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西線的勝利 (2)

當黨衛隊在東方執行希將勒的激進的綱領時,他已把注意力移至西方(B由於黨衛隊由許多處組成,各處的職責和特點又各不相同,因此,各處應區別看待。例如,武裝黨衛處是個純粹的武裝組織,由精華分子組成。他們忠於帝國和希特勒,而不是希姆萊。他們參加的動機較好、組織也較為民主,所以,戰鬥力比陸軍強。在武裝黨衛處里,官兵無多大差別。在陸軍中,為了防止失盜,士兵們不準不鎖存放私人物件的小箱。但是,武裝黨衛處自稱是「兄弟之盟」,卻不準鎖箱。偷盜由士兵自行治罪;偷盜者,按他們的意見,將被開除。今天仍有許多有關武裝黨衛處的神話。例如,他們臭名遠揚的刺紋,其實並非罪惡的象徵,只是血型的標記,便於在戰場上負傷時輸血。被「兄弟之盟」看作是外人的希姆萊,身上無刺紋)。由於波蘭的較好的部分成了他的領土,他便試圖用這種或那種辦法結束與英法兩國的戰爭狀態。首先,他利用報紙和電台開展和平攻勢。「希特勒會再次與英國人達成諒解」,赫維爾向弗里茨·赫塞說,「並想為他們搞得儘可能容易些。」他說,元首也準備讓赫斯重新擔負與霍拉斯·威爾遜爵士進行秘密談判的任務——只要允許德國在東方有絕對的行動自由的話。例如,要希特勒不進攻俄國,他是不會同意的。赫塞感到迷惑不解;要不是出自希特勒的親信赫維爾之口,他真要摒除這異想天開的主意。元首如有意要進攻蘇聯,他問,那末,他為何要與斯大林簽訂條約?

赫維爾解釋說,希特勒做這筆交易是有個原因的:使英國人保持中立。由於未達此目的,元首正考慮撕毀條約。斯大林對領土的貪婪激怒了元首;元首是「心裡流著血」放棄波羅的海的。赫塞反駁說,這與里賓特洛甫的估計完全矛盾。

「在希特勒眼中」,赫維爾回答說,「里賓特洛甫一點作用都不起。」希特勒只將他看成是某種秘書。元首通過像赫斯、戈林和達勒魯斯那樣的非官方渠道去與英國人周旋,其原因也在於此。9月下旬,他鼓動達勒魯斯再往倫敦一行。「英國人如果要和平,他們能得到」,希特勒說,「但是他們得從速。」

可是,就在他與達勒魯斯大談和平時,他卻在私下裡決心進行戰爭。幾小時後,他便向海陸空三軍的將領說,他決定早日向西方發動進攻,「因為英法的陸軍尚無準備。」他定下了日期:11月12日。瓦爾利蒙上校注意到,所有人,包括戈林在內,「顯然都大吃一驚。」在介紹他的決定的背景材料和概述戰鬥的大的設想時,元首偶爾也參閱手中的紙條。例如,他不想使用1914年的施利芬計畫,而是通過比利時和盧森堡,約莫朝西——西北方向打去,以便取得英吉利海峽沿岸的港口。誰也未作反駁。演講一完,希特勒便把紙條扔入火中。

達勒魯斯取得了自由來往兩國的准許後,於9月28日返回倫敦。當天上午,他便與賈德干交談了兩個小時,但可以預期,後者卻毫不為之動。「他真的沒有多少好說」,賈德干在日記中寫道。「他像是野餐時的一隻黃蜂——打也打不走。他從柏林帶來的東西很少。」在與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的會晤中,達勒魯斯也未取得成功,但希特勒毫不氣餒。10月6日,他在皇冠歌劇院發表演說,公開呼籲和平。「西方的這場戰爭為什麼要打?為了恢複波蘭嗎?凡爾賽條約中的波蘭永不會再崛起了。」他說,關於建立波蘭國,這問題應靠俄國和德國解決——而不是靠西方。那還有什麼理由打仗呢?應該承認,許多重要問題或遲或早終是要解決的。在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被屠殺前,在數以十億計的財產被毀滅前,坐在桌旁來解決這些問題,這豈不是更「明智」嗎?

