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章 暗號是「萌」~御宅族的「腦內戀愛」宣言 1 萌系御宅族的登場

|御宅族的變遷~~從SF轉變到萌

就像在第一章大概看到的,由於戀愛資本主義肥大起來的關係,使得除了極少數戀愛強者以外的人類被逼迫到越來越不幸的地步。不過,為了對抗戀愛資本主義,讓人類能夠得到幸福的戰爭已經開始了。

是的,向戀愛資本主義的反擊就是御宅族文化啊!你、你說什麼?

在說明這件事情之前,首先讓我們來回顧御宅族的歷史吧!

所謂的御宅族,原本指的就是擁有關於各種小型次文化※知識的人類。簡單地說雖然就是指狂熱者,但是隨著戀愛資本主義巨大地持續成長,八〇年代里御宅族オタク(原本被寫成御宅族おたく才是正確的,但是最近並沒有非常精確地被區分出來)這種概念就被發明出來了。

《SPA!》等等雜誌裡面大家耳熟能詳的專欄作家中森明夫※八三年在雜誌《漫畫burikko》※載的《御宅文化研究》被當成是御宅族這個關鍵字首都在媒體上出現的時間點。在這個時候,御宅族已經是針對一部分重度二次元狂熱者的差別用語了。在那個當時,雖然室內系的男人也就是像我這樣的男人已經被稱作性格灰暗、而且被當成是污衊的對象,但是比這個字眼還要更進一級的關鍵字就是御宅族。

雖然現在講到御宅族已經固定成漫畫、動畫、以及遊戲的狂熱者這樣的印象了,但是在八〇年代當時,事實上就算是御宅族內部也有著世代之間的鬥爭。一直到七〇年代為止佔領御宅族(狂熱者)主流的,就是SF狂熱者。但是,隨著八〇年代初期機器人動畫《機動戰士鋼彈》※大受歡迎,是因為將動畫當作是更低一等級的類型嗎?舊世代的SF狂熱者開始了鋼彈並不是SF!這種非難鋼彈運動,動畫迷之間的內鬥世代之間的鬥爭就此展開了。

那個,對非御宅族的人一直扯著這些可有可無的瑣事,實在是很抱歉。因為要對萌誕生的那個時刻而做的歷史性回顧,就是這麼重要的事情,所以我就再稍微繼續一下吧。

順帶一提,由於《機動戰士鋼彈》大受歡迎之後,氣勢仍然持續高漲,因而對動畫勢力的崛起感到強烈危機感得SF陣營,雖然製作了超大作SF電影《再見木星》(一九八四年),但是他們反而因為這部電影,親手揮別樂SF的黃金時期要說這部電影是怎樣的內容呢?嬉皮大叔一邊唱著海豚的歌一邊指揮著環境保護團體(或者該說是宗教團體),在太空站聚集了一大群人、手上拿的告示牌寫著保護木星!、然後把三浦友和當成對象作抗議的展示最後堅決地進行了恐怖攻擊之類的,雖然可以感覺到是相當不錯的故事,但是我不管看了幾次也還是不大懂它的情節。

在這種狀況下,岡田斗司夫老師基於由御宅族為了御宅族而設立的御宅族公司而設立了株式會社GAINA※。隨著這個業餘御宅族集團GAINA製作出高品質劇場版動畫《王立宇宙軍》※(一九八七年),動畫朝著御宅族文化的頂點直衝而上。自從鋼彈以來長時間對立的SF與動畫的立場就此完全逆轉,之後講到御宅族的話就是動畫的時代來臨了。

在這之後,雖然岡田斗司夫已經脫離了GAINA了,但是到了九〇年代他們製作的電視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受到廣大的歡迎,以動畫為中心的御宅族市場也一躍而朝向巨大產業成長。不只是確立了以動畫為中心,結合人偶、DVD、漫畫、小說、還有遊戲這些複數媒體全面性銷售手法的媒體混合戰略,就連像《電擊大王》※、《少年ACE》※等御宅族取向的漫畫雜誌也被大量的創刊了。

那麼,在鋼彈的時代里,談到動畫就是以機器=鋼普拉(鋼彈塑膠模型)為主流,萌角色的傾向還只是旁枝末節而已。但是在一九八二年播出的電視動畫《超時空要塞MACROSS》※,卻成為誕生齣動畫等同萌角色這種嶄新潮流的革命性轉折點。

雖然這部《MACROSS》就跟鋼彈系列一樣是SF機器人動畫,但是卻把人類跟外星人的戰爭這個主要故事放到一旁,專著地描寫主角跟兩位女主角宛如陷入泥沼般的愛情故事。而且,第一女主角明美是個有著大人氣的偶像明星!最後地球統合軍以去讓外星人的精神失去判斷力吧!為由,就讓這個偶像明美去唱歌了。因此在宇宙空間的戰場上,迴響著啾啾啾啾我的他是個飛行員等等如此萌的歌聲。

然後,聽了那個很萌的歌聲的外星人士兵先生們就

滅、滅文化!

