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未雨綢繆

楊銳在平江逗留了三天時間就匆匆迴轉,因為新概念英語二的刺激,所有2萬本鉛印白皮書,已經銷售了四成有餘。

按照每本書一元三角的毛利,五角的純利潤,楊銳收回資金11000元,純利4000元,算上前期的定金,至少足夠支付解放印刷廠的賬單了。

換言之,這筆生意是賺定了。

楊銳至此才鬆了一口氣。在商業方面,他連天縱奇才的邊都沾不上,否則又何至於貼小廣告被雷打穿越,和普通人一樣,楊銳充其量是知道一些,又在決定創業之後,參考過一些別人家的做法罷了。

說起來,楊銳的新概念英語在平江的營銷策略也是乏善可陳,都是後世用爛的普通招數,掛廣告,分發小禮物,要說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也就是果斷追加了新概念英語第二冊一項。

不過,這也是他為印刷第一冊時的失誤買單罷了。

說到底,楊銳只是秉承著重生的優越感,以及對萬把塊錢的藐視,才狀似堅強的完成了此次銷售。

如果早知道要印兩萬本,要是早知道賣的如此艱難,楊銳興許會找另一種方式去積累資金。

比如……抄書抄到手抽筋什麼的。

但也正是通過這次銷售,讓楊銳深刻的理解了80年代萬把塊錢,究竟是一個怎樣龐大的數字。

若是不慎失敗,這筆虧損估計會糾纏自己好幾年吧。

楊銳坐在回校的班車上,才後怕不已。

為了萬把塊錢浪費自己幾年時間?這種事,楊銳是不肯做的。

重生了,用一年的時間建立銳學組,用數年時間培養銳學組,這是值得做的事。為了一萬塊錢天天埋頭抄書,那就純熟浪費了。

坐在楊銳身邊的王國華和曹寶明卻覺得,為一萬塊錢花費時間是太值得了。

事實上,當時看到包里的一萬塊錢的時候,王國華直接就驚呆了,是真正的呆住了,眼珠子都不會懂。

82年用的第三版人民幣是沒有五十元和百元大鈔的,最大的鈔票就是十元的大團結,對這個時代的學生來說,家長過年給一張十塊錢,至少能高興兩個月。家裡人說不定還會特意囑咐:「大錢一定要收好……」

一百張十元的「大錢」就是一疊,卻也不過是千元而已,一萬一千元的大錢要11疊,兩隻手都抓不住。

何況,楊銳的收入來自書籍零售,最終彙集到他手裡的錢,多是一塊兩塊的零錢。

因為是盜版書的收入,楊銳也不好存入銀行,更不能拿零鈔去換整鈔,於是,王國華看到的與其說是一堆錢,不如說是一箱錢。

滿滿的一箱錢,在這個年代,你只能在腦子裡想一想,電影電視里都看不到,廣電總局允許藝術的露乳,不允許藝術的露富,可以說,除了單位的會計,銀行員工或者印鈔廠的工人等經常與錢打交道的個人之外,普通人就別想見到這麼多錢。

王國華第一時間把曹寶明給喊來了省城,三個人忙了半晚上,才把各種鈔票整理歸總到一起,最終把塞滿了一整個公文包,裡面除了十塊的鈔票,還有大量的五元兩元和一元。

楊銳抱著鼓囊囊的公文包,王國華和曹寶明一邊一個的夾著他,即使如此,王國華也是不安心的,時不時的用警惕的目光看著附近的人。

曹寶明稍微輕鬆一些,腦子裡卻在想一萬元能做什麼。

睜著眼睛坐班車是非常痛苦的事,因為路途顛簸,車況也很不好,即使是不暈車的人,也要和臭味、擁擠做鬥爭,不能睡著的話,與受酷刑也差不多。

可三個人還是堅持到了溪縣。

下車的時候,楊銳有點腿軟的歪了一下,立刻被王國華給扶助了,他像是老母雞似的護住楊銳和公文包,左看右看地道:「可得小心了,不行就用繩子把包和手捆起來。」

楊銳啞然:「捆起來不等於說快來搶我嗎?」

王國華不好意思的嘿嘿笑了兩聲,眼神卻是一般的明亮,又道:「那你先在這裡等著,我問好了車,佔好了座,你再上來。」

「不著急回去。」楊銳打斷他的話,道:「咱們先去解放印刷廠。」

「去印刷廠?也對,把錢給他們還了,咱們也安心。」王國華雖然沒有賺錢,可看楊銳賺錢也開心。

楊銳卻笑:「還什麼錢,說好的賬期沒到呢,最多補千把塊給他們,把庫存的書提出來,另外,我要讓他們再印一批書出來。」

王國華不由擔心地問:「這兩天賣的多,學生們會不會都買夠了?」

「不可能。」楊銳記著新概念英語以前的銷量呢,斷然道:「區區一萬本書,怎麼可能就把市場佔光了,咱們沒有在下面的區縣鋪貨,不代表下面的區縣不會到省城來買書。要我說,咱們這兩天銷售的書裡面,說不定就有前些天聽說消息,這兩天跑上來的學生。」

