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喜得周瑜

對於自家主公招攬周瑜的心思,賈詡、李儒可是知之甚詳。

周瑜現在新敗,而且有些心灰意冷,此時送給周瑜一個美人,也可以分散周瑜的注意力。

只有將周瑜穩住,讓他在關中多待一段時間,才有機會招降周瑜。

當然,李儒也曾經向陳旭建議,故意放出消息說周瑜已經投降,而後引得孫權震怒斬殺周瑜家眷。

如此一來,周瑜必定對於孫權恨之入骨,很有可能投降。

只不過這條計策,卻被陳旭毫不猶豫的反駁了,並且將李儒斥責一番。

先不說憑藉周瑜的智慧,這種計策很容易被識破,單單是這條計策的惡毒,陳旭都不願意採納。

若是對待敵人,縱然李儒獻上毒計,陳旭也不會有此此反應,只不過他真心想要得到周瑜,準備以德服人,也就不會在周瑜心中埋下怨恨的種子了。

卻說周瑜被俘以後,陳旭並沒能將其招降,只是將周瑜留在長安,每天都要去與他談論天下大勢。

至於關中軍與聯軍的交戰,卻是互有勝負,哪怕周瑜已經被俘虜,孫權仍舊沒有竭盡全力與關中軍交戰。

饒是如此,在正面戰場上,關中軍仍舊沒有辦法擊潰聯軍,戰局一時間陷入了僵持之中。

這一日,陳旭來到了周瑜的庭院之內,說道:「公瑾,我準備將伯符的死因告知天下,如此東吳必定內亂。」

「東吳若亂,僅僅憑藉曹孟德以及劉玄德,吾何懼之有?」

周瑜聞言臉色一窒,繼而說道:「秦王並無證據,縱然將此事公佈於天下,恐怕也不會有人相信吧。」

如今雙方處於敵對方,除了像周瑜這種早有懷疑的人,任何人聽見了陳旭的話,可能都會覺得這是離間計。

陳旭大笑兩聲,道:「我可以鑄造祭壇,向上蒼髮下誓言,以證明所言非虛。」

周瑜臉色頓時就變了,這個時代的人們,對於誓言極其看重,對於上蒼更是有著敬畏之心。

陳旭如果空口白話,說孫策乃是被孫權害死,肯定不會有人相信。

可是一旦陳旭鑄造祭壇,並且向上蒼髮誓所言非虛,也就可以證明他話語的真實性。

那個時候,東吳士卒不想相信都難,孫權的名聲肯定一落千丈,以前那些跟隨孫策征戰天下的舊部,也會離心離德。

如此一來,東吳士卒必定不戰自潰,陳旭橫掃聯軍將指日可待。

陳旭悄悄打量著周瑜的臉色,看到周瑜臉上青紅交加,不由心中暗喜。

其實陳旭很早以前,就能使用這個殺招,好使得東吳產生內亂,只不過由於各個方面的考慮,卻一直拖延至今。

畢竟,孫策之死與陳旭有著很大關係,一旦公布孫策真正的死因,對於陳旭名聲也不太好。

兩者交鋒勝負各憑天命,可是派人刺殺、下毒,就有些下三濫,肯定會被人所不齒。

若非迫不得已,陳旭也不願將這件事情公布天下,這也是為什麼,他僅僅將事情告知周瑜了。

可是就在今日,賈詡卻給陳旭獻上了一條計策,並且信誓旦旦只要陳旭照著做,就能招降周瑜。

賈詡說道:「周瑜雖然對於孫權恨之入骨,卻也不想讓孫氏一脈,因為孫權的緣故而被抹黑。」

「這也是為什麼,周瑜明明肯定孫策真正死因,仍舊沒有將之公佈於眾,僅僅是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少量幾個人了。」

「因為,一旦孫權謀害兄長的事情被揭露出來,不僅孫權名聲盡毀,孫氏內亂、為了權利兄弟相殘的醜聞,對於孫氏的名望,也是一種沉重的打擊。」

「而且孫策英武過人,若死於敵人之手雖然讓人覺得遺憾,卻也沒有什麼。假如天下人都知道,孫策乃是被自己胞弟所害,對於孫策的形象,也是一種抹黑。」

陳旭思量許久,覺得賈詡之言非常有理。

孫策對於孫權的寵溺天下皆知,假如最終孫權謀害孫策的消息傳了出去,那麼孫策就好像成了一個跳樑小丑。

畢竟,孫策一直疼愛、寵溺的弟弟,最終卻將自己害死,世人在感嘆孫權心狠手辣的同時,也會對於孫策的識人之能不屑一顧。

而沒有識人之能,最終又被自己親手培養的人害了性命,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一種無能的體現。

