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入涼州

就在陳旭攻打益州的時候,荊州局勢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卻說孫策、周瑜攻克江夏以後,兵鋒直指襄陽,大軍所過之處無人可擋。

劉表派人想要將文聘召回來,卻得到了文聘戰死的消息,更是憂慮交加,居然因此一病不起。

就在江東兵長驅直入,將要打到襄陽城下的時候,劉表突然病逝,荊州變得群龍無首,混亂不堪。

蔡瑁、蔡夫人等人,雖然想要立劉琮為荊州之主,可是如今的劉琮尚且不滿十歲,根本難以擔當重任。

而且,由於劉表比歷史上提前去世好幾年,此時劉表長子劉琦尚且沒有完全失寵,支持劉琦的人也不在少數。

劉表也知道次子太過年幼,知道將荊州託付給他,荊州家業就將毀於一旦。

故此,劉表臨死之前,直接將荊州之主的位置,傳給了劉琦。

可是蔡瑁等人卻不願如此,再加上江東兵即將兵臨城下,一時間襄陽城內人心惶惶。

就在此時,劉備卻領軍殺回襄陽。

劉備一反往日溫和,以鐵血手腕將蔡瑁等人清處,然後輔佐劉表長子劉琦,登上了荊州牧的位置。

隨後,劉備整頓荊州兵馬,以徐庶為軍師,關羽、張飛為上將,開始與江東兵交戰。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卻有一人前去面見曹操,此人正是鳳雛龐統。

自從陳旭派人將諸葛亮書童送回來以後,諸葛亮就隱居的更加隱秘了,哪怕是徐庶等人,也不知道他住在何處。

徐庶為了擴充劉備勢力,就不停遊說自己好友,希望他們能夠輔佐劉備成就大業。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諸葛亮認為天命難違,出言拒絕了,而且拒絕的十分堅決。

龐統正覺無聊,聽到諸葛亮的說法,偏偏想要逆天而行,就去與劉備見了一面,兩人見面的時候,劉備還是寄人籬下,正是求賢若渴之際。

他並沒有因為龐統的長相而對其冷落,反而因為徐庶先前之言,對於龐統極為看重,甚至不亞於歷史上對於諸葛亮的器重。

徐庶乃是謙謙君子,並且認為龐統才華在自己之上,自願擔任右軍師的職位。

至於龐統,卻是被劉備授予左軍師職位。

在華夏古代,以左為尊,龐統此時地位明顯在徐庶之上。

當然,因為龐氏在荊州影響力非凡,為了不讓劉表對於劉備心生忌憚,龐統投奔劉備之事,並不為外人知曉。

就在曹操領兵退出關中以後,龐統就動身往徐州趕去。

卻說曹操剛剛撤兵退回徐州,聽見荊襄名士龐士元前來求見,不敢有絲毫怠慢,親切會見了龐統。

龐統雖然長相醜陋,曹操卻不是那種以貌取人之輩,與其交談過後甚愛龐統之才,待其甚厚。

龐統得了曹操欣賞,當即說道:「陳文昭鯨吞益州之事已成定局,此人大勢已成,無可匹敵,若不減去羽翼,天下早晚都會為其所得。」

曹操也感受到了巨大壓力,正色問道:「我雖有心殺賊,奈何無能為力,不知士元可有妙策教我?」

龐統侃侃而談:「此次諸侯伐陳,若非孫伯符攻打荊州,致使劉荊州慌忙召回玄德公,武關不見得不會被攻克。」

曹操聞言卻是不置可否,面含微笑的看著龐統。

龐統繼續說道:「今陳文昭與孫伯符締結盟約,將軍、袁本初、劉荊州乃是盟友,孫伯符兵鋒強盛,圍困襄陽。」

「假使陳文昭攻下益州,孫伯符拿下荊州,此二人再合力攻打將軍與袁冀州,卻該如何是好?」

曹操心中凜然,表面仍舊不動聲色,因為這種事情郭嘉等人都跟他提過。

曹操卻裝作惶恐的樣子,拉低姿態問道:「還請士元教我。」

龐統捋了捋自己那並不算長的鬍鬚,說道:「孫伯符雖然圍困襄陽,可是玄德公卻已經領兵回援,料想短期之內襄陽可保無虞。」

「如今江東空虛,將軍何不趁此良機南下攻取豫州、揚州?」

「孫伯符若不退兵,將軍可斷其根基,再添兩州富庶之地,也有了與陳文昭相抗衡之資本。」

「江東軍若是領兵回援,將軍即可與玄德公相約攻打江東。」

「事若成功則平分其地,縱然不成,荊州之危解矣,玄德公必然感念將軍恩義,歃血為盟,共抗旭賊,匡扶漢室,豈不美哉?」

曹操聞言撫掌大笑,道:「士元之言正合吾意,我這就點齊兵馬殺奔江東!」

龐統使命完成,當即不顧曹操再三挽留,飄然而去。

待龐統走了以後,曹操才將郭嘉等人召集起來,商議起兵攻打江東事宜。

荀攸臉色凝重地說道:「龐士元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不想卻投了劉玄德,看來荊州早晚易主啊。」

