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拜將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這一日,風和日麗,陽光明媚,鳥語花香。

從凌晨開始,戰鼓之聲就不絕於耳,四大諸侯最精銳的部隊,全都聚集在了酸棗城外。

原野開闊,士卒密密麻麻,看不到邊際。

在大軍中央位置,有一個高高的拜將台,巍然聳立,卓爾不群。

「吉時到,鼓樂!」

隨著一道整齊的吶喊聲響起,本來振奮人心的戰鼓聲,頓時全部止息。

「嗚嗚嗚!」

這一次,號角夾雜著悅耳的鐘鼓之聲,帶著厚重以及莊嚴,響徹大地。

「有請主帥諸葛孔明!」

「有請主帥諸葛孔明!」

「有請主帥諸葛孔明!」

山呼般的喊聲一浪接著一浪,由遠及近綿延不絕,有一種生生不息的感覺。

人群分開,一條寬廣的大道出現。

諸葛亮金盔金甲,腰懸利刃,面色威嚴,在四大諸侯的簇擁下,緩緩走向拜將台。

在諸侯身後,還帶著各自麾下的謀士、武將,文士青衫裹巾,武將甲胄鮮明,個個英姿颯爽,乃人中龍鳳。

「嗚……」

鼓樂之聲拖長了音調,別有一番韻味。

拜將台足有九米高,佔地面積十分宏大,哪怕諸侯以及麾下文武,全都上台仍舊不顯擁擠。

「咚咚咚!」

戰鼓之聲再響,隨之而來了還有一道喊聲:「諸侯登台!」

這道喊聲落下,諸葛亮以及諸侯麾下文武,全都停止腳步,站在拜將台下,臉色肅然。

曹操、孫權、劉備、袁譚四人,卻是並肩往拜將台上走去。

至於他們麾下的文武,卻分散走向了四個方向,在台下靜靜等待著召喚。

登台以後,四人遙望天際,看著四處密密麻麻的軍隊,心中都是豪氣萬丈。

「齊王,齊王,齊王,齊王!」

「吳王,吳王,吳王,吳王!」

「燕王,燕王,燕王,燕王!」

「楚王,楚王,楚王,楚王!」

四大諸侯登台以後,他們麾下士卒,幾乎不分先後,全都大聲呼喊著大王名諱。

吶喊宛若海嘯一般,震得天地都在戰慄,四大諸侯亦是感覺豪氣頓生,有一種睥睨天下的氣勢。

此時,哪怕是再沒有精神的士卒,都會被這種情緒所感染。

這種呼喊足足持續了半炷香的時間,知道嗓子喊啞以後,士卒們才從狂熱的氣氛中沉寂下來。

饒是如此,仍舊有零星的吶喊聲,傳入眾人耳中。

曹操本來與其他三位諸侯並列,此時卻是微微向前一步,抬起雙手在虛空之中一按。

本來還有些嘈雜的眾人,看到曹操動作以後,頓時安靜了下來,與先前喧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看向台上四大諸侯的目光,都帶著掩飾不住的狂熱,還有敬仰。