我的胸口好痛苦啊!

我已經變得不想要戰爭什麼的!

這樣的戰意盡失。

一個萌偶像,就這樣拯救了地球啊!

雖然因為過於領先時代,讓《MACROSS》沒有像鋼彈那樣子成為主流,但是對後世的御宅族造成極大的影響這點則是毋庸置疑的。聽了明美的歌,杰特拉帝軍(外星人)大叫著滅文化的瞬間,文化SF就被解體了。順帶一提,杰特拉帝軍大叔們,後來就熱衷於收集明美的人偶了。是先驅啊冠上萌的第一號先驅,竟然是,外星人大叔啊!

然後,可被稱為決定版的《新世紀福音戰士》除了更加強萌角色的要素之外,也滿載了SF風格的特殊效果跟特攝片的魅力,雖然可以說是部像滿漢全席般的究極御宅族動畫作品,但是最後名位福音戰士的機器人(雖然其實並不是機器人)已經變得怎樣都好了,反而是萌角色(對動畫的人物萌起來)變成了御宅族系動畫迷的主流。

在當時已經漸漸普及的網際網路上,瘋狂萌著身為《EVA》角色的凌波零、物流明日香蘭格雷這種萌角色網站大量地增值。這是因為支持者們將本篇故事放到一旁,大叫著我想要成為明日香大人的下仆,然後擅自持續炒作氣勢下的結果,特別是,日刊明日香※這個明日向支持者的網站更是誇耀其絕大的電波力,擔任介紹《EVA》跟萌之間橋樑般的工作。話說回來,雖然那是個由我所管理的網站呢!就是我唷,我唷!

在當時,像是被作者任意地把我的名字用在少女漫畫的女主角上頭這種事情,在僅僅是少部分的EVA狂熱者之間可是非常有名的YO!雖然是不是什麼好事啦!到了現在,還是有被剛見面的人說你就是那個以《魔法水果籃》※女主角的名字當化名的電波先生嗎?然後就被白眼以對,這可是讓我非常地困擾YO!那個是因為作者是日刊明日香的讀者,所以才會擅自把我的名字用在那裡而已啊,但是不管我解釋了多少次,確實人誰都不相信我這種說法YO!

順帶一提《EVA》的本篇故事,因為壯大的故事內容無法收尾而在途中就崩壞作結。雖然說如果沒有崩壞的話,應該是能夠取代鋼彈的作品才對

雖然萌這個字眼要變得一般化的時間非得要在等到二十一世紀才行,但是《EVA》已經是個萌角色動畫了。會這麼說,是因為支持者們擅自隨萌起舞啊!(萌角色的源頭雖然是以愛情喜劇片為名,在八〇年代被動畫化的《福星小子》為首選,但是能夠完全確立以角色為中心的多角化媒體混合形態的商業模式,就是從《EVA》開始吧!)

在這個EVA風潮前後,隨著家用主機遊戲《純愛手札》※跟電腦遊戲《同級生2》※這些戀愛遊戲的登場,萌角色已經是完全地被一般化了(雖然,是在御宅族界當中)。雖然戀愛這個主題在《EVA》當中只是被隱藏在故事的空隙當中,露出只能稍微瞥見的程度而已,但是在這些遊戲當中則是儘可能地全面展開,所以讓御宅族的萌心閃現出火花。總而言之,並不是機器人、SF、戰爭跟宇宙,僅僅只是專註在學校世界裡頭展開戀愛而已,就讓對萌日漸覺醒的御宅族們狂喜地手舞足蹈了。啊啊,為了要得到《同級生2》那張鳴澤唯小姐的海報,我是轉下了多少轉蛋※呢?

也就是說,御宅族世界從七〇年代到九〇年代之間是以SF->機器人動畫->萌角色這樣的形式進化發展著。以上就是到萌誕生之前的歷史,結束。

※次文化

像對於社會上一般廣泛流傳的主流文化,指的是由一群特定的人所推動的獨特文化。像是年輕人文化、大眾文化等等。大概都會被一般人輕視。很常被簡略稱為sabukaru。

※中森明夫

編輯者、作家。九〇年代在《SPA!》中連載著《中森文化新聞》。

※漫畫burikko

席捲八〇年代前半的次文化節的美少女漫畫雜誌。大塚英志以編輯的身份參加。因為當時御宅這個字眼很少在商業雜誌上登場,這連帶使得御宅=蘿莉控這種印象從這本雜誌開始蔓延開來。

※《機動戰士鋼彈》

日本SUNRISE動畫。雖然在電視播放時因為不受歡迎而中斷,但是在八〇年代電影化而大賣,掀起了一陣鋼普拉風潮。在那之後,沒有中斷地持續製作著續集,直到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