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上吊宅院之謎

《世田谷獨此一家上吊宅院之謎》

曾經合家自殺,其地何人購得?高級住宅地段,今日何事開張?

--摘自XX周刊12月7日號

位於世田谷區XXZ號街的這塊地皮,因上吊宅院之說而左近聞名。面積約為100坪,位於山手幽靜住宅地段的一角,朝南向陽,堪稱理想的住宅用地。但知其實情之人無不異口同聲說"那塊地白給都不要"。原因在於,大凡在那裡居住的人全部遭遇不測,無一倖免。調查結果表明:昭和以來入居此處的人裡邊,這個計有七人自殺身亡,且多半為自縊或自行窒息而死(自殺者詳情略)。

購此怪地的烏有公司

作為此類很難視為巧合的悲慘事件的最新事例,當舉總店設在銀座的"盧福特"老字號聯營西餐館經營者官脅孝二郎(照片1)合家自殺事件。官脅因事業受挫而舉債多多,二年前,賣掉所有餐館,宣告破產。但其後仍為一些不清不渾的借貸者窮追不捨。結果今年1月在高松市內一家旅館內用皮帶勒死熟睡中的次女(當時十四歲),之後與妻子夏子一同用所帶繩索自縊身亡。當時為大學生的長女至今下落不明。它脅1972年4月購買此塊地皮時,儘管聽得有關不吉利的傳聞,但他一笑置之,以為偶然巧合而已。買入後,拆除長期閑置的舊屋,並為慎重起見請來神社主管祈攘,新建了雙層樓房。孩子開朗活潑,近鄰無不交口稱讚,都說一看便知是和睦家庭。然而不出幾年,它脅一家命運急轉直下。

宮脅是1983年秋放棄這塊用作貸款擔保的地皮和住房的。但債權者之問團還債順序發生內證,故其處理拖延下來。去年交送法院居中調停,使得地皮處理成為可能。地皮曾是以較實際價值低不少的價格賣給都內頗具實力的不動產公司--"XX地產"。"XX地產"首先將宮脅住過的房子拆除,以期整地轉賣。畢竟屬於世田谷黃金地段,有購買意向者自是不在少數,但由於此類傳聞的關係,未待治談開始便紛紛告吹。"XX房產"銷售科長M先生這樣說道:"是的,那種不吉利的傳聞我們也聽得了。但我們仍很樂觀,不管怎麼說,畢竟位置絕佳,以為只要多少壓低一些售價即可脫手。不料實際推向市場一看,根本無人問津。偏巧又趕上官脅舉家自殺那件慘案,坦率地說,我們也正為此傷腦筋。"

地皮好歹賣出,已是今年4月的事了。M先生拒絕透露買主和售價,詳情自然不得而知。但據同行內部消息,實情似乎是"XX地產"以較購入價低不少的價格忍痛拋售的。"買主對情況當然一清二楚,我方也無意弄虛作假,一開始就-一交待過了"(M先生語)。

這樣一來,以下同題便是到底何人特意購入這塊奇地。但調查無法順利進行下去。查區政府登記簿,購得此地者乃一家"經濟調研諮詢"方面的公司--自稱在港區擁有寫字樓的"赤場調研"。購地目的在於建造公司職工住宅。但這家公司是典型的皮包公司。按文件上的赤圾2丁目地址找到該公司,原來只在一棟小公寓一室的門上貼一條"赤坂調研"小標籤,按鈴也無人出來。

高度警備與徹底保密

如今的"它脅舊址"圍上了混凝土院牆,牆比附近住宅的明顯高出一截。塗黑漆的大鐵門,一看便知堅不可摧,無從窺視內部(照片2),門柱裝有防盜攝像機。據附近人講,這電動門不時閃開,一天之內有裝著色玻璃的黑漆漆的梅塞迪斯·賓士500SEL出入數次。此外則未睹任何人出入,亦不聞任何聲響。

施工自5月開始。由於自始至終在高牆內進行,附近任何人都不知曉裡面建造怎樣的房舍。工期驚人之快,僅兩個半月便告竣工。近處外銷餐館一位因送盒飯偶然進過施工現場的人這樣說道:"房子本身並不很大,式樣也無足為奇,像個正方箱子,不像是一般人住的一般房子。只是園林工進去滿滿載了好多很可觀的樹木--院子想必花錢不少。"

試著給東京近郊的園林公司逐一打去電話,其中一家告知曾參與過"官脅舊址"工程。但對方對委託人情況一無所知。只是從一位相識的搞建築人手裡接得訂單和庭院圖紙,受人之託栽下這許多樹。

此園林工還說,植樹過程中一位並工被請來,在院里挖了一口深井。

"運院角那堆從井架下挖出的泥土來著,就在那旁邊栽了一棵柿樹,所以看得清楚。說是把以前埋上的井重挖出來,挖本身倒像並不費事。但奇怪的是挖不出水。本來就是枯井,只是按原樣修復,也不可能出水。挺讓人奇怪的,想必事出有因。"

遺憾的是未能找到井工。出入該處的梅塞迪斯·賓士500SEL則為總部設在千代田區的大型租借公司所有,租車者的名稱雖說不能告以外人,但從講話流程來看,當是"赤飯調研"無疑。至於租金,500SEL估計1,000萬日元。由租借公司提供司機。但此輛500SEL是否配有司機則不清楚。

對於前往採訪的敝刊記者,附近居民皆不願多談此"上吊宅院"。一來原本與之交往不多,二來似不願介入其中。附近A先生講了這樣一段話:

"警備固然壁壘森嚴,但沒有任何可讓人說三道四的地方,附近的人也並不怎麼介意。況且,較之就那麼空著一座風言風語的任房子,還是現在這樣好得多。"

而歸根結底,究竟何人買下這片房基地,"X氏"又將其作何用場呢?當今有謎無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