的情況了。

趙丹年和盧老師等人留在教室里,一口接一口的吸煙,很快將房間吐成了仙境一般。

「校長,老莊說您要看成績?」生物老師先過來了。

「對,卷子拿過來了沒?」校長熄滅了煙頭。

「我以為是要成績。」生物老師笑了一下,遞出一張紙,上面清晰的標著成績。

「有成績單也行,有沒有把銳學組的成績給單列出來?」校長現在也叫學習小組為銳學組了。

生物老師有點奇怪,問:「要單列出來嗎?」

「嗯,以後要成立一個班,叫鴻睿班,給他們單獨授課。正好,現在把銳學組的給單列出來,再算一個平均分。」

「還要分班?為什麼啊?」不止生物老師奇怪,其他人也好奇的很。增加一個班的工作量可是不少。

校長沒解釋,從兜里掏出一包寶成煙,給周圍每個老師都發了一根,道:「看這次的成績,銳學組的成績有明顯的提高,既然如此,就要儘可能的給他們創造條件,單獨分班,對銳學組的學生和其他學生,都是負責任的做法。」

盧老師低著頭沒吭聲,他自然知道銳學組分班的始末,沒想到校長已經做出了決定。

但轉念一想,盧老師也理解校長的做法,平均分都提升35分了,別說是分班的要求了,他們就是想把操場佔了,校長估計也會同意。

「算出來了,全年級的平均分是26分,銳學組的是31分。」一名老師叫了一聲。生物的總分是50分,但題是不少的。

校長看向生物老師,問:「測試的時候,他們的平均分是多少。」

生物老師苦笑:「學習開始的時候,生物沒搞測試啊。」

「比高考的時候呢?」

「提高了。高考的時候,生物平均分是21分,我記得清楚的很。」21分是卷面分數的40%,在西堡中學屬於正常的得分率。

校長默默點頭,一會兒道:「等英語和語文的平均分送來了,算一下他們的總分是多少。」

英語成績送來的很快,銳學組的平均分更高,達到了52分,令許多人大吃一驚。

就在幾個月前,還有學生的英語是個位數呢。

「看來背課文是挺有用的。」來送成績的英語老師很不願意承認這一點,英語的難點和重點應該是語法才對,如果不是要講語法,英語老師的作用要削弱好大一塊。

要說不甘心,肯定是有點的。

趙丹年照例問到:「英語的平均分提高了多少?」

「全年級來看,提高了5分左右,銳學組的提高了18分。」英語老師算出這個數字,自己也嚇了一跳。

趙丹年的呼吸也略顯急促。

總分平均增加了50分?這比單科增加50分還要令人吃驚,因為單科的分數上升有極限,正常學生達到90%的分數就會遭遇瓶頸,滿分所耗費的精力要比90%多上數倍。

平均加分就不同了,就現在不到平均線的分數,到高考的時候,再增加幾十分都是有可能的。

半個小時後,庄牧生拿著政治和語文的分數回來,喊道:「來個人加總分。」

兩名會用算盤的老師主動幫忙。

一會兒,三個項目都算了出來。

庄牧生當場念了出來:「語文平均分增加4分,政治少了5分,總分算下來,全年級平均提升20分,銳學組的平均提升52分。」

二十多名老師齊齊吸氣。

平均分增加52分,這絕對超出他們的理解範疇了。

實際上,如果復讀就能加分,回爐班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老生了。

在正常年份,復讀的老生只有六成人的分數能提高,提高超過20分的連一成都不到,那是要真的下了苦功,而且開竅了才能做到的。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銳學組的學生和普通學生的差距。