賈詡告訴陳旭,周瑜絕對不願看到孫策在死了以後,仍舊落得一個識人不明的名聲,更不願意看到孫氏名聲盡毀。

賈詡講到這裡的時候,陳旭就知道了賈詡的打算。

所以,他才故意在周瑜面前提起此事,表露自己準備將孫權謀害親兄弟的事情,公布天下。

如此一來,周瑜若是不願看到孫策以及孫氏名聲有損,就會儘力阻止陳旭。

可現在的周瑜,只不過是一介俘虜罷了,又有什麼資格阻止陳旭呢?若他真想維護孫策以及孫氏名聲,就會以投降關中作為條件,好讓陳旭將此事壓下。

周瑜臉色一變再變,而後忽然說道:「秦王如此行事,恐怕有些不妥吧?」

陳旭故作驚訝的道:「有何不可?」

周瑜侃侃而談:「雖說兄長之死,乃是孫權一手策劃,只不過此事秦王也脫不開干係。」

「假如秦王將此事公布天下,孫權固然名聲盡毀,東吳固然將會動蕩不安,可是秦王也會背負罵名,會被天下百姓指責為小人行徑。」

「畢竟,利用刺殺、下毒的手段背後謀害一方豪傑,這種手段怎麼也光彩。」

有些事情可以做卻不能夠說出來,刺殺孫策、諸葛亮這兩件事情正是如此,否則絕對會是陳旭一生之中的污點。

陳旭在心中暗贊周瑜才思敏捷,不過臉上卻露出一副無奈的神情,道:「並非我願如此行事,奈何諸侯混戰不休,關中境內民不聊生。」

「若不早日擊敗聯軍,百姓們將會受到更多戰亂之苦,這並不是我願意看到的事情。」

「為了境內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為了早日擊潰聯軍,縱然因為公布此事導致我名聲有損,吾也願一力擔當。」

周瑜聽著陳旭大義凜然的話,臉色不由抽動了幾下,而後苦笑道:「秦王可否告知,這是何人獻上的計策?」

陳旭心中一凜,卻是裝傻充愣道:「恕我愚鈍,不知公瑾言下何意,還請公瑾明言。」

周瑜苦笑道:「秦王若是想要公布此事,恐怕不會等到現在,想必是關中哪位大才向秦王獻上此計,有所圖謀吧。」

被人說中心思,哪怕陳旭臉皮已經變得很厚,仍舊有些尷尬。

只不過,他仍舊正氣凜然地說道:「公瑾此言差矣,以前不公布此事,乃是因為時機不成熟。」

「若是現在公布此事,吳軍必定大亂,諸侯聯軍旦夕可破。」

「諸侯聯軍若破,我就可以乘勝追擊,先滅楚國再亡燕國,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與整個天下相比,與結束亂世相比,個人區區名聲又算得了什麼?」

陳旭說的慷慨激昂,倒也不是在說假話。

如果周瑜真不願投降,陳旭絕對會毫不猶豫將此事公布天下,好引起東吳內亂。

周瑜心中一凜,看著陳旭臉上的堅定之色,知道陳旭沒有說假話,也為陳旭的豪氣所感染。

結束亂世,統一天下,是多麼偉大的理想啊,想想就讓人感覺熱血沸騰。

「自從袁譚撤兵開始,聯軍敗局已定,陳文昭一統天下之勢已經形成,孫氏的未來又當何去何從?」

這個時候,周瑜有些迷茫了。

孫策還在的時候,曾經拜託過周瑜,若是有可能,就盡量保得孫氏一脈能夠長存下去。

可是現在,東吳其實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早晚必被秦國所滅。

周瑜在擔心,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孫氏一脈會被斬盡殺絕?

「嘎吱!」

就在周瑜心中惆悵的時候,賈詡卻是推開了房門,輕輕走到周瑜身旁。

「公瑾為何還是看不開呢?」

周瑜看到賈詡,急忙作揖行禮道:「原來是賈尚書!」

賈詡年齡比周瑜大上一輪,而且本人更是聞名天下的名士,周瑜在面對賈詡的時候,自然不會失了禮數。

賈詡還禮,而後說道:「吾主橫掃天下之勢早已形成,否則諸侯也不會聯合在一起,屢次攻打關中了。」

「只不過經此一役,相信公瑾也能夠看出來,諸侯再也休想掣肘吾主。」

說到這裡,賈詡忽然向著周瑜問道:「我心中有個疑問,不知公瑾可願為我解惑?」

周瑜道:「賈尚書但問無妨。」

賈詡死死盯住周瑜的雙眼,道:「公瑾到底忠於孫伯符、忠於孫氏,還是忠於孫權?」

周瑜沉默許久,才說道:「忠於伯符兄長,忠於孫氏。」

賈詡臉上浮現出了笑意,道:「既然如此,公瑾何不輔佐吾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