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外天 第八百一十九章 野蠻碾壓

東方珏看向君仙,但是君仙卻老神在在,似乎在數地上的灰塵。簡直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典範。

東方珏掃視四周,發現幾乎所有的大臣都低頭;就算沒有低頭的,也耷拉下眼皮來。

現場沒有一絲別的聲音,只有戶部尚書王志凱微微躬身,在等待皇帝陛下的答覆。

東方珏掙扎了許久,終於疲憊的靠在龍椅上,「朕……准了!」

這一刻,東方珏心頭在滴血、在咆哮,他似乎已經看到七曜神庭即將發生的變化。自己將離開龍椅,君仙將帶著勝利者的姿態。但是,就算反對又能如何?

戶部尚書退下,兵部尚書再次前來彙報工作。這一次彙報的是西北道鎮壓封印的事情。如今封印已經漸漸有些失控,不時有小型邪魔從封印中跑出;況且當初還有不少被感染的普通人。

那些被邪魔感染、或者是附體的普通人,同樣展現出了強大的殺戮能力。這給西北道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為此,當然要派大軍鎮壓。很自然的,這份功勞又算到了君仙頭上。

最後,兵部尚書馮金航如同王志凱一樣,說道:「陛下,西北道能持續鎮壓邪魔,並且保證了封印不繼續崩潰,全賴中書令君仙大人之功。是君仙大人發現封印特點,並有針對性的提出解決辦法,這才能一次又一次的將邪魔鎮壓下去,保證了國家的安定。此功之大,上承陛下恩德,下撫百姓安康,保衛了國家的安定。古言,天子獎勵聖賢有九錫,能退惡者賜虎賁(勇猛的侍衛)。臣以為,君仙大人當得此賞。」

東方珏牙齒緊咬,幾乎是從牙縫中擠出一個字:「准!」

又有大臣上來,「陛下,上次君仙大人安撫江南道,救助黎民百姓,並誅除岳俊飛,有大功於國。此舉乃伐罪、誅不義、有功於國、有德於百姓。古言,能征有罪者,加賜斧鉞。能征不義者,加賜弓失。有德於民,加賜朱戶。君仙大人曾廣收門徒、有教無類,當加賜車馬、樂(帝王才能享受的音樂,是身份象徵)。還有,君仙大人提出很多治國良策,扶大廈於將傾。當加賜『納陛』(允許走皇帝走的道路)。此外,君仙大人乃國之棟樑,上課安邦定國、下可撫恤黎民百姓;外可抵禦外辱,內可靖國強兵。此乃大孝之道,當加賜秬鬯(jù,g)。」

此人剛說完,群臣大喊:「請陛下賜君仙大人以九錫,以正國本。」

七曜神庭的新皇帝東方珏渾身發動,是氣的、也是恐懼的。當東方珏親手掐死父皇的那些妃子、掐死那些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時,他沒有害怕;可是此時,東方珏害怕了。

九錫,是權臣謀奪皇位的最後一步,也是一個沒有退路的一步。走到這裡,接下來就只有兩個結果。要麼權臣勝利,國家易主;要麼皇帝勝利,清洗朝堂。

但實際上,敢玩『九錫』的權臣,幾乎都是權勢滔天之輩,謀奪皇位幾乎是十拿九穩!

君仙在旁邊端坐不動,好像一個木雕,唯一的動作就是低頭尋找灰塵,就差找個放大鏡仔細觀察了。對於周圍的事情,君仙好像根本就沒有聽到一般。

眼看著東方珏許久沒有說話,群臣再次齊聲大喊:「請陛下賜君仙大人以九錫,以正國本!」

這一次,聲音就大了不少,隱隱有幾分逼迫之意。

東方珏緊繃的神情,漸漸鬆懈、而後漸漸崩潰,終於癱軟到龍椅上,聲若蚊蠅的呢喃:「准了……」

「謝陛下!」群臣大吼,竟是嚇得東方珏一個哆嗦。

直到此時,禮部尚書吳穎站了出來,「陛下,賜九錫乃是國之大禮,不可不隆重。還請黃振、錢森兩位擬寫一份文書,昭告全國、明鑒日月。」

這一刻,黃振和錢森大喜過望,黃振更是想都不想,直接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吳大人,已經寫好了。」

看到這個情況,百官面色有些怪異,龍椅上的東方珏面色繼續頹廢。但是旁邊的君仙,卻也微微轉頭,眉頭深皺——這兩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蛋,誰讓你們這時候準備文書的!

君仙只是看了一眼,黃振和錢森卻只覺得天地一片昏暗,殺機在面前閃過。

呃……黃振和錢森激靈靈打了一個哆嗦,黃振總算反應快,想要收回。但這時,禮部尚書吳穎卻是搶先一步,一把抓過了黃振手中的文書。

然而只看了一眼,吳穎就「怒了」,「黃振,這文書寫的不合格,不能體現君仙大人的德望。回去另寫!」

啊……黃振有些摸不著頭腦,看了看眼前義正辭嚴的吳穎,有些小心的接過文書,再小心的斜眼偷看君仙。看到君仙此時繼續數灰塵,輕輕鬆了一口氣;而後才感覺自己背後都已經濕透了。

只是,黃振現在鬆了一口氣,卻太早了!

