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計畫經濟的原形

關於在交接會議上說的,大雱是認真的,穿越者就這點好處,可以有更多的模式和歷史供給借鑒。

後世大V們大行其道的自由市場、競爭經濟理論竟然能毫不臉紅的對許多人洗腦也是醉了。事實上那個最自由、競爭最充分的燈塔市場是個什麼樣,他們心理怎會沒點逼數。

賊鷹那高到喪心病狂的葯價,醫療產業鏈吸走近乎四分之一的國民生產總值,是的,那就是經過眾多醫藥寡頭、保險公司參與博弈競爭出來的自由市場,要不是賊鷹有十一個航母艦隊在全球搶劫,又給國內輸血的話,應該是革命了。

能打贏二戰的那隻天下無敵的美軍,它們後期採購的軍備也是經過洛馬波音通用等自由競爭出來,然而僅僅養十一個航母編隊、經費高到元老院的蛀蟲都看不下去的地步,這就是競爭過的自由市場。

所謂的兩家公司的競爭,英特爾和AMD也是兩笑話,其實自有CPU以來,這倆傢伙的東西自始至終就賣那麼一主流價格、驚人的統一,從奔騰133到八代酷睿從來都沒有變化過。有段時間AMD便宜過一下,那是因為它喝醉了性能差到掉渣,它性能達到主流級的時候是否比英特爾便宜過一毛錢、自己心裡沒點逼數嗎。

這些都是現象,是燈塔號稱最自由最健康市場里的充分競爭。

而恰好歷史上幾個工業帝國的崛起都是經過計畫的,日不落和賊鷹都如此。他們的確在技術宅的興趣下研發了蒸汽機,但若沒有國家的推動和計畫,絕對撲街,蒸汽機只會成為紈絝收藏家的手辦。

很簡單的道理,用蒸汽機虧本的情況下,可以從非洲捉近乎免費的黑奴來用,有哪個資本家吃飽撐了去開發蒸汽機應用?

就是這個原因,工業1.0初期,日不落的機械力根本不具備競爭力,他們的自動化產品、連印度的手工業都打不過,在徵收了印度喪心病狂的懲罰性關稅後,仍舊被印度的手工紡織品,把日不落本土的機械化產品打的不要不要的,那就更別提和中國的傳統手工業競爭。

這就是工業化初期的悲哀所在,就像現在大雱的機器不具備商業價值一樣,歷史上的日不落也差點熄火撲街了。

如果僅僅是資本家的蒸汽機,他們會怎麼干呢?他們會選擇停產,把機器當做廢銅爛鐵賣掉,放棄這個項目,重新去捉黑奴來進行手工生產。

事實上賊鷹的資本家們就這麼幹了,且持續到2018一直都在干,證據就是它們的去工業化。

川皇所謂的「再工業化」妥妥的市場操縱、社會主義加計畫經濟形態。正因為這樣,那些祖祖輩輩都在和共黨作戰的華爾街教父們,才會如此反川皇,區區一個聯邦法官都能叫停川皇的國策,就是他們幹得出來的事。其實類似的事漢家早一千年就上演過了,王安石變法大抵就是川皇面臨的形勢的加強版。

川皇放話要在墨西哥邊境修牆也妥妥的共黨行為模式,其實和大雱在撫寧縣的城牆計畫,和羅斯福的修路計畫,基本上計畫如出一轍。修出個什麼鳥來,這些政治家不在乎,過程才重要,那其實是「再分配」的一種形勢。

資本自身不會分配,他們一定是喜歡集中財富的。只有共黨喜歡分配,於是不論王雱還是羅斯福、還是川皇,其共黨特徵都還算明顯的,也就顯得有些喪心病狂且難以對付。

之所以要再分配,就是因為自由市場和競爭經濟產生的惡性結果,面對惡果的時候,資本家的尿性永遠是:止損,而不是持續迎難而上。

那麼假設歷史上沒有「計畫經濟原形」,其實工業1.0就會在那時破產,繼續「萬古如長夜」。

但奸詐的白皮顯然不服,於是他們處心積慮的進行了「計畫」,這個計畫就是帝國主義,由政府主導推動蒸汽機應用,具體表現為:政府找資本家借錢,然後把錢用來買機器扶持這個項目,買機器後,既然工業品打不過中國的手工品,那就不造了,該而製造大炮巨艦,然後以這隻無敵艦隊,敲開擁有近四億人的全球最大市場:中國。

這個過程史稱鴉片戰爭。

既然國門已被日不落艦隊敲開了,自此一來也就不存在真正的貿易規則,真理在大炮射程內說的就是這事,在中國這個地表最大的市場成為殖民地後,日不落的工業品就不需要和中國手工品競爭,直接規定:你們只能買我的。

