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吃食的大螳螂

駕駛員告訴她,那不是一個完整意義的球體,只是一個用來居住的球體,「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密封的大帳篷頂,但實際上它是國家航空航天局攜帶型住宅的試驗品。我們希望將來把它用在火星上,我們把它叫做『旅居球』。」

雷切爾她們來到那個建築近旁,一個人從圓頂側面的一扇小門裡走了出來。那是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上身的黑色羊毛套衫更使他顯得身材高大,看起來像頭熊。他朝冰上跑車走了過來。

雷切爾很清楚這人是誰:勞倫斯·埃克斯特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

埃克斯特龍的威名雷切爾早就聽說過了,他能把那些阻礙他實現夢想的人的頭咬下來。

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在半路上迎接她,伸出一隻戴著手套的大手:「塞克斯頓小姐,感謝你的到來。」

雷切爾半信半疑地點了點頭,她的叫聲壓過了呼嘯的寒風:「坦白地說,長官。我想我沒什麼別的選擇。」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把雷切爾·塞克斯頓領進那個圓頂屋的時候,三角洲一號正在再向北一千米的冰川上用紅外線望遠鏡監視著這一切。

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勞倫斯·埃克斯特龍是一個身材高大的人,他面色赤紅,脾氣暴躁,活脫脫一個暴躁的挪威之神。他額頭上布滿了皺紋,一根根豎起的金髮被剪成了軍隊要求的長短,圓頭鼻上筋脈分明。此刻,他炯炯有神的雙眼正因為連續的不眠之夜而變得黯淡無光。在就任國家航空航天局局長之前,他是五角大樓里一位頗有影響的航空航天戰略家和軍事行動顧問,埃克斯特龍以他那粗暴的脾氣和他完成一切任務時都不容置疑的決心而著稱。

雷切爾·塞克斯頓跟隨勞倫斯·埃克斯特龍進入旅居球,發覺自己正走在怪誕的半透明的走廊迷宮裡。聽到埃克斯特龍開門見山地表達了自己並不贊成總統讓雷切爾卷進這件事情的熱情勁兒,雷切爾瞠目結舌。

「要知道,」埃克斯特龍說,「你參與到國家航空航天局的一個機密的項目中來,這讓我心不甘情不願。這不僅僅是因為你是國偵局的一個代表,你們的長官總是把我們當做信口開河的孩子來戲弄,還因為你是那個總想要摧毀我的機構的人的女兒。這該是我們國家航空航天局揚眉吐氣的時候了。最近我的人承受了許多的指責,我們該贏得這光榮的一刻。然而,在你父親的帶領下,懷疑的浪潮一撥撥地向我們湧來,結果我們發現自己已經陷入了這樣的政治局面,不得不被迫和一些任意挑選出來的非官方科學家,還有那個竭力想弄垮我們的人的女兒一起來分享榮耀。」

讓雷切爾詫異的是,埃克斯特龍局長也不知道雷切爾來這裡的任務是什麼,他只是奉總統之命向雷切爾介紹這項發現的。兩個星期之前,地球觀測系統的新成員,極軌道密度掃描衛星從米爾恩冰架上空經過時,發現了一個與他們的想像一點也不同的密度反常現象。極軌道密度掃描衛星檢測到深埋在冰下兩百英尺的固體冰塊中的一個直徑十英尺左右的巨石,它比方圓四百英里以內發現的所有石塊的密度都大。這塊石頭有八噸多重,嵌在兩百英尺以下堅固的冰里,已經有三百多年沒有人動過它了。

雷切爾早已猜測到,對於那塊石頭出現在這兒應該有個合乎邏輯的解釋。但是,埃克斯特龍的解釋則是,極軌道密度掃描衛星發現的那塊石頭是隕石,而且令他們興奮的是那塊隕石有其他隕石身上從來不曾出現的特徵。至於這個特徵是什麼,埃克斯特龍則抖了個包袱,要給雷切爾介紹一個比他更有資格談論這件事的人。

下午一點四十五分,塞奇威克·塞克斯頓參議員的豪華轎車駛進了停車場。塞克斯頓洋洋得意地走了出來,大步流星地朝入口走去。一個大腹便便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製片人臉上掛著熱情的微笑,告知他們對方派出的竟是總統的高級助理瑪喬麗·坦奇。

瑪喬麗·坦奇長得真是可怕。此刻,她沒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抽煙,右臂懶洋洋地一上一下地碰著她那薄薄的嘴唇,就像一隻正在吃食的大螳螂。

上帝啊,塞克斯頓想。這樣一張臉也敢來廣播電台做節目。

比起坦奇那張不受媒體歡迎的臉來說,更讓人覺得幸運的是她在一個關鍵問題上的態度:她極力聲明美國未來的領導地位只能由科技優勢來保證。她對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支持是最明顯的。很多人相信正是因為她在幕後施加的壓力迫使總統對於衰敗的美國航天機構的態度仍然毫不動搖。

