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戰局驟變

諸葛亮乃是劉備下屬,而且劉備與關中之間,有著根本無可調和的仇深似海。

最為最重要的是,諸侯之中劉備最弱,陳旭對於荊州虎視眈眈。

假如不能消滅陳旭,荊州覆滅也只是早晚的事情,故此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劉備都是不遺餘力的支持著諸葛亮。

眼看袁譚、曹操、孫權三人先後表態,劉備也開口說話了。

只見劉備上前一步,說道:「我等與陳文昭交戰將近三載,期間折損兵將不計其數,耗費錢糧亦是無可估量。」

「現在陳文昭被迫退守長安,聯軍士卒氣勢正盛,若現在因為糧草問題而相互推諉,豈非前功盡棄?」

說到這裡,劉備一改往常的溫文爾雅,反而有些鋒芒畢露。

環視眾人一眼,劉備忽然拔高了聲音,繼續說道:「我知諸位都有苦衷,我荊州也同樣有苦衷。」

「然而,我仍舊願意傾盡全力,為討伐旭賊而獻上所有!」

「啪啪啪!」

曹操聽到這裡,當即忍不住鼓起了掌,而後嘆道:「玄德一心為公,真乃我等表率是也。」

劉備能看清楚的事情,曹操又豈會看不明白,只不過後勤的確壓力巨大,曹操認為聯軍必須要正視此事才行。

至於曹操本人,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將聯軍弄得四分五裂。

稱讚完了劉備以後,曹操正色道:「玄德意思曹某又豈會不懂,然而並非我等推諉,只是沿途運輸糧草,人吃馬嚼耗費甚眾。」

「民夫們在途中消耗的錢糧,甚至比士卒們消耗的錢糧更多,此事不得不引起重視啊。」

曹操所言並沒有錯。

在古代戰爭中,一個士卒的後勤補給,至少要需要三個民夫才能完成。

如果是騎兵以及精銳兵種,這個數字只會越來越大。

而且隨著聯軍補給線的拉長,三個民夫供給一個士卒的後勤,已經支撐不下去了。

聯軍兵力加在一起,也不過五十萬之眾,可是為了保障這五十萬大軍的後勤,四大諸侯徵發的民夫,卻是將近兩百萬之眾。

雖然一個民夫消耗的錢糧,根本比不上一個士卒,卻也奈不過人多啊。

更何況,民夫長途跋涉運輸糧草也非常辛苦,消耗的錢糧也不比士卒們少太多。

故此,聯軍維持這場戰爭,所要供給的不僅僅是五十萬軍隊,還有兩百萬左右的民夫。

這種龐大的人口基數,消耗的糧草每日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袁譚、孫權聞言,也都暗暗點頭。

現在武關被聯軍拿下,荊州就可以直接從武關運輸糧草,將會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只不過,由於戰線向西部的推進,其餘諸侯的補給線拉得越來越長。

如此一來,民夫們運輸糧草,在沿途之中消耗的錢糧,也會越來越多。

劉備聽到這裡,卻也無話可說,徵發大量民夫運輸糧草,也是迫不得已的做法。

只不過,民夫運輸糧草的沿途損耗,也的確太過驚人。

而且,由於聯軍徵發了太多民夫,境內生產能力也是大大降低,糧食產量也大不如從前。

眼下聯軍的困境,不是參戰士卒消耗錢糧太多,而是在運輸糧草的過程中,消耗了太多糧草。

諸葛亮眉頭微皺,過了許久才開口道:「諸位給我半個月時間,我會將兩百萬負責運輸糧草的民夫,減少到四十萬左右。」

眾人聞言,都是驚疑不定的看著諸葛亮,眼中多有不信之色。

諸葛亮卻是深深向眾人行了一禮,而後說道:「我始終在研究一種器械,這種器械被我稱為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可以裝載大量糧草,在運糧的過程中卻不會消耗錢糧,只需要每個木牛流馬,配給一個民夫即可。」

「如此一來,就能盡最大程度,減少由於徵發民夫過多,而在運輸過程中對於糧草的消耗了。」

諸葛亮所研究的木牛流馬,並非後世傳說的那種,能夠自己產生動力的東西。

這種木牛流馬,採用了能量轉化的原理,再利用槓桿定律,催動木牛流馬行走。

每一個木牛流馬,只要有一個民夫跟隨,不停操作槓桿,將人體動能轉化為機械能,再將機械能轉化到木牛流馬之上,令其產生動能,就可以讓木牛流馬自行走動。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負責提供能量的民夫,也必須給木牛流馬掌舵才行。

