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章◎十五~十六世紀 倫敦塔的囚犯

在倫敦塔遭到斬首的名門淑女

一提到倫敦塔,大家就聯想到那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直到現在那裡仍舊是英國皇室的行宮之一。在倫敦塔四周有身穿紅色制服的禁衛軍站崗,而且每天都定時舉行衛兵交接儀式,吸引許多遊客駐足觀賞。

倫敦塔的起源,是征服者威廉為了防衛倫敦市區而建立的防禦工事,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多建築。只有一座正中央的堡壘名為「白塔」,是在1078年建造完成的。

後來到了十三~十四世紀,亨利三世在位時,他在倫敦塔周圍的護城河一帶又增建一連串的塔樓和城牆,慢慢演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模樣。經過這些修建工程,原本古羅馬時代建造的外牆早已被拆除,而城區的面積則擴大到原來的三倍。除了白塔之外,還有衛菲爾塔、戴弗洛塔等等,總計有九座塔樓。

在倫敦塔內設置動物園也大約是在相同的時期。由於亨利三世喜歡珍禽異獸,有許多外國國王會饋贈各種動物給他,比方說挪威送的北極熊、法國送的大象、神聖羅馬帝國送的豹等等,還有英國各地搜羅而來的珍貴動物,都圈養在這裡。所以這座動物園堪稱是全歐洲第一座動物園,而且還開放給民眾參觀。

倫敦塔之所以染上血腥的歷史、成為牢獄、刑場的代名詞,是要到後來十五~十六世紀的時候。舉凡幼主愛德華、亨利八世的王妃安-博林、同為亨利八世王妃的凱瑟琳-霍華、大法官湯馬斯-摩爾、人稱九日女王的琴-格雷、伊麗莎白女王的親信艾塞克斯伯爵等,許多王公貴族都曾被監禁在倫敦塔內,最後落得死於非命的下場。

亨利八世的時代

別名「藍鬍子」的亨利八世,當他在位的期間,就曾經將他六任妻子之中的兩人送上倫敦塔的斷頭台,那段時期堪稱是倫敦塔背負最多悲劇的時代。

亨利八世由於王妃凱瑟琳遲遲沒有為他生下子嗣,想要跟妻子離婚,於是派遣大法宮沃爾西前去請示羅馬教皇,因為當時天主教並不允許夫妻離婚。沃爾西這個人很懂得鑽營之道,他原本是肉販之子,但是一路飛黃騰達當上樞密院議員、約克大主教、大法官,集權力財富於一身。可是,和羅馬教廷交涉離婚的事遲遲沒有辦妥,結果被亨利八世撤職,甚至以叛國罪逮捕起訴他,要將他押解到倫敦塔,1530年十一月,他還沒抵達倫敦塔,就在路上病死了。

接替沃爾西繼任大法官一職的是人文學者湯馬斯-摩爾。也就是知名著作《烏托邦》的作者。由於亨利八世和王妃的侍女安-博林有染,於是自行宣告他和王妃凱瑟琳的婚姻無效,然後和安-博林結婚,此舉違反了天主教的教規,亨利八世乾脆和羅馬教廷切割,另外創立了英國國教。湯馬斯-摩爾自始至終都反對這樣的行徑,不肯出席國王與新王妃的加冕儀式,甚至不承認安-博林所生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的伊麗莎白一世)擁有王位繼承權。

結果到了一五三四年四月,湯馬斯-摩爾也被判處忤逆國王之罪,被關進倫敦塔地下室的牢獄中。

其實湯馬斯-摩爾並非首開先例。在他之前,洛徹斯特主教費雪早就因為反對亨利八世與安-博林結婚、以及反對英國國王兼任英國國教領袖而被捕,關在倫敦塔的鐘塔里,當時他已經八十高齡了,費雪與摩爾兩人都和荷蘭的人文學者伊拉斯莫斯有著深厚交情,費雪還引薦伊拉斯莫斯到劍橋念書。

一五三五年六月十七日,這位費雪主教被押解到倫敦塔外的塔丘上處死。他的遺體先是被吊在倫敦橋上曝屍示眾,然後扔進泰晤士河裡。這時湯馬斯-摩爾也被關在鐘塔里,不過他的牢獄生活比較自由,家人可以送食物和衣服給他。

經過一年的監禁,湯馬斯-摩爾出席在西敏寺召開的審判庭,不過這審判只是做個樣子罷了,他的罪名早巳確定。於是,他又通過「叛徒門」回到倫敦塔內。當我們參觀倫敦塔時,一進大門就會看到右手邊有個厚重的鐵柵門,那就是有名的叛徒門。當被告在法庭上被判有罪之後,就會用小艇載著渡過泰晤士河,然後穿越叛徒門,打人大牢之中。

由於亨利八世的憐憫,湯馬斯-摩爾免於遭受五馬分屍之刑,可以等同於貴族階級,在塔丘上處決。後世的莎士比亞寫了一出五幕的戲劇「湯馬斯-摩爾爵士」,就是在描寫一五三五年七月六日上午處決的過程。

