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解說

解說 東雅夫

妖怪小說不會賣。

備受期待的新銳作家剛要出道,我卻劈頭就說這種潑冷水般的話,心裡其實也很不好受。但是在過去——距今約十年前左右,二十世紀的日本,大家真的都這麼想。

在動漫的世界裡,有許多漫畫家創作跟妖怪有關的作品,比如說以《鬼太郎》系列作極負盛名的水木茂老先生,乃至於《潮與虎》的藤田和日郎都是。妖怪的動漫作品,粉絲已經多到足以自成一類了。

然而,在小說的領域中……在京極夏彥帶著《姑獲鳥之夏》(一九九四年)一書帥勁十足地出道、再發展為〈百鬼夜行〉系列作之前,一般人就連「妖怪小說」這樣的名稱,可能都不太知道。不過,京極流的妖怪小說,算是比較特異的妖怪「啟蒙」小說,因為他的作品立論在「沒有真的出現妖怪」之上(正因如此,他的異色推理作品才會受到廣大讀者的喜愛吧)。

至於妖怪與人類主人翁共同擔任主角的作品,一直要等到畠中惠的妖怪時代小說《娑婆氣》(二○○一年)一書獲頒第十三屆日本奇幻小說獎優秀獎、成為空前成功的高人氣系列作之後,市面上才漸漸出現。過去好長一段時間,幾乎沒有暢銷作可書。

後來呢?

近幾年,在日本各出版社舉辦的新人文學獎中,一直都有新銳作家以正統的妖怪小說獲獎,像是在第十五屆日本恐怖小說大獎中獲頒短篇獎的田邊青蛙作品《活屏風》(二○○八年),在第四屆達文西文學獎中獲頒大獎的朱野歸子作品《木天蓼潔子的貓魂》(二○一○年),以及第八屆「這本推理小說真厲害!」的遺珠黑馬,日前付梓的高橋由太作品《鬼魂本所深川事件帖御先來到江戶》(二○一○年)等等。這些作品都深受好評,對喜愛妖怪又愛看小說的人而言,最痛快的莫過於看到這種景況了,而且還在繼續發展中。

這些作品都認為,在妖怪中也有好妖怪與壞妖怪之分,好妖怪和人類主角結成搭檔(在娛樂的世界裡,「搭檔作品」是頗受歡迎的類別之一),或與壞妖怪對抗,或活躍於解開謎團,設定相當明快。

不過,這些妖怪骨子裡都是逍遙自在的性格,並不像過去的傳奇動作小說,又是肉身相搏,又是硬拼廝殺、血流如注。無論敵人或同伴,都帶有一種令人難以憎恨的特殊風格。這種特別之處,是妖怪討人喜歡的優點。

進入二十一世紀,這類作品呈現蓬勃發展,堪稱妖怪小說的復興時期。在這個背景下,又有一位令人注目的新作家登場。

二○○八年,《一鬼夜行》在第六屆JIVE小說大賞中獲頒大獎,小松艾梅兒小姐在做好萬全準備後,將本書付梓、正式出道。

順帶一提,在那之前,該大獎的得獎作品,最多只發到優秀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與《一鬼夜行》,是受到何等高度的期待了。

讀了本書我才了解到,序章就已經以氣勢十足的描寫,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讓人捨不得放手。這樣的安排,用在新銳作家的出道作中,相當適切。

在一個毛骨悚然的洞穴里,大小兩個影子大眼瞪小眼,討論著「飼主的頭」這種令人備感威脅的話題,可謂是個妖氣衝天的序章。

但第一章的場景,卻又突然轉到主角小春從高高的天空中,突然跌到明治維新後不久的東京街上。那個時候,東京隨處仍看得到江戶時期的景物。這樣的開場,既出乎意料又逗趣,也給人一種全力往前賓士的感覺。

小春掉落的地點,是本書的另一個主角——長相比妖怪還嚇人,心腸卻很好的青年(外表是中年模樣)喜藏所經營的古道具店院子里。

小春的外表討人喜歡,還是個迷路找不到方法回去的少年,卻肆無忌憚,公然自稱是「大妖怪」。他那種旁若無人的言行,讓人難以討厭他的純樸感,以及有點超出正常程度的正義感。

