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一不小心陞官了

汴京。皇城,後苑。

皇帝趙禎看似精神仍舊不那麼好,卻以比韓琦更傻的方式扛著一隻燧發槍。

槍是精品槍,僅僅是木質槍把的用料、工藝、雕刻,就無處不顯匠心。

聽說開槍之前要擼管,這叫前戲和預熱。

汗,所謂的聽人說系列,這條槍正是大雱轉增給韓琦,韓琦為了給河東買槍背書,於是轉送來京城給皇帝嘗鮮。如此反覆轉手,也不知道他們聽誰說的「開槍之前要先擼管」。

於是現在,老趙拿著抹布不聽的擦拭。

又長了一歲的福康帝姬在旁邊興奮的看著皇爸爸表演。

見周圍的人不明覺厲。現在龍傲天心態的老趙就更得意了,一邊擦槍一邊笑道,「這乃是王雱研發打造的,他送給了韓琦。韓琦有孝心,以八百里加緊送來京城給朕,叫做燧發槍,聽說無比神奇,能顛覆現有戰爭方式,依照說明書研究許久,今日朕乃是第一次試射,希望能有效果吧。」

福康帝姬好奇的道:「為何不是大雱直接送給您?」

趙禎道:「這小孩不走尋常路,朕護著他,因他拉的仇恨已經很大了。所以這事上他很聰明,若他直接送給朕,便又會是老夫子們口裡的『胡鬧』,他們都會說朕糊塗陪著小孩玩物喪志。但韓琦認可後送來,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少頃後,把前方的人員清空了,老趙在二百步外的距離對著假山石開火。

碰的一陣煙火,把全部人嚇的跳起來。真沒想到動靜還蠻大的。

開槍的老趙自己則嚇得扔了槍就跑,然後驚恐的看著落在地上的燧發槍。

前方則是沙石飛揚稀里嘩啦的,假山石被燧發槍近距離轟缺了一塊。

「陛下之威武光芒,照耀著大宋!」

老陳當即笑著拍馬匹,其實他自身倒未必覺得有多厲害,老陳自問扔個石頭過去也能造成比這還大的破壞。

現在的皇帝總體像個熊孩子,卻見識仍舊有,得意非凡的捻著鬍鬚,等著旁邊的人拍完馬匹後才又讚歎道:「實在沒預料到小孩此番打造的東西非凡如斯?我大宋不缺乏創新和神童,但在朕看來,做的最好的是王雱了。韓琦對朕說,不要鄙視燧發槍的威力不如神臂弩,但因為門檻低,培訓軍士容易,價格便宜到恐怖。韓琦親口告訴朕,這個東西的採購價格只是神臂弩的四十分之一。」

「什麼!」

「什麼什麼……」

周圍的人全都震驚了,這不是在做夢吧?

在這裡的人除了來湊熱鬧的福康帝姬外,都是皇城司的人,都是內行。用慣了神臂弩的他們,的確認為燧發槍的威力也僅僅是夠用,但如果真的獲得代價低,那顯然就是一種顛覆。

「老僕斗膽請問陛下,這燧發槍的有效射程幾何?」老陳問道。

關於這個趙禎還真不知道,於是看向了狄青。因為之前是交給狄青測試的。

狄青道:「聽韓琦相公說這把槍乃是特製精品,射程已大幅超越了西夏版神臂弩達六百步以上,不過量產版的達不到,只得四百五十步。不考慮拋射方式的話,的確也剛巧超過了我大宋神臂弩的射程。」

言下意量產版的性能差距還較大,而且箭只就是用來拋射的,所以總體上還是不如神臂弩。

到此一來,皇城司的隨員,以及皇帝又有些失落的心態,覺得不太完美。

不過狄青真是軍事天才,這裡的人當中只有他最理解王雱的思路,又抱拳道:「陛下明見,燧發槍的確不完美,不過它最大特點是顛覆戰爭規則,神臂弩太少,而長工手的訓練太難,就以臣的心得,合格長弓手沒兩年是練不出來的,且訓練代價太高,合格箭只的造價非常不低。所以小王大人這項革新,對我大宋意義重大。就以臣久經戰陣的經驗來說,對於一般人,戰場最大的困難在於心理壓力。需要真刀真槍面對面廝殺流血,這個心理過程對大多數人是難點,只有極少數存活下來的老兵能慢慢適應,於是縱觀歷史戰爭,往往克服了心理障礙的勇敢軍隊,只要不犯明顯的戰略錯誤,通常都戰無不勝。」

這方面狄青絕對有發言資格,因為他真是身先士卒拼殺過無數次的,說服力強,以至於其他人不怎麼懂,只得頻頻點頭。

狄青接著道:「燧發槍的用意不在威力,而是能給普通軍士心理安慰,讓他們避開刀刀見血的概念進行遠程打擊。所以臣敢說,假如真能大量裝備,的確能大幅改善我大宋非精銳部隊士氣軍心不足的狀況。」