然而,總統派了這樣一個人來與塞克斯頓參議員正面交鋒似乎失策,但總統肯定不是傻子。加布麗埃勒·阿什隱隱覺得這次見面不是什麼好事。

就在塞克斯頓向製作室走去的時候,加布麗埃勒扯了扯他的袖子。「我知道你正在想什麼,」她小聲說道,「但是要聰明點。別走極端。記住,這個女人對她的工作可是非常在行。」

塞克斯頓沖她頗具暗示性地得意地一笑道:「我也是。」

雷切爾和局長環繞圓頂屋外緣行進的時候,她注意到了那些認出她的人投來驚訝和不滿的眼神。他們的竊竊私語在這有迴音的空間里清晰地傳了過來。

那不是塞克斯頓的女兒嗎?

她來這裡幹什麼?

我簡直不能相信局長竟然在跟她說話!

瀰漫在她身邊的那種仇恨並不是惟一的一種情緒,她還感覺到了一種明顯的洋洋得意——好像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清楚地知道誰是笑到最後的人了。

局長領雷切爾向一排桌子走去,那兒只有一個男人坐在電腦工作台前。發現他就是當今美國最負盛名的「科學名人」之一邁克爾·托蘭,雷切爾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托蘭主持著一個名為「神奇的海洋」的紀錄片,每周播放一次。在節目中,他讓觀眾親眼目睹引人入勝的海洋現象——海底火山、十英尺長的海蟲,還有可置人於死地的潮汐。媒體稱他集雅克·庫斯托和卡爾·塞根於一體,他們稱讚他以廣博的知識、內斂的熱情,以及對冒險的熱愛作為節目的製作原則讓「神奇的海洋」獲得了最高的收視率。當然,大多數評論家都承認,托蘭粗獷英俊的面孔和謙遜的個人魅力使他受到了女性觀眾的青睞。

托蘭棕色的眼睛正如在電視節目上那樣機警並充滿激情,聲音也同樣溫暖熱忱,他四十五歲,看起來飽經風霜卻又充滿活力,粗粗的黑髮永遠有一縷被風吹散在額前。他有堅實的下巴,舉手投足瀟洒不羈且透露出自信。雷切爾跟他握手的時候,他粗糙又長了繭子的手掌使她注意到,他並非那種「文弱的」典型電視名人,而是一個出色的海員和親身實踐的研究者。

但是,托蘭則承認他之所以被選中,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公共關係而不是科學知識,總統叫他來是讓他製作一部紀錄片,準備在今天晚上宣布那個發現的大型新聞發布會上播放。

當雷切爾問道那塊隕石的特別之處時,托蘭沖她神秘地笑一笑,建議她去看看。他領著雷切爾去隔壁的工作區找馬林森看那塊隕石的標本了。

獎章得主、天文物理學家科基·馬林森把雷切爾和托蘭帶進了他的工作區,站在一個鞋盒子的旁邊,挑了三塊小的隕石標本。它們是世界上三種主要的隕石。

所有的隕石都包含著不同含量的鎳鐵合金、硅酸鹽和硫化物。人們就是根據它們中所含的金屬和硅酸鹽的比例來分類。

科基向雷切爾介紹的第一塊隕石是鐵心隕石,它看上去像個深灰色的小鐵球,外面的硬殼經過灼燒已經變黑了。燒焦的外層就叫熔殼。第二塊是石心隕石,這塊隕石有一點淡淡的綠色,那是因為它的橄欖石成分含量較高。第三塊是石質隕石,它是最普通的隕石類型,地球上發現的隕石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這種類型。

科基的眼睛興奮地鼓了起來,「埋藏在米爾恩冰架下面的隕石是一塊石質隕石——就像你手裡的這塊。石質隕石看起來跟地球上的火成岩差不多,這使它們很難被辨認出來。」

緊接著,科基拿起那塊隕石,饒有興緻地開始演示隕石是如何到達埃爾斯米爾島的。隕石在向地球靠近的過程中,受到了重力的吸引作用,開始加速下落。當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隕石開始和大氣層發生摩擦。隨著表面物質在產生的熱量中熔化,流星體周圍的氣體發出白熾光。流星碰到大氣層壁,由於空氣密度太大,它的速度驟減。流星立即冷卻了下來,停止了發熱。流星的表面由熔化狀態硬化成了燒焦的熔殼。隕石在撞擊地球表面的時候爆炸了,有一塊跌落到了埃爾斯米爾島,最後停在了米爾恩冰川,那裡的冰雪很快就把它埋了起來,避免了大氣的侵蝕。

講解完之後,科基把標本還給雷切爾,讓她看看這個標本的截面。

雷切爾把這塊石頭湊到眼前,讓它斜對著頭頂上昏暗的鹵素燈光。她看到了細微的金屬粒在石頭裡閃著光。許多小粒散落在截面里,就像是細小的水銀粒,每個直徑大概只有一毫米。

「這些小氣泡叫做『隕石球粒』,」科基說,「它是一種地球上根本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