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外天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走訪

商國這幾天,出現了一批特別的旅客,他們穿著與眾不同的衣著,拿著特別的臨時證明,四處走動。

他們的臨時證明很特別——擁有90%的商國公民權益。這是商國從來沒有發行過的證明。以前不是臨時證明、就是正式的公民證明;這種90%公民權益的臨時證明,還真的是十分特別。

基本上商國公民的權益,他們都有。但有些『關鍵』卻沒有,比如圖書館不能隨便進入、購買一些珍惜物品的權利受到限制——總之就是讓他們能感受到商國公民的所有好處,但關鍵地方果斷掐斷。

劉傑帶著三個小尾巴(韓昌、李驥、紫靈兒)在商國的大地上行走,這已經是第三天了。

這三天來,劉傑看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從來從來沒有想過,這世界上還能有這樣的國家。

這裡沒有貴族,這裡沒有帝王,這裡竟然還有選舉;此外,這裡還有工商業、科學研究、資本主義、法治思想、全民義務教育……

一開始劉傑聽說李賢不接見自己等人,還讓自己等人玩一個月的時候,劉傑還有幾分不滿,覺得這個賢王似乎有些狂妄了。然而走了兩天之後,劉傑就改變了想法。覺得賢王是一個深謀遠慮之人。

接觸的越多,劉傑對李賢就越發的敬仰,心中忍不住想現在就去拉著李賢秉燭夜談——這賢王是怎麼建立起如此一個國家的?

在北斗城這裡轉了三天後,劉傑決定離開北斗城,去別的地方看看。

去哪裡呢?劉傑打開一份地圖,一份彩色上的、標誌明確的地圖。這樣的地圖在劉傑看來,應該作為軍事機密,然而在商國這裡滿大街都是。

順著地圖路線,劉傑目光遊走,腦海中想著商國這裡的『新聞』,忽然,劉傑有了目標——吳越跨海大橋工程。

這是商國最新公布的一個巨大工程。說是吳越跨海大橋,實際上是連接安陽到越國故都會稽的大動脈。這條大動脈綿延四萬公里,從安陽開始沿海南下,一路上跨越大小河流數以千計,小溝渠、山溝之類的數以萬計。

大動脈從安陽開始南下、過北斗城,經過了晉國故地、劉國故地、卞國故地、司馬帝國故地、又穿過其餘小國家最後連接到吳國故地、包括青城在內,而後一直通到越國故都、會稽。

相比於商國—趙國大動脈,這條動脈建設更加複雜、工程更加浩瀚。尤其是這個工程最南端,在吳國越國故地建設的路段,那裡幾乎全都是高架橋。

沒辦法,吳國越國故地河流縱橫、甚至島嶼零碎,只能架設高架橋。

還有,這一條大動脈,是要經過很多大的河流,這些河流還要通行船隻,這就讓高架橋建設的要很高很高。

此外,這些大動脈竟然還要分兩層,上層為公路、下層是鐵路。

劉傑熟練的打開旁邊的計算機,搜尋相關信息。現在大動脈才剛剛開工;確切的說,大動脈從那樣到劉國故地這一段,早已經建成;卞國故地也建設大半;主要是卞國向南、尤其是吳越故地。

而吳越故地的跨海大橋,就是工程的核心。

此時,網路上已經給出了『效果圖』,那是吳越跨海大橋的效果圖:美輪美奐、又震撼人心。從這裡,劉傑感受到了一種改造世界的決心。

因為要通行鐵路,跨海大橋沒有拉索橋的設計。但一個個巨大的鋼鐵拱橋,卻還是動人心神。在設計圖中,劉傑看到了一座長達千米的拱橋;為了保證強度,整個拱橋竟然採用了法器的煉製技術。

「這才是真正的國之重器、國器啊!」劉傑看得有些出神,轉頭對身邊的弟子說道:『收拾下,我們下午出發,去青城。』

「好啊……」紫靈兒歡快的蹦蹦跳跳。來到商國之後,紫靈兒已經去掉了身上的偽裝,紫金色的眼睛雖然有些怪異,但商國的百姓神經很強大,不僅不在意、反而還很歡迎。謝玉華就曾多次表示——可以到我們紫竹集團報道呢。