別看全年級的平均分提升了20分,可大家都明白,那是被銳學組拉上去的。

這種同在一個學校,甚至同在一個班,卻相差如此多分數的情況,實在令人無法置信。

「銳學組的平均分是多少?」趙丹年是個結果至上的人,想的還沒其他老師多。

庄牧生低頭,深吸一口氣,道:「330分。」

在銳學組內,有的學生以前才是200分的樣子,提升的雖多,也不至於一下子達到高考線,例如曹寶明,分數儘管有了極大的提高,依然不到350分,離大專線還有不短的距離。

若是按照西堡中學的復讀生的正常長分狀況,曹寶明得再復讀兩次,才有大專的希望。

當然,若是復讀兩次就能考上大專,學生們樂意之至,家長也會砸鍋賣鐵的支持的,即使是家庭貧困的學生,若是家裡有一個能讀大學的學生,親戚們也不會吝嗇於幫助。

然而,復讀從來就不是什麼十拿九穩的事,今年長分了,明年掉分了的情況時有發生,這讓家庭和學生承受了更大的壓力。

趙丹年承受的壓力也不小,他也不指望著銳學組能全員通過高考,直接問道:「380分的有幾個?」

「8個人。」庄牧生數了一下,念了出來以後,又特意數了一遍。

趙丹年喜形於色,其他老師也是差不多的欣喜。

380分就意味著有讀大專的機會了。

如今的高等學校被叫做大專院校,其實就包含著高等學校的三級,大專、學院和大學,大專雖然是比四年制大學低一級的文憑,可依然代表著稀少的高等教育名額。

「8個人有機會考上大學。」趙丹年心裡的激動只有自己知道。

比起楊銳大喇喇的「十個人考上大學」的宣言,趙丹年覺得成績單更讓他放心。

「會不會漏題了?」一名老師小聲說了一句。

「不能都漏題了,再說,也沒意思。」趙丹年嘴上這麼說,可還是想要再確定一下,問:「你們怎麼看?」

「不會是漏題,對的錯的地方都不一樣,答題的思路也不同。」盧老師如此回答,又道:「要不然,把楊銳喊來問問?」

「不問了,免得他翹尾巴。」趙丹年得到這個答案,挺高興的,不自覺就把心裡話給說了出來。

幾個人都抿嘴笑。

第二天,測試的成績,被寫在了大紅紙上,像是大字報似的,貼在了學校的黑板報區域,讓所有學生都能看到。

現在人都不擔心學生的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名字名詞和分數寫的清清楚楚。

其理由也很質樸,學生要是連公布分數的壓力都承受不了,那就退學好了,如今輟學的學生每年不知道多少人,高中本來就不是義務教育。

李鐵強穿了一身新衣裳,等著人多了,才特意來到紅紙前方。他覺得自己這次考的很不錯,想來至少能增加二三十分。

他的成績原本就很不錯,去年高考的時候若非發揮失誤,離大專線也差不了多少了。

經過銳學組的短期補習,還有自己的刻苦努力,李鐵強覺得自己肯定會排名靠前。

說不定到了第一位都有可能。

有了這個念頭,李鐵強就想要震一震其他的學生。

「讓你們這些留在銳學組的人看看,我們自建的學習小組,比你們強得多。」李鐵強和王萬斌組織的學習小組其實已經不活動,但越是這樣,李鐵強就越想要證明自己。

他以最慢的步伐穿過操場,對周圍匆匆跑過的嗤之以鼻:跑的再快又怎麼樣,分數都出來了,跑的快難道能改了分不成?

操場的盡頭,靠近校門的走廊,就是掛紅紙的地方。老遠就可以聽到陣陣的驚嘆聲:

「漲了這麼多分?」

「假的吧?」

「分都在上面寫著呢,你看後面標的,就是漲的分數。」

「我記得他上次的測試分,應該差不多。」

學生們的嗓門都很大,老遠就能傳過來。

「一次漲了30分,沒見過吧。」李鐵強微微閉上眼睛,讓溫暖的陽光灑在自己的臉上,像是在享受眾人的崇拜似的想。

兩名學生從他身邊經過,奇怪地看了李鐵強一眼,就聽其中一人說:「沒想到有人三個月就漲了五十分。」

「還有漲70分的,聽都沒聽說過。」

「稀罕的是每門課都漲,太厲害了。」

李鐵強本來還笑眯眯地聽著,可越聽越不對了。

要說他的分數漲了50分,李鐵強願意認下來,但要說七十分,他就覺得不太可能了。

而且,聽他們的意思,好像不止一個人漲分了。

李鐵強的腳步不自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