頓了頓狄青又道:「當年宋夏之戰,張方平相公就有過名言,素質不過關的士兵越多越是反作用。事實證明是真的,大多數營養不良的農家子弟被迫拿起兵刀,在恐懼到極限的條件下且訓練不足,還要上陣,面對真刀真槍,死的人一多就有人想退,如此就形成趨勢,負面情緒像瘟疫一樣的在軍中傳播,相反困住了能戰精銳的手腳。於是臣認為戰爭的問題首要在精兵,且首戰非常之關鍵,需要有絕對精銳贏得首戰後,後面的隊伍才好帶。這就是臣當時放著兩萬天武軍不用,只以八百精騎突擊崑崙關之戰術用意。」

狄青就是八百精騎在崑崙關大捷了,這是事實,大家只能接受。

趙禎也聽出了些感覺,點頭道:「接著說。」

然而狄青也差不多說完了,總結道:「就以臣的經驗看,張方平相公在理論層面上提出了大家不願意麵對的戰爭本質,而王雱則以燧發槍,實際解決了張方平相公當時提出的問題。」

狄青這麼添油加醋的吹捧了一番,龍傲天心態的皇帝越發覺得YY了,感覺真不是蓋的,朕啟用張方平又抬舉王雱真是神來之筆啊,誰說朕一味包庇縱容、不會用人的?

到此皇帝也不好意思太過表揚小孩,轉而捻著鬍鬚道:「朕就說了嘛,張方平真是我大宋肱骨之臣,朕當年力排眾議啟用他是有原因的。他們卻總是不理解朕,認為朕耍性子縱容。前些日子他們揪著一些張方平的小錯誤愣是不鬆手,讓朕下不來台,比包拯當年還可惡,最後逼得張方平不得已下遞交辭呈。」

陳總管岔開道:「既是如狄帥說的這般神奇,這東西應當大量裝備啊。」

然而說的容易,這才是真正的政治問題,甚至就是公然的變法。

涉及的問題和既得利益者實在太多,趙禎有這個心思,卻一想就頭大,精力不繼都不說了,實在沒勇氣在這大病後身體不好的時候走這路了。

燧發槍並非沒毛病,毛病是一大堆,要找真能找出來不少來,幹這種事文人總是很厲害,天神都能被他們找出毛病來的。

一旦被找出來的毛病過多,傳統軍備供應商的推波助瀾下,那要從軍事上就弄出不少問題來。

有一點趙禎並沒糊塗,韓琦富弼之所以喜歡殺軍官是有原因的。大宋很大一群中高級將領他們不關心戰力,也不關心武器性能,簡單說就是哪些軍備帶給他們的利益大,他們就叫嚷著有用,就接收。其他的則拒絕。

當年真正懂軍伍的狄青夾戰功上任樞密副使,僅僅只提及了「大宋不需要過度依賴騎兵和神臂弩」,那幾乎就是人人喊打的局面。當時歐陽修叫的最凶,但他只不過是個被人利用了的噴子而已。

張方平也跳出來抽過狄青。那也不過是張方平認為狄青政治不正確,在大宋根深蒂固的風氣已經養成後、國朝處於內憂外患強敵在側時期,不宜大動軍制。不代表老張覺得狄青說的錯。

考慮到此,近段時間以來看到王雱從基層不宣傳的逆向變法方式,皇帝認為是有些效果的,現在王雱的抗風險能力還太弱,聲望不夠,張方平都被他們給咬下去了。

而燧發槍也只是研發初期,毛病還太多,產能遠遠不足。這個時候根本沒能力顛覆軍制、若提前去宣揚了讓那些軍閥官僚提前反彈,那就是傻子行為。

從這裡說,趙禎在心裡為王雱喊一聲贊,小孩甚至就沒在撫寧縣外宣傳過這東西。然後他很巧妙的避嫌、為了不被人彈劾「私造秘密武器」,小孩不宣傳卻把這東西給了韓琦,韓琦這人么,討厭他的人一堆。但是絕不會有人說他「意圖不軌」。然後韓琦還把首槍送來,讓皇帝提前知道了這些事心中有數。

這樣一來就做的很完美,在朕心中有數的同時,撫寧縣與河東不宣傳,卻作為試點從底層展開這項變革。由此一來,在燧發槍並不違反大宋律的情況下就簡單多了,不會成為政治問題在一開始就遭遇那群人的集火。

雜音肯定會有,但那並非全國性問題,且韓琦和王雱被人指責諸如「亂搞、闖禍」什麼的已經習以為常。大宋那些猶如白紙一張純潔的老夫子不能被說,但這兩劣跡斑斕的貨色,被人告一下也真的不那麼重要。

加之韓琦這人其他不會幹,就會殺軍官搞威懾,於是理論上燧發槍不違背大宋律的情況下,還真的只能在河東軍系中推行這個變革,才是阻力最小的試點地區。這事乃天作之合,只有韓琦能震得住,又願意拉這樣的仇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