當湯馬斯-摩爾走上處刑台時,由於階梯過於窄小,他於是對劊子手說:「要是上去的時候我摔著了,麻煩您扶我一把。至於下來的時候,我自己會小心。」

依照當時的習俗,劊子手在行刑前,會聆聽死刑犯的懺悔之言。湯馬斯-摩爾走上處刑台之後,擁抱了劊子手,鼓勵他說:「打起精神,好好的完成工作吧。我的脖子比較短,恐怕不太好瞄準,得要你多費心了。」然後把頭靠在斬首台上,又開玩笑的說道:「我沒有犯罪啊,千萬別砍我啊!」直到他人生的最後一刻,湯馬斯-摩爾都不改幽默的個性。

斬首之後,湯馬斯-摩爾的人頭被掛在倫敦橋的橋門上,他的女兒瑪格麗特-羅帕爾偷偷花錢買回了首級,葬在坎特伯里的聖鄧斯頓教堂的羅帕爾家族墓園中,相較於屍體被扔進泰晤士河的費雪主教,湯馬斯-摩爾算是比較幸運的了。

後來到了一九三五年,費雪主軟和湯馬斯-摩爾都被羅馬教廷封為聖人。

伊麗莎白入獄

安-博林的女兒伊麗莎白,在少女時期的一五四四年,也曾因為托馬斯-懷亞特的叛變事件而遭到牽連,姐姐瑪麗一世女王(血腥瑪麗)為此將她拘禁在倫敦塔內長達兩個月。

亨利八世死後,他的最後一任妻子凱瑟琳-帕爾再婚嫁給了托馬斯-懷亞持,他反對瑪麗一世和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國王結婚,打算推翻瑪麗一世,擁立伊麗莎白,於是發起政變。

但是政變失敗,托馬斯-懷亞特被捕後在塔丘處死,而他寫給伊麗莎白的兩封信都被扣押,使得伊麗莎白也被關進倫敦塔里。後來由於事證不足才釋放了她,但是瑪麗一世將她移送到伍斯塔克行宮嚴加看管監視。

日本的文豪夏目漱石曾形容叛徒門是「通往冥府的入口」,事實上也的確是如此,從叛徒門送進去之後,能活著出來的人少之又少,而伊麗莎白就是那極為少數的持例。

◆倫敦塔的拷問刑具◆

詹姆士一世在伊麗莎白一世駕崩之後繼任英國國王,從他執政的時代,倫敦塔就很少再執行死刑處決了,不過,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拷問刑具進駐倫敦塔。

舉例來說,現在仍舊放置在倫敦塔內展示的「刑架」,就是當年汕留下來的拷問刑具之一。用刑時把罪犯的手腳綁在架子上,然後向兩旁拉開。造成關節脫臼。這個刑具最初是十五世紀時擔任倫敦塔治安官的艾克塞特公爵所引進的,所以人們給這刑具取了個綽號叫做「艾克塞特公爵的女兒」。

亨利八世時代的倫敦塔治安官吏凱菲頓,則是發明了一種名叫「史凱菲頓的女兒」的拷問刑具。這種刑具是一個A字形的鐵架,頂端扣住罪犯的脖子,中段夾住罪犯的雙手,底下則扣住罪犯的雙腳。

在用刑時,借著調節鐵架的開閉,可以把罪犯的頭強押到雙腿之間,使得身體弓起成為球形,所承受的痛苦不可言喻。

倫敦塔還有一個觀光名勝叫做「緊迫牢房」,這個「牢房」高一公尺二十公分、深度只有六十公分,把人關在裡面,由於空間過於狹窄,會強迫犯人低頭用下巴頂著胸口。在這「牢房」里,想坐也坐不下來,想站也站不起來,只能一直保持半蹲的姿勢。

另外還有一個名叫「老鼠洞」的牢房,設置在泰晤士河旁邊,剛好和水而高度一致。每當泰晤士河水位上漲時,這間牢房裡就會開始進水,同時還有許多飢餓的老鼠湧進來。罪犯在一片黑暗中與無數的老鼠搏鬥,到頭來是敵不過老鼠的尖牙利齒,變成老鼠的晚餐。

下場悲慘的兩位小王子——愛德華五世與約克公爵

莎士比亞所描述的悲劇

在倫敦塔的眾多悲劇之中,最引人落淚的,莫過於年幼的愛德華五世和他的弟弟約克公爵的故事了。這是發生在玫瑰戰爭(一四五五~八五年)末期的英格蘭王位爭奪戰。

拉斐爾前派的畫家約翰-艾福瑞特-米雷有一幅極為著名的作品叫「倫敦塔的王子們」,畫中兩位少年緊緊依靠在一起,神情緊張環顧四周。彷彿害怕有刺客前來,這幅畫其實畫的就是愛德華五世與弟弟約克公爵。

莎士比亞在他的戲劇「理查德三世」之中,也提到身形佝僂的理查德(後來的理查德三世),將他的侄子愛德華五世和弟弟約克公爵關在倫敦塔的血腥塔內,後來為了奪取王位,甚至不惜殺害兩位少年的情節。

莎上比亞的戲劇充其量只是個人創作,但後人幾乎都認定理查德就是下令暗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