至於韓昌和李驥兩人就穩定很多;前些年跟著劉傑四處奔走,成熟很多。

簡單收拾下,四人就來到機場;不想卻在登機時遇到了兵家的公子、孫尤升。空天航母上的生活,讓大家已經十分熟悉,見面自然要打招呼。

孫尤升從口袋中拿出糖果遞給紫靈兒,靈氣逼人的唐國一看就不凡。紫靈兒喜滋滋的叫了一聲叔叔好,就拿過糖果吃了起來。

孫尤升笑了笑,才對劉傑說道:「劉老哥,我準備去青城看看,去看看那吳越跨海大橋的建設情況。」

劉傑:「巧了,我也是去看看。我認為跨海大橋的建設,關係到商國的技術、民生、軍事、國策等,是商國國家力量的集中體現。很有必要過去看看。」

孫尤升點頭笑道:「我也是這樣想的。而且從軍事角度看,一個國家的建設能力、後勤保證能力等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還有,建設過程中用到的知識、工具等等,甚至包括工人們的精神,都是值得重視的。本來我還想去星火大學看看,看看《萬藏全書》編纂,看看人體複製技術等,但考慮許久,還是先去青城看看。」

飛機緩緩騰空而起,孫尤升和劉傑討論的很是熱烈,甚至還吸引了周圍一些商國精英商人們的加入討論。

……

南方、青城,曾經這裡是一片五千里方圓的飛地;現在這片飛地已經正式納入商國的懷抱。

但連年的乾旱、戰亂,卻讓瀛洲大地上的百姓苦不堪言、餓殍遍野。

商國急速擴張之後,一口氣打通了瀛洲東部十萬里疆域,讓這十萬里疆域內、殘存的百姓看到了希望。他們不再被國界限制、不需要再被強制徵兵、也不需要為了一口吃的而去前線拚命……

只是,災難之後,百姓可以說是十不存一,剩下的也十分凄慘。

好在,商國糧食充足,還有瀛洲東海提供的大量食物,開始了廣泛的救援。

宋恒生百無聊賴的坐在躺椅上曬太陽,看著周圍熱鬧的場面,也有些感慨。

話說當年大夏國崩潰的時候,宋恒生一家也曾經歷過這樣的戰亂;好在那時候大夏國還不是很亂、也不是很乾旱,而且賢王很快結束了大夏國的混亂。那時候,宋恒生才十歲出頭,也是那時候商國就開始嘗試普及教育。

宋恒生入學的時候,父母還不讓,那時候誰也不知道入學意味著什麼;而且十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做家務了。總之,宋恒生是在國家的強制下、得到了教育。

知道六年前,宋恒生高中畢業,因為成績優異、在工程規劃建設方面有突出貢獻,而進入了商國的基礎建設兵團,後來成為『基礎建設集團』,是商國國家層面的建設團隊,隊伍竟然擁有千萬工人。

從那一刻開始,宋恒生開始了另類的生涯,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漸漸竟然成了一個小小的工程師、如今又成了初級的路橋工程師,這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職位了。

按照商國現在的標準,宋恒生年薪在5萬兩黃金,還有其餘的液態靈氣啊、修行資源啊等『福利』。這樣的生活,對宋恒生來說簡直就是神仙生活。

但宋恒生並沒有就此停下進步,在商國這裡固然生活無憂,但每一個人都有夢想,競爭壓力也很大。宋恒生也有一個小小的野望——有一天能夠去天外天、指揮建設跨界通道!

聽上去有些狂妄,但宋恒生相信,以商國現在的情況和發展速度看,或許真的有那一天、甚至不會太久。

今天呢,是宋恒生以及手下建設團隊的休息日,閑著沒事,一幫人過來施粥呢。施粥、順帶招收一些工人。這些普通的難民現在還不能算是商國的公民,商國現在對公民的標準越來越高。

不過不是公民、也是屬於商國的百姓了,招收工人、順帶也是以工代賑。這些普通百姓不懂技術、但至少也有一把力氣,可以打下手。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宋恒生開始打道回府,身後還有三百多核心工人,以及新招收的上千名難民。

看著這麼多人,宋恒生心頭忽然有一種感覺——自己似乎也算是一個另類的小軍官了呀。

夜晚讓所有新招收的難民清洗一番,換上統一的工作服、再重新統計編號和名字。暫時,這些新招收的工人,每天管飽;等一個月之後能留下來的,才能有工資。

第二天一早,宋恒生就帶領工人們來到工地上。宋恒生負責的工程,是吳越跨海大橋的8號橋、引橋部分;跨海大橋主體由高級工程師負責,暫時那是一個宋恒生需要仰望的高度。

吳越跨海大橋有大小上千個橋樑,八號橋是其中比較大的橋樑,整體跨度五公里,橋樑高度20米,下方允許通行萬噸級軍艦。

現場一片忙碌,到處都是建設的機器、運輸的船舶,還有一些高手在天空飛來飛去。還有幾艘紅色的飛車在天空中沉浮,那是高級工程師們的座駕,他們正在現場指揮工作。

宋恒生的座駕,是一個橘紅色的飛車,他坐在飛車中,在自己負責的區域中巡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