這一天的早朝在詭異的氣氛中結束;而黃振和錢森兩人離開大殿後,立即跑到君仙面前,汗流浹背的認錯。

君仙只是淡淡的笑了笑,「第一次!」

沒有什麼多餘的話語,僅僅只有簡單的三個字,簡單的超乎想像。但是話語簡單,不代表含義簡單。實際上,這三個字聽在黃振和錢森耳中,猶如一聲炸雷,好似天劫一般凜然不可抵擋!

一直等君仙離開後,黃振和錢森才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各自眼中的後怕。但隨後黃振嘆了一口氣,「完蛋了,剛才還想請君仙大人起草文書呢。這可咋辦?加賜九錫的文書,我們兩個怕是寫不了!」

錢森也愁啊;但下一刻錢森卻冷笑一聲:「哼!我們去找禮部尚書吳穎寫!他不是說我們寫的不合格嗎,讓他來寫!我倒要看看怎樣才算是合格!」

黃振一聽,立即笑了:「不錯,不錯,好主意!就找吳穎來寫!走!」

「走!」

然而……然而當兩人來到禮部尚書吳穎家裡的時候,管家告訴兩人:主人已經雲遊去了,只是說明天早朝才會回來。

黃振和錢森立即就傻眼了!

但僅僅片刻後,黃振就對管家笑了,笑的很有幾分陰森:「你告訴你家主人,就說我們明天早朝時候,有事情請教。」

說完,黃振和錢森怪笑著離開了!

……

瀛洲大地上,兼并戰爭如火如荼。乾旱導致了糧食歉收,又導致很多百姓只剩下兩條路選擇——要麼成為難民,幾乎看不到希望;要麼加入軍隊,成群結隊出去搶掠,或許還有一分希望。

實際上百姓並不是笨蛋,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當然知道如何生存。這樣的結果就是——軍隊如同泡水一樣,瘋狂的膨脹起來。

就算是趙國這樣的大國,也組建了超過千萬的『雜役軍團』。上千萬難民組成的軍團,每人手中唯一的武器就是一根粗製濫造的長矛。

沒有盾牌也沒有盔甲,不過倒是可以多弄一些衣服、皮毛等疊在一起當盔甲,聊勝於無。

這樣的軍團,戰鬥力、紀律性等並不高;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去殺戮百姓。用百姓組成的軍團,去屠戮百姓!

大軍每每攻下一個地方,就會派遣這些雜役軍團去『治安』。或者如果遇到大量百姓、難民擋路的時候,也會派遣雜役軍團過去『清掃』。

在這個大國兼并的浪潮中,百姓就像是磨盤上的螞蟻,根本就無力抵擋時代的洪流。

與此同時,還有一股洪流從瀛洲東方爆發。這股洪流就是——商朝所帶來的新變化;它包括:科技、工業、資本、軍火以及新戰爭、還有全新的思想。

或許現在商朝這裡的思想還沒有形成如儒家、法家等這樣完整的思想體系,但至少已經形成了新思想的萌芽,並且以無法想像的速度擴張、乃至膨脹。

這幾天,商朝舉行的國民大會,更是為新思想的成熟,打下了堅定的基礎。可以預見,只要商朝繼續向前發展,商朝這裡必然會催生出一種全新的思想體系。而現在,商朝還在催動思想解放運動。

整個瀛洲可謂是風起雲湧,在乾旱所導致的災難中,擺在各國面前的,同樣只有兩條路——要麼被兼并、要麼擴張。

如此環境下,一些強國、大國,已經開始嶄露頭角;瀛洲未來的政治走向,已經初見端倪。

同時,在李賢的鼓勵下,商朝的商人們開始抬頭,他們開始向國外大量投資,那些『優質國家』率先獲得了來自商朝的技術、資金、人才。無形之中,商朝以資本、投資等方式,開始『稍微影響』瀛洲的政治走向!

獲得商朝支持的國家,擴張腳步更加快速,軍隊更加無堅不摧。大量的軍火、優質兵器開始出現在戰場上,普通國家軍隊根本就無法阻擋這樣的攻擊。

……

時間轉眼就又是小半個月,瀛洲西方大海上,北辰玉卿靜靜地站在航母艦艏等待中。前方,正在發生最猛烈的碰撞!

天上的飛機成功激怒了大海中最龐大的一些生命,有如同小山頭一樣的烏龜、有如同山脊一般的黑鯨。個別修為強大的鯨魚,甚至能長到百米——幾乎有驅逐艦三分之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