就此一來呢,險些斷氣的工業1.0愣是被帝國計畫經濟、被中國人的血淚救活了。

日不落的崛起和命運,那是踩踏在中國人的屍體上得來的,其實那些黑鬼又懶又笨又沒有購買力,沒什麼卵用的。只有龐大市場才能支撐資本的盈利和擴張,才能讓當時的日不落越造越多,既然造的多也就會造的好,這就掌握了先機,成功把機械行業給奶大了。

蒸汽機真不是白皮養大的,本質上是中國在血淚下咬牙「買買買」,支持洋貨所形成的產業結果。

所以計畫經濟真是個大殺器,如果沒有政府計畫,日不落的工業1.0,分分鐘在自由且充分競爭的市場規則下,被印度和中國六億手工藝業給打撲街,玩第一代蒸汽機的資本家們會輸到雀雀都沒有,別說內褲。

英國先發之後,賊鷹也跟進了,弄了大量粗製濫造的機器,由此被貼上山寨國的標籤,很不幸這樣的標籤後來土共也有。但雖然山寨卻產能驚人。

工業國越來越多,但是全球殖民地總歸是有限的。資本家們上槓桿喪心病狂的擴張,地表在也沒有殖民地可供征服後,就真的生產過剩了。東西爛價賣不掉,那些自由競爭的資本家怎麼對應的呢?他們把熟練工人全部解僱,把珍貴的機器當廢銅爛鐵賣掉。為此他們發明了個詞叫:止損。

於是整個資本主義社會,又陷入了萬古長夜,這事史稱大蕭條。

怎麼解決?

羅斯福和希特勒一致認為資本家無節操,不能讓他們無計畫亂搞了,需要政府來主導,需要進行規劃和限制,要行政干預。

政府未介入之前是什麼情況呢?美國資本家把寶貴的技術工人和科研人員解僱,讓他們流離失所,於是這些人被蘇聯給撿便宜聘用了。

邏輯簡單到令人髮指,資本家認為越生產越虧本,就不生產,於是把機器當做廢銅爛鐵賣出,能回收一點算一點,這叫逆工業化也叫止損,對應的是:蘇聯垃圾佬嘴巴險些笑歪,把這些廢銅爛鐵當做寶貝買買買。

毛子那次真的賺大了。沒辦法,這就是資本家的節操,託了資本主義的福。

所以那個形勢是真的有藥丸趨勢,羅斯福和希特勒兩個扛把子、他們在差不多的時間裡都一起英雄所見略同,也都有些共黨傾向,於是及時的介入,強勢行政干預,開始管控市場,從他們有計畫性的進行帝國思維的開始,就幾乎決定了往後一百年的世表格局。

這就是賊鷹的空中加油、最後一段崛起過程。是凱恩斯理論的基礎。但說穿了它還有另外一個形態叫:計畫經濟。只是他們穿著資本的皮,不好意思這麼喊而已。要喊也只能是「有羅斯福特色的資本主義」。

計畫經濟導致過地表歷史上最強的三個帝國崛起,分別是日不落,賊鷹,毛子。

兔子的工業實力比它們誰都強,為什麼沒上榜呢?因為特么的中國才是資本和自由市場的最後堡壘,1840以前就一直是,且從來不是帝國主義。兔子即便穿起盔甲後還是機甲兔,始終不會是大灰狼,最多只讓大灰狼咬不動而已。

其實資本的尿性白皮比誰都清楚,尤其老牌帝國大陰最清楚,為啥呢,因為英國佬就是利用資本的尿性,利用政府的「計畫性」,一舉拔除了當時荷蘭的金融霸權的。

荷蘭當時依託金融霸權的便利,的確有錢的確牛逼。英國怎麼乾的呢?英國發行戰爭債券,就在荷蘭的債券交易所售賣,借來的錢,就用於和荷蘭霸權決戰。

什麼?管控?

他么的誰敢,一管控,荷蘭的資本家就跳腳,大喊干涉自由競爭,喊藥丸,喊操縱市場。荷蘭資本家為啥要買英國佬的債券呢?因為人家利息收益高,於是就買買買。真他媽的好笑,幾次英荷戰爭期間,荷蘭資本家一直在剁手買英國佬的債券,英國把這些錢用來絞殺荷蘭艦隊。這就是「資本家出賣絞死自己的繩子」的典故。

所以就是這樣的典故,葉家對王雱有大用,但是大雱始終不敢完全信任葉家,尤其西夏出使歸來之後。當時看到葉家在興慶府擁有最大的牧場為西夏人提供戰馬,真的不能說葉家壞,因為這就是資本的尿性,有一天假設葉慶華認為西夏打得過大宋,他一樣會借錢給西夏朝廷,讓西夏用於和大宋決戰。

這就是資本的屬性,跨國企業是沒有什麼國家概念的,他們存在的目的是利益。

關於這些,王雱除了反覆對撫寧縣領導集體大講特講,其實也在自己心裡進行補充完善,開始著手針對此寫系統性策論。

這些很難有幾個人聽懂,只有呂惠卿聽懂了。

不過不要緊,這就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