「要這麼說也是有可能。」王國華不免有見好就收的想法,不過,這個生意是楊銳自己做起來的,他只是幫忙,也就不再相勸,而是問道:「你不給印刷廠付前面的款子,他們肯再多印嗎?解放廠是老廠子了,估計效益也不行,怕是沒錢了吧。」

「越是這種廠子,它才越願意給咱們印。解放廠的車間和機器都是閑置的,給不給我們印刷,工人的工資都不能少,等於增加的成本只有紙張、油墨和電費水費,這些都是可以欠款的費用。等於說,我多給他們的定金,全是活錢,只要夠他們應付日常開銷就行了。」

「這麼說,解放廠還挺樂意?」

「要能收回賬,他們當然更樂意,不過,沒必要讓他們高興成這樣子,先把賬欠著,等賺夠了,再給他們也不遲。」楊銳心裡還藏了一個擔心,他怕解放廠自己印了新概念英語,投放市場。

他沒有這東西的版權,想通過正規渠道來組織都不可能。另一方面,解放廠是國企,也不怎麼害怕政府。他們只要給楊銳印刷的時候多印一些出來,成本就比楊銳只高不低。

這是其他印刷廠都得不到的優勢。

其他印刷廠要想抄新概念英語,他們得先製版,然後安排生產和印刷時間,最後投放市場去做銷售。即使解放廠的設備落後,那些先進的印刷廠也得一次印刷個七八千本,才能抹平成本差。

這麼大的投入,以國企的風格,肯定是需要再三討論的。如果市場行情快升快降的話,不等其他印刷廠做出決定,事情就過去了。

解放廠就不一樣了,他們製版已經完成了,安排生產的功夫也能省下來,甚至連印刷數量都可以隨意控制。

可以說,唯一阻礙解放廠自己盜版新概念英語的,只是銷售一環。

在市場不景氣的時候,解放廠自然不會貿然入場,可現在的市場實在是景氣,一旦對方反應過來,弄不好就會出個什麼幺蛾子。

對這樣的正規企業,楊銳不管找表哥還是民兵,都很難搞定。

而且,像是竇廠長那種老派人物,估計也不把盜版這種事兒放在心裡,要是做了類似的事,最多只是口頭道歉一二。

再往深里想,解放廠要是能因此打一個翻身仗,竇廠長手裡有了余錢,也不怕段航通過獄警找他兒子的麻煩,他自己使錢,跳過段航也就好了。

就竇廠長當日1000元的開價來說,這個有自毀傾向的男人,絕對做得出抄襲盜版,然後花錢買路的事。

楊銳無法正面阻止他們,只能想辦法吊著解放廠。

印刷一萬本書,解放廠的要價是8000元,純利大約是10%的樣子,原料成本則有70%以上。

也就是說,解放廠每印一萬本書,就要欠紙廠、油墨廠、電廠和水廠5600元左右。

楊銳給的每萬本2500元定金,只夠支付工資、設備保養等日常開銷。而他印的越多,解放長向紙廠油墨廠的欠債就越多。

用這筆債務做威脅,解放廠進入市場的決心就會越來越難下。這種經營不善的老廠子既容易得到優惠,也都有數不清的包袱,所以,它們有錢的時候都很膽大,也很容易做出激進的決定,但沒錢的時候卻分外的保守,參與市場競爭的意願反而會降低。

用形容人的話來形容國企,就是愛贏怕輸。

到了解放廠,竇廠長果然有點不太樂意再以定金的形式印刷,直到代為出面的王國華拿出5000元現金,說明要一次性印刷兩萬本新概念英語二,他才略有動容,問:「你印這麼多,真能賣得掉?」

「銷售的還不錯,省內的銷量雖然降低了,省外還有很大的空間嘛。」王國華真假參半的回答,讓沒有市場調查能力的竇廠長疑惑不定。

最終,王國華一共掏了6000元,確定了2萬本新概念英語二的印刷。多出來的1000元,是為了把第一次壓在這裡的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全部提走。

竇廠長雖然不太樂意,但廠里前後收了一萬一千元的預付款,再加上送給他本人的兩條不錯的大前門,也就半推半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