郭嘉聞言卻是輕笑道:「如今陳文昭勢大,荊州若是仍由劉表掌控,早晚必被他人所得。」

「劉玄德假如能夠拿下荊州,也會成為主公一大助力,致使陳文昭不敢小覷關東諸侯。」

其實在此之前,曹操已經與麾下謀士定下策略,要領兵攻打江東,行那圍魏救趙之計。

無論如何,荊州都不能被孫策所得,曹操、袁紹也不能失去荊州這個盟友。

不然的話,待陳旭拿下益州,徹底穩固後方以後,再與孫策聯合興兵,縱然曹操、袁紹聯盟,也不能與其相抗衡。

龐統的到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催化劑罷了。

就算劉備沒有派遣龐統,前來徐州充當說客,聰慧如曹操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自然會出兵。

至於龐統所言,兩相聯合攻打江東,平分其地的說法,曹操也並不以為意。

孫策並非常人,手下兵多將廣,人才濟濟。

曹操先攻關中失利,士卒戰意本就不十分濃重,荊州軍現在雖有自保之能,卻無進取之意。

曹操只希望,能夠逼迫孫策退兵罷了。

龐統其實也知道這些,他相信,曹操不會不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定會發兵相救,這才會淡然處之。

龐統此行,也不過是為了釋放親善的信號罷了,好使劉備拿下荊州以後,可以繼續與曹操結盟,共抗陳旭。

曹操出兵揚州以後,正在與劉備交戰的孫策,擔憂根基有失,只得領兵撤退。

孫策退回江東,曹操也不繼續與其交戰,直接帶著搶奪的人口、物資撤回了徐州。

為此,孫策怒氣勃發,想要領兵北上殺奔徐州,卻被周瑜等人制止。

劉備卻是趁此良機,重新奪回江夏,而後以劉琦的名義,迅速整頓荊州兵馬,謹慎防備關中軍。

是的,劉備奪回江夏以後,不但沒有繼續追趕孫策,反而開始防備陳旭。

因為那個時候,正是劉璋投降之時,關中軍威勢正盛,徐庶擔憂關中軍從巴郡、漢中殺入荊州,這才提醒劉備小心防備。

事實上,田豐當時也的確向陳旭提過,趁勢拿下整個荊州的戰略,可是沒過多久孫策就退兵了。

再加上劉備自己謹慎防備,關中軍久戰疲憊,陳旭又想著為陳靜報仇之事,這才沒有出兵荊州。

劉備將孫策趕出荊州,在百姓之中的威望變得越發濃重,劉琦雖然乃是名義上的荊州之主,實際不過是一個傀儡罷了。

局勢穩定下來以後,荊州被清理了一遍,劉琮也被劉琦所殺。

當然,劉琮到底如何死的,其中卻是有不少疑點,終究沒有人去詳細探尋,那些頗有微詞的人,也都先後消失了。

直到此時,劉備才露出了自己尖銳的獠牙。

他有自己仁義的一面,可是作為一代梟雄,又豈會真的有婦人之仁?

包括劉表的突然暴斃,其中都夾雜著龐統的身影,只是很少有人看得出來罷了。

劉備掌控整個荊州以後,麾下文有徐庶、龐統、蒯良、蒯越,武有關羽、張飛、黃忠、魏延、陳到等人。

一時間,劉備聲勢如日中天。

再加上劉備禮賢下士,荊州豪傑紛紛來投,勢力越發強盛起來。

就在荊州徹底被劉備掌控以後,荊州牧劉琦次年便「因病去世」。

劉備因此嚎啕大哭,在麾下文武的再三勸諫下,這才「不情不願」領了荊州牧的職位。

此後,劉備自領荊州牧,大勢初成。

卻說趙雲得到來自陳旭的命令以後,急忙召集麾下一萬精銳騎兵,以及五千新組建的騎兵,辭別程昱等人之後,就星夜兼程往涼州趕去。

此時天氣已經變得炎熱起來,馬超本來想要再次攻打涼州。

可是聽說益州被破,諸侯退兵的消息以後,心中略微有些膽寒,居然捨棄了先前佔據的城池,退回隴西四郡。

趙雲率領騎兵千里奔襲,居然後發先至,比陳旭更早抵達隴縣境內。

又過了十來日,陳旭才率領呂布等人,抵達了隴縣境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