「昔年,董卓霍亂朝綱,致使天下動亂,曹某不才,逃出洛陽,散盡家財,於陳留招募義兵,號召天下諸侯討伐董賊!」

說到這裡,曹操猛然揮舞了一下手臂,情緒激昂地說道:「昔日,諸侯亦是會盟於酸棗,屢次與董賊交鋒,迫使其逃往長安。」

「諸侯討董雖未能盡全功,仍舊使我大漢延續直到今日,而未被董賊篡奪!」

說到這裡,曹操猛然拔高了聲音,痛心疾首的大聲吶喊著:「然而漢室遭劫,命運多舛!」

「董賊雖亡,仍舊有李傕、郭汜霍亂長安,威逼天子,脅迫公卿,禍亂天下。」

曹操臉上滿是悲痛與憤怒,他繼續揮舞著手臂,大聲吼道:「後來陳文昭率軍入關,殺李傕、滅郭汜,擁戴天子。」

「天下人本以為,此人乃大漢忠臣,漢室復興有望矣!」

「然,旭賊之所作所為,較之董賊尤有過之,哪怕殘暴如李傕、郭汜,與其相比仍舊相形見絀!」

「旭賊殺天子,害名士,屠世家,兵鋒所向腥風血雨,民不聊生,致使大漢名存實亡!」

「此等奸賊,竊據朝政,作威作福,欺壓百姓,殘害諸侯,勾結異族,實乃罪大惡極之輩,萬死不能洗其罪過也!」

「今天下諸侯,齊心協力,兵發酸棗,誓要誅殺旭賊,營救天子,匡扶漢室。」

「我等今日歃血為盟,不破長安,誓不還鄉,討賊途中若有二心者,天人共戮,諸侯共伐之!」

曹操的一番話,使得台下士卒心旌動搖,高聲吶喊。

「誅殺旭賊,匡扶漢室!」

「誅殺旭賊,匡扶漢室!」

「誅殺旭賊,匡扶漢室!」

眾人的呼喊之聲,衝破雲霄,方才一朵漂游過來的雲彩,居然也被聲浪震碎。

曠野間的小白花,也因為忍受不住驚嚇,香消玉殞。

喊聲平息以後,曹操大聲喊道:「拿碗來!」

早有士卒嚴陣以待,聽見曹操的話以後,急忙捧著一個大碗送了過來。

曹操接過大碗,喝道:「倒酒!」

士卒拍開酒罈封泥,直接將大碗倒滿,高台之上頓時酒香四溢,醉人心脾。

曹操將一碗酒遞給劉備,猛然拔出腰中佩劍,在左手手心劃拉了一下,頓時有鮮血溢出。

「滴滴滴!」

曹操恍若未覺,將鮮血滴落在酒水裡面,血珠慢慢與酒水融合。

「玄德,該你了!」

曹操做完一系列動作以後,也不包紮傷口,大笑著接過了酒碗,對著劉備說道。

「哈哈哈哈,我等待今日久矣!」

劉備大笑幾聲,也沒有絲毫廢話,學著曹操的樣子,以佩劍劃破手掌,把鮮血滴落在酒碗之中。

隨後,袁譚、孫權照葫蘆畫瓢,都將鮮血滴落於碗中。

四大諸侯鮮血融入酒中,而後有人將這碗血酒分成四碗,四人一起將其喝完。

「砰!」

喝完以後,四個小碗幾乎同時被摔碎,碎片濺得到處都是。

「鏘!」

四柄寶劍幾乎同時出鞘,四大諸侯右手拿著寶劍遙指天際,齊聲吶喊:「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不殺旭賊,死不休戰!」

震天的吶喊聲,再次響徹天際,士卒們都被這種情緒感染,激動莫名。

過了許久,呼喊聲才漸漸停歇下來。

這個時候,劉備上前一步,喝道:「諸侯其實早已聯盟,然而以前兵力分散,屢次伐陳都是無功而返。」

「如今旭賊勢大,我等絕對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繼續各自為戰。」

說到這裡,劉備環顧台下眾人,喝道:「此次諸侯齊心協力,當選出一位統帥節制三軍。」

「只有諸侯軍隊能夠軍令統一,這次討伐旭賊的戰役,才有可能會成功。」

「那麼,現在就有請我們的三軍統帥,諸葛孔明登台!」

「咚咚咚!」

「嗚嗚嗚!」

鼓樂之聲幾乎同時響起,諸葛亮在夏侯淵、太史慈、關羽、張郃的簇擁下,緩緩登上高台。

「亮,見過諸位大王!」

「我等見過主帥!」

四大諸侯為了幫助諸葛亮建立威信,當著三軍士卒的面前,向諸葛亮行禮。

諸侯行禮完畢以後,曹操當即解下了腰中佩劍,將其遞給夏侯淵,喝道:「此劍就代表我曹孟德,由妙才執掌護衛諸葛統帥左右。」

「曹軍上下,但有違抗統帥軍令者,妙才無需通稟於我,皆可憑此劍斬之!」

曹軍文武聽見此言,都是面色一變,不敢多言。

劉備亦是跨步上前,解下了腰中佩劍,將其遞給關羽,說道:「此劍所向,如我親至。」

「有雲長執掌此劍護衛諸葛統帥左右,荊州上下敢有違抗軍令者,無需通報於我,即可斬之!」

關羽接過劉備遞過來的佩劍,而後退在了諸葛亮身後,不發一語。

孫權亦是將佩劍交給太史慈,令其護衛諸葛亮身旁,可憑此劍斬殺東吳不遵軍令者。

袁譚也沒有例外,將佩劍交給張郃,令其護衛諸葛亮身旁,可憑此劍斬殺冀州不遵軍令者。

四大名將捧著代表四大諸侯的佩劍,護衛在諸葛亮身旁,目光如電。

曹操等人見狀,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而後,他們對視一眼,紛紛後退一步,向諸葛亮行禮道:「我等見過主帥,日後但憑主帥調遣!」

既然已經決定,要挑選出一位三軍統帥,居然已經決定要聚集全部力量,齊心協力攻打關中。

那麼,諸侯就要為諸葛亮造勢,讓諸葛亮在三軍之中立下威望,這樣他日後調遣軍隊,才不會遭受阻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