討好一完,馬上便是可怕的預言。「命運將會決定誰是誰非。只有一事是肯定無疑的。在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從未出現過兩個勝利者,而常常是被征服,」他向上帝祈禱,要上帝為第三帝國和其它各國指出正確的途徑。「然而,若丘吉爾先生及其他先生的意見佔上風,那末,這將是我的最後一份聲明。然後,我們就將戰鬥……在德國歷史上決不會再出現另一個1918年11月!」

希特勒無意接受與兩個能危及帝國安全的大國的永久和平,這幾乎是肯定的。然而,暫時的和平卻能使他離間英法得手,將之各個擊破。他講得如此真誠的原因就在於此。由於元首呼籲和平,德國全境都出現了如釋重負的輕鬆感,甚至還舉行過為時過早的慶祝活動。次日,法國總理達拉第迅速對此作出答覆,使歡慶情緒稍微減輕。他宣布,除非保證讓法國取得「真正的和平和普遍的安全,否則,法國決不放下武器。」日子一天天過去,倫敦又無消息傳來,柏林的希望便增加了。然而,元首卻作了最壞的打算。10月9日,他發布了「第六號戰令」。該戰令扼要地說明了入侵將如何通過盧森堡、比利時和荷蘭進行。

次日上午11時,7名軍事將領前來總理府報到。在發布新的指示前,希特勒宣讀了一份備忘錄。這份備忘錄是他自己寫的。表明他對軍政歷史頗有些研究。他說,自1648年第一帝國分裂以來,德國和西方就是敵人,而這個鬥爭「也必然會這樣或那樣打下去,打個水落石出。」但是「對立刻結束戰爭」,他並不反對,只要在波蘭取得的成果能被接受。希特勒未徵求這些將領的意見,他們也未提什麼。他們只被叫來為德國的戰爭目標籤字畫押:「毀滅西方國家的力量和能力,使之永不能再反對歐洲日耳曼人民國家之鞏固和進一步發展。」

有人提出反對,認為不宜倉促發動進攻。希特勒承認這點。但時間在敵人那邊。由於與俄國簽訂了條約,在波蘭又取得了偉大勝利,德國終於可以——多少年來的首次——在單一的戰線上發動戰爭了。取得了東方後,陸軍便可傾全力對付英國和法國。這是個可能突然結束的形勢。「不管是什麼條約或公約,都不能確保蘇聯長期保持中立。」令蘇聯不發動進攻的最大保障是「立刻顯示德國的力量。」

再者,是否有希望得到義大利的援助,這主要要看墨索里尼還能活多久。羅馬的形勢有可能瞬息即變。比利時、荷蘭和美國的中立也一樣。在許多方面時間都對德國大大不利。目前,德國雖佔有軍事優勢,但英法兩國正在縮短差距,其戰爭工業可使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原料。若持久進行戰爭,危險必大。帝國的糧食和原料的供應有限,而德國戰爭的生產基地魯爾又極易受空襲和遠程大炮的襲擊。

接著,他談到了純軍事問題。1914——1918年那種陣地戰必須避免。他說,進攻須依靠坦克和在波蘭發展起來的空中戰術,裝甲部隊將領頭突破。他告誡各位將領,必須隨機應變;還有聲有色地告訴他們,「向防守薄弱的陣地發動集團進攻,便能動搖對方戰線。」

這是出色的表演,但幾乎所有將領都認為,陸軍還未作好與西方戰爭的思想準備和物質準備,卻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即使在元首宣布進攻不能開始「過早,最有可能(若可能)在今年秋季開始」後,還未有人反對(B約與此同時,他發布命令,宣布讓「不治」之病人「無痛苦地死去」為合法。也許,他想起了母親死於癌症時的痛苦,但更有可能是要除掉那些有精神缺陷者,老邁年高無生產能力者,以及他認為有害的民族)。

在倫敦,張伯倫仍在為向希特勒最近的和平建議作出答覆而冥思苦想。在元首發布入侵令的當天,張伯倫召開了內閣會議。美國人對「一系列非常引人的建議」首次作出的強烈反響,使他感到不安。他心裡明白,希特勒在他的演說中並未因為合情合理的和平提出多少實質性的東西。於是,他便對內閣成員說,他們的回答必須「強硬」。大臣們同意了這一建議,但眾人又決定遲兩天再作答覆。

10月11日上午,柏林傳出謠言,說張伯倫政府已經倒台,停戰協定很快就要簽訂。據《紐約先驅論壇報》的助理記者報道,在首都柏林的街道上,賣菜的老太太們,由於高興過分,把白菜拋向空中,還把菜攤搗毀。全城充滿了節日的氣氛——直到柏林電台否認這則報道。

次日下午,經過一周的拖延後,張伯倫終於向希特勒作出了答覆。他在下院宣布,德國的建議「既含糊其辭又捉摸不定」,英國拒絕接受。如果希特勒想要和平,那末,他「就不要光說空話,要拿出行動來;」他必須拿出「令人信服的證據」,以證明他真誠地倡導和平。下院里發出的掌聲並不十分熱烈。

在柏林,外交部新聞處立即向各駐外使團用明碼發出了電報通知。它譴責了英國首相的答覆,說它是無禮的冒犯。對希特勒而言,英國之拒絕是令人失望的,但也在意料之中。他把戈林和負責空軍生產的兩名官員——埃哈德·米爾契元帥和恩斯特·烏德特將軍——召來。「我為謀求與西方和平所作的努力失敗了」,他說。「繼續戰爭,現在,我們能夠也必須製造炸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