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的話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叔本華哲學是19世紀思想的『悲愴交響曲』。」

這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英譯者在其序言中對叔本華哲學的評語。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叔本華哲學所彰顯的意義。

我們都知道叔本華是個偉大的悲觀主義哲學家,每個時代都有悲觀主義思想家,但像叔本華那樣,用形而上的思維方法為悲觀主義傾向註解的思想家,絕無僅有。要了解叔本華的思想,先要了解叔本華那個時代德國形而上學所探討的問題,以及叔本華個人的生活經歷和背景,尤其是從這位哲學家個人人格中發展而來的一些決定因素。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並不是稀奇古怪的東西,其思想內容還是舊瓶裝新酒。而其中真正全新的東西,是他對人格與形而上學關係的探討。表面上看來,叔本華所關心的是形而上的問題,可是,我們發現,經過叔本華深思熟慮而產生的形而上學體系,竟然不是為了形而上學本身,而是為了別的東西。

他創造了一種新的形而上學體系,並建構一種新的世界模式,十分直白地表明自己的悲觀主義傾向,以證明生命是不幸的,意志是邪惡的,因此必須否定生命的意志,以求寂滅。

那麼,是什麼樣的生活讓他產生如此悲觀的反應呢?

叔本華一家本是荷蘭人,他的父親海因里希·弗羅里斯·叔本華是一個典型的荷蘭人,一個喜歡文化和時尚生活的商人。他母親是個與他父親完全不同類型的人,她的興趣與生活圈子裡的人也與他父親完全不同。她的性格相當隨和,喜歡參加集會,附庸風雅,有藝術涵養,但是有點文化勢利小人的味道。

但大體說起來,她還是一個比較令人喜愛的人。她的丈夫海因里希·叔本華之死,對她來說是一種解放。她結束了在叔本華家的生活後,與自己唯一的女兒移居魏瑪,魏瑪是當時德國古典文學之都。在魏瑪,她從事文學工作並經營一家沙龍,歌德和許多知名人士時常出現在她的沙龍里。

叔本華於1788年2月22日在格但斯克出生,他出生時雙親感情不合,叔本華便這樣繼承了兩種幾乎不能兼容的性格。他的早年生活相當幸福。海因里希·叔本華打算讓叔本華繼承自己的家業,所以,叔本華便是在他父親這種想法下長大的。

可是,叔本華卻對文學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最後甚至整個人沉浸其中。父親也知道,這與經營家業是不相關的。於是,叔本華必須在兩種方案之中選擇其一:或者繼續追求文學,或者從事商業。他選擇了後者,便被送到一個名叫詹尼斯克的商人那裡當辦事員。

父親去世後,房子賣掉了,母親和妹妹搬到魏瑪,他則留在詹尼斯克公司里。這時,他內心感到絕望。他痛恨辦事員的工作,憎恨整個商業界、資本主義世界,尤其是資本主義世界的中心。

商業世界對年輕人來說,沒有任何幫助,年輕人的天性與商業需要背道而馳,尤其與辦事員工作的需要背道而馳。哪個年輕人肯向財富低頭?哪個年輕人願意獻身於自己厭惡的事業呢?可是,對大多數人而言,為了活下去,也不得不忍受這種痛苦和厭煩。

當時,叔本華心中充滿的就是這種感覺。當生命不能為我們帶來希望,當生命失盡了光輝而未來似乎也是一片灰暗時,這種感覺就會出現。這兩年實際的生活經驗與事務所的痛苦體驗造成的生命態度,成為他性格中永恆不變的部分,成為對生命的永久態度。那時,他所缺乏的是如何表達這種態度。所以一旦讓他得到方法,他就會立刻抓住,充分運用。

1809年,他進入格丁根大學求學,開始研究醫學和科學。

一年之後他轉攻哲學,立刻發現了真正的自己。這時,他開始醞釀《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的哲學思想;半個世紀後,《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成為現代人崇拜的哲學經典。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討論表象世界,所謂「表象」是受充足理由原則所支配的經驗科學的對象。

第二部分討論意志世界,論述意志的客觀化。

第三部分討論表象世界的另一面,這個世界不受充足理由原則的支配,是柏拉圖式的理念,即藝術的對象。

第四部分討論意志世界的另一面,論述我們達到自覺階段時,對意志的肯定或否定。

前面我們說過,想了解叔本華哲學,必先了解德國傳統形而上學問題,若能了解德國傳統形而上學問題,就可以了解叔本華哲學的來龍去脈。若能把握康德哲學以後本體世界和現象世界的問題,以及康德批判哲學中所謂「物自體」和「現象」的說法,就能把握住叔本華思想的中心觀念。

