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鱗部第二 有鱗曰蛟龍

2008年10月29日22:42

在某些記錄里,蛟被描述成特別龐大的魚。《瑞應圖》上說,無論什麼品種的淡水魚,假如它能躲避其他魚類的捕食,穿越人類的釣鉤與網綱,甚至漠視自然的輪迴,活滿三百六十年,那麼它的身體就將暴長,重量超過一噸。這個時候諸神就會賜予它們飛行的特殊技能,授予其「蛟」的稱號。

《山海經》卻把這種動物描述成蛇的一個特異分支。該書的作者稱,蛟的頭很小,脖子細長,長有白色的鬃毛。裴淵,一位晉代旅行家表示,自己在嶺南地區多次目睹這種動物吃人的場面。他補充說,蛟雖然像蛇,但卻有四足,因此更像是蜥蜴一類的動物。它們會吃掉自己行進途中的一切生物。鱉是蛟唯一不吃的東西。鱉燥熱的血會使蛟脫皮。

《廣雅》則認為蛟是龍的一個化身,「有鱗曰蛟龍,有角曰虯龍」。但稍早的一則歷史記錄讓這一說法顯得不怎麼可信。《拾遺錄》說,漢的第六位天子昭皇帝,曾經在渭河邊釣到一條小龍。它軀幹較細,如同普通的白蛇。這條蛟身上並沒有鱗甲,頭上卻長著柔軟未成形的角。皇帝的老師在檢驗了小龍之後稟報說,它屬於蛟類。御廚切開這條蛟,發現它的肉是紫色的,而骨頭卻是綠色的。皇帝下令把它做成刺身,並邀請了一些大臣和自己一起享用這不尋常的食物。吃過的人都認為,那是自己從沒有品嘗過的美味。

任昉揭示了這種動物名稱的由來:因為蛟的眉毛太長太密,交錯在一起,因此被稱為「交」。但他也表示,「交」的這個說法,更可能與它在性行為方面的一些特異之處有關。

宦官李成,在唐玄宗皇帝的宮廷里擔任「黃門奉使」的職務。開元六年,他奉皇帝的命令到交州公幹。回朝向皇帝彙報的時候,正值太醫紀周為玄宗進行每日的例常問診。紀周在詳細觀察了李成的面色後,報告皇帝說,李成雖然是個宦官,但終究是男性,如今他竟然已被蛟龍強暴,腹中還懷有龍的子嗣,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此日中午就是分娩的時間。他的生命也會在分娩完畢後終結。

皇帝聽到太醫的稟報有些吃驚。他回頭詢問李成在南方的遭遇。李成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回答皇帝說:

在途經大庾嶺的時候,曾經出了一些奇怪的狀況。當時驛站的差吏為我奉上了米飯和用湯水煮過的芹菜。自從吃了那餐飯,我的腹部就逐日腫脹起來。

皇帝詢問太醫,是否有救治李成的辦法。紀周沉默了半天,說或許可以一試,隨後開列了一張藥方。湯藥剛剛喝下,李成就大叫一聲倒在地上。一條細長的蟲子從他嘴裡緩慢流出。皇帝命侍從仔細觀察,侍從彙報說,那蟲子雖然只有小指粗,卻長著鱗甲,頭上有角狀隆起。

名醫張仲景也曾經收治這種病患。他的工作筆錄里提到,蛟在春夏季節交配。雄性的蛟會將精液弄得到處都是。人如果吃了沾有蛟精的蔬菜,無論男女都會因此懷孕,分娩出小蛟。大量飲用飴糖水可以幫助患者吐出蛟胎。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也對這種由蛟類性行為導致的疾病提出了應對方案:雄黃、朴消、天麻混合煮湯,可以避免產蛟之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