當然,木牛流馬的製造過程十分複雜,哪怕諸葛亮研究了很久,都未能將其徹底研究出來。

只不過,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雛形。

可是諸葛亮有自信,如果自己將軍中所有工匠聚集在一起,傾盡全力研發木牛流馬,最多一個月時間,就能將這個東西研究出來。

曹操等人,聽到了諸葛亮的描述,對於那個所謂的木牛流馬,都感覺十分好奇。

若是其他人這麼說話,諸侯肯定不會相信,可是換成了諸葛亮,他們自然也就信了幾分。

如果木牛流馬,真有諸葛亮說的那般神奇,就可以剔除很多用以運輸糧草的民夫,讓他們回歸家鄉進行耕種了。

如此一來,運輸糧草的途中,不僅會節省大量錢糧,諸侯境內的糧食產量,也會因為民夫的回歸而增加不少。

故此,諸侯本來有些浮動的心思,此時都沉靜了下來。

眾人商議了一陣,正準備散會,忽然看見陳到有些慌張的跑了進來,來到劉備身旁耳語幾遍。

劉備聽著聽著,臉色忽然變得十分難看。

曹操眼神一動,急忙問道:「玄德,可是荊州發生了變故?」

此時,眾人都將目光放在了劉備身上,就連諸葛亮眼神之中,也露出了探尋之色。

劉備深吸一口氣,道:「陳政小兒起兵十萬,徐晃起兵五萬,二人屯兵荊、益兩州邊境,對於荊州虎視眈眈,使得荊州境內人心惶惶。」

眾人聞言,都是駭然失色。

袁譚驚叫道:「益州怎會有這麼多兵馬?」

也不怪袁譚會如此吃驚,須知當初的益州,已經向關中派遣了十幾萬援軍,境內最多只剩餘幾萬兵馬。

可是現在,十五萬大軍屯於荊州邊境,這種恐怖的兵力,甚至要比得上一方諸侯的所有兵馬了。

劉備還沒有答話,諸葛亮當即說道:「益州能有這麼多兵馬,並不奇怪。」

「益州人口稠密,人口基數甚至不在荊州之下,能夠徵發二十多萬大軍,並非難事。」

劉備憑藉荊州之地,就先後徵發了幾十萬大軍,雖然屢戰屢敗,仍舊能夠聚集十幾萬兵馬。

益州的人口不在荊州之下,雖然屢次與冀州軍交戰,卻也沒有傷亡太多,能夠擁有這麼大的戰爭潛力,並不以為過。

要知道,歷史上蜀國憑藉益州一州之地,就與魏國相抗衡數十載,富庶程度可見一斑。

孫權臉色也不太好看,問道:「既然益州能夠徵發這麼多兵馬,為何一直引而不發?」

孫權的話,也問出了很多人心中的疑問。

曹操沉吟半晌,答道:「陳文昭向來喜歡以少勝多,而且對於轄下內政十分重視。」

「益州先後徵發二十多萬軍隊,必定已經動搖了益州之根基,若是儘早發動,不能擊潰我等的聯合軍隊,益州民生也會直線下降。」

「而且,若吾所料不差,這些新徵召的軍隊,前兩年肯定是半耕種半訓練,直到今日才有一些戰鬥力。」

「更何況,我等已經兵臨城下,若是長安再被攻克,則陳文昭大事去矣。」

「到了現在,陳文昭也顧不上有礙民生髮展了,這才傾盡益州之力攻打荊州,好為處於長安的關中軍減輕壓力。」

曹操猜測雖然不全部正確,卻也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益州先向關中支援了十幾萬軍隊,而後又徵召十萬大軍,雖然不至於徹底動搖根基,卻也嚴重阻礙了民生的發展。

前兩年,陳政將這些新徵召的軍隊,全都分散開來屯田,尚且可以保證糧草收益源源不斷。

可是,一旦調集這些軍隊與荊州開戰,整個益州的發展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要知道,開戰以後,不僅僅缺少了十來萬青壯勞動力,還會因為戰爭的需要,徵發五十萬左右的民夫運輸糧草。

更何況,益州還要向關中運輸糧草,用以保證長安城內糧草充足。

哪怕益州再如何人口眾多,土地肥沃再如何多,也不可能堅持太長時間。

如果戰局持續下去,陳政又不能有所進展的話,整個益州都可能會被拖垮。

後勤運輸以及壓力,永遠是古代戰爭中,最消耗人力物力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陳旭境內人口明明很多,卻始終不願過多徵召,反而寧願在與聯軍交戰的時候,始終佔據兵力劣勢了。

事實上,聯軍這些年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