叔本華自認繼承了康德思想,為康德哲學中未曾解決的問題找到了答案。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發現人類理性能力有限,只能解決現象世界的問題,無法解決本體世界的問題,也就是說,知性能力無法接觸到本體世界。於是,康德另闢蹊徑,轉而從意志世界探索現象世界的本源,開拓了道德形而上學之路,也許從道德、意志世界,可以敲開本體世界之門。

黑格爾仍舊遵循理性之光,繼續探索康德所開拓的哲學路線。在叔本華看來,這簡直是一條煩瑣無用之路。所以,叔本華看不起黑格爾。於是,叔本華從意志方面著手解決康德的形而上學問題。他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所謂的「表象世界」相當於康德所謂的「現象世界」,所謂的「意志世界」則相當於康德所謂的「本體世界」或「物自體」。

在哲學產生以前,在一切合理思想產生以前,就已經有實體世界和現象世界分裂的說法。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兩個世界的觀念,已深深烙印在人類意識之中,即使崇尚經世致用的孔夫子,也假定兩個世界的存在。印度的佛陀、波斯的瑣羅亞斯德以及巴勒斯坦的以賽亞,也都不斷宣揚這種看法。

古希臘哲學家一開始大都認為,世界由某種根本元素構成,如泰勒斯認為「一切東西,實際上都是水」;赫拉克利特說「實體」是「永遠燃燒的火」等。這種說法表明:知覺世界的特性是雜多,但雜多不可能是根本的。從根本上看,世界是統一體。於是,在哲學萌芽時期,就認定有兩個世界的存在,即「現象世界」和「實體世界」。前者是感覺所及的世界,後者則神秘不可知。

只有從這個觀點才能解釋柏拉圖哲學。大家都知道柏拉圖的洞穴比喻,這個比喻告訴我們,人類好像坐在黑暗的洞穴中,背朝洞口看見洞內對面牆上影子活動的囚徒。影子就是「世界」,而光線來自「實體」。因此,在柏拉圖思想中,物質宇宙降級為牆上的影子。

近代哲學始於笛卡兒,笛卡兒回應這種二元世界觀,認為宇宙間只有兩種實體:心靈和物質。這兩種實體就是人類的兩個世界。可是斯賓諾莎認為心靈與物質都不是實體,宇宙間只有一個實體,即上帝。但斯賓諾莎所說的上帝,並不是基督教所指的上帝,而是泛神論的,非人格化的上帝。心靈與物質,是實體的兩個樣態,笛卡兒與斯賓諾莎之間的關係,類似於洛克與貝克萊之間的關係。通過反思這條思想路線,那個偉大的問題才被叔本華最後解決。

以上我們說過,叔本華自認繼承康德思想。

康德發現英國經驗主義者休謨的錯誤,他的解決方法成為德國形而上學的基礎,成為叔本華形而上學的直接背景。康德的哲學事業對人類心靈做出新的描述。他說人類心靈分為兩部分:知覺活動與思想活動。知覺活動接受從感官而來的印象,康德稱這種印象為「殊相」;思想活動是知性的機制,康德稱知性的對象為「共相」,即「概念」。將概念應用於殊相,就構成「綜合判斷」。

什麼是綜合判斷呢?

康德先將判斷分為兩種:分析判斷和綜合判斷。所謂分析判斷,是指謂詞包含在主詞中的判斷,如果否定謂詞,就會自相矛盾。所謂綜合判斷,是指謂詞不包含在主詞中的判斷,如果否定謂詞,並不自相矛盾。

綜合判斷也有兩種:後天的和先天的。後天綜合判斷,是真假取決於經驗的一種判斷;先天綜合判斷,是獨立於經驗之外的一種判斷。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呢?他的答案是:先天綜合判斷,是心靈添加在客觀世界上的認知結構。

心靈將某種結構添加到客觀世界上來認識客觀世界,必須先假定客觀世界獨立於心靈之外,一定有某種東西存在於心靈之外,才能讓我們把認知結構添加上去,康德稱這種獨立於心靈之外的東西為「物自體」。而感官知覺的對象,康德則稱之為「現象」。最後,康德歸結出兩個世界的存在:「實體世界」(物自體)和「表象世界」(現象世界)。

叔本華認為,只有他才真正了解康德思想。

他先用貝克萊的觀點解釋康德,認為康德所謂的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