相對的,喜藏的言行固然孤僻而不喜與人交際,背後卻似乎隱藏著什麼原因……。

故事以一高一矮的兩人,突然結成雙人搭檔的小春與喜藏為中心,逐步把各個頗具個性的次要角色拉進來,發展出一個異樣但充滿生氣、謎樣但充滿活力的故事。次要角色包括:以河童、天狗、貓又為首的妖怪陣營,以及牛肉鍋店(象徵文明開化的場所)的火鍋西施、喪夫的鄰居、以前似乎是喜藏好友的貧困畫家等人所構成的人類陣營。

順帶一提,故事舞台的明治初期,也是這樣一個時代:人們不假思索就大聲嚷嚷要追上西歐列強諸國的物質文明,因此,以會變身的妖怪為象徵的過往日本民俗與精神,都遭受到無情的蹂躧—人們輕蔑傳統,打算通通捨棄。

當時人們擅自認定,妖怪是迷信的產物,鬼怪是一種精神病的癥狀,最後甚至還出現井上圓了之類令人困擾的啟蒙家老師。井上收集與幽靈、妖怪相關的龐大資料,片面指稱那些都是「心理作用」、「眼花」、「科學知識不足」所導致的,想要就此把那些東西終結。

結果,妖怪死光了嗎?

正好相反。

就像鐘擺一開始擺盪,就會左右大幅擺動一樣,進入明治三十年代後,不斷有年輕文人、學者或藝術家毅然而然挺身而出,對於痛斥妖怪的風潮表達抗議,揭開了還妖怪一個地位的序幕。

在最前線活躍的是作家柳田國男以及文豪泉鏡花。柳田國男著有在一○一○年即將滿百年的名著《遠野物語》,泉鏡花則寫了許多知名的怪談小說與妖怪戲曲,像是《高野聖》、《天守物語》等等。

鏡花在明治四十四年(一九一一年)於文藝刊物《新小說》三月號中,發表了一篇短篇小說(吉原新話),這個情節怪異的故事,描述的是一群喜歡妖怪的文人墨客,聚集在一場怪談會上,結果正牌的老妖婦也在現場。

這個世界上,不是只有人類而已。我們的國度極其廣大,連你、你們的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心中想像不到的地方,都是我們的國度。

在你們空中飛翔的鳥兒,會在我們的腳下四處爬;水裡的魚會飛上天……還有戴著黑帽子的老鼠、穿著素袍(注1)的猴子、會記帳的狐狸,以及會生灶火的狗、會搗米的鼬鼠、會唱歌的蚯蚓、會跳舞的蛇……唔,這麼有趣的世界,不是你們的世界所能比得上的。

總之,老妖婦炫耀似地告訴眾人,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人類難以想像的世界——眼睛看不到、耳朵聽不到、連想像都不可得的異界——那是個廣大國度,各種奇形異狀的妖獸們開心在裡頭玩樂。

或許您已經察覺到,我引用的這段描繪妖獸姿態的生動文字,參考的正是「百鬼夜行」的畫卷中,參與祭典的妖怪模樣。本書的書名,也同樣源自於該畫卷。

《一鬼夜行》一書中,描繪了既詭異又迷人的世界,以及唯有生存於其中的妖怪,才具備的狂放不羈的妖怪精神,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就這一點來說,《一鬼夜行》可說是將明治時代喜愛妖怪的文人們的氣概,傳承到了現代。

據我的了解,小松艾梅兒小姐對歷史小說很感興趣,特別到國學院大學攻讀日本近代史。因此,作者會在書中描寫的妖怪背後,隱約提及自江戶時代到明治時代的變遷過

程中正反兩面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

我由衷期盼,小松艾梅兒小姐身為一個為傳統的妖怪小說開拓未來的出色人才,未來能夠投注更多心力,也能夠大顯身手。

二○一○年六月

(文選編輯家、怪談專門刊物《幽》總編輯)

注1:日本男用和服的一種。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