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特異功能

各種動物的五種感官依自己生活方式的不同而發生了變化,有的感官退化了,而有的感官則進化了,具有特異功能。

鳥類的五官,以視覺的發展最為突出。在天空高飛的鳥,能發現地面上的蜥蜴或甲蟲,鳥類的視力比人類要銳利八倍左右。另一方面,追蹤狩獵的獸類,視力較差,而嗅覺卻極為靈敏。比如,狗所看到的世界往往模糊不清,色彩全無,只是一片灰暗,它們不僅近視而且色盲,但是獵狗一旦發現了目標,憑著自己無比靈敏的嗅覺就能將獵物捕獲。

狗的嗅覺器官非常複雜,與人的嗅覺相比,狗的嗅覺器官好比一支交響樂隊,而人類的嗅覺器官可能只是這個交響樂隊的一種樂器。一隻德國狼狗有二點二億個嗅覺細胞,人類只有五○○萬個。實驗證明,德國狼狗偵察氣味的能力高出人類一○○萬倍。

當然,這並不是說人類的嗅覺功能退化了。我們的鼻子敏感程度,其實已經大大超過了現代生活的需要。一般人可以分辨出一萬多種不同的氣味。實驗結果表明,普通人就可以嗅出灑在一個大禮堂裡的一小滴麝香的氣味。

在動物世界中,有些動物只能分辨某一種氣味。比如有一種甲蟲的蛹專門吃葡萄樹根,它的嗅覺能力就很奇特,只能聞到一種氣昧,那就是葡萄樹根所發出的氣味,其他的任何氣味對它來說都不重要,它在尋找食物時只需一心一意地跟從葡萄樹根的氣味,準能找到自己的目標。

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氣味,這種氣味隨著出汗、呼吸、排泄從身體上散發出去。

經常在空中生活的生物,無法將氣味留在地面上形成蹤跡。但是到了求偶季節,蝴蝶可以單憑氣味吸引幾英里外的伴侶。雌蝴蝶身上的全部香液加起來也不過千分之一毫克,而它只要噴出其中的一部分散發在空氣中,七英里外的雄蝶就能嗅到香味。可見,蝴蝶的嗅覺能力還是相當靈敏的。

蝙蝠的回聲定位系統更是出神入化。蝙蝠憑著這個系統可以準確地測出飛行途中的食物和障礙物的位置。蝙蝠並非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全盲,大多數蝙蝠可以在微弱的光線中看到物體,而在全黑的地方就要靠高頻率的尖叫了。蝙蝠的尖叫聲,有些人類能聽到,有些則聽不到,憑著尖叫聲的迴音,蝙蝠們就能測出前方障礙物的準確位置。

利用這套回聲定位系統,蝙蝠們可以成群出動,飛來飛去卻互不相撞。即使是成千上萬隻蝙蝠一起飛出巖洞,它們也可以憑著自己的回聲避開障礙,向前飛行,也不會被其他同類的聲音干擾。蝙蝠是如何辨別出自己的回聲而不受其他蝙蝠回聲的干擾的呢?這至今仍是個謎。科學家們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把頻率相同,但音量強了二○○○倍的聲音播向蝙蝠群,試圖干擾這些蝙蝠的回聲信號。然而奇怪的是蝙蝠完全不理會外來的聲音,只接收自己的回聲。這樣的干擾竟然不能對它們發揮一點作用,科學家為之嘩然。

北美洲的姬蜂,具有自然界最古怪的聽覺系統,它的「耳朵」長在腳上,主要用來聽樹蜂幼蟲的嚼木聲。

原來姬蜂的幼蟲孵出後,要從樹蜂幼蟲的體內吸取養料,樹蜂幼蟲是適合姬蜂幼蟲寄生的唯一宿主。雌姬能夠毫釐不差地找出樹蜂幼蟲的所在,一方面靠嗅覺,另一方面就是靠在樹木上下行走,用它那些長在腳上的聽覺細胞,仔細辨別出樹裡面的樹蜂幼蟲的活動聲音,然後把蟲卵產在這些幼蟲上。

動物中有很多感官都是由一個總機關控制的。例如,蜜蜂首先受花的香味吸引,它們依照形狀和顏色先判斷發出香味的是哪些花,待一旦採完了蜜,它們便會一心一意只奔向一個黑洞——蜂巢的孔。這時的花和蜜已經不能引起它們的興趣了。

蜜蜂對於人類看不到的紫外線也很敏感。即使太陽被雲遮擋著,它們也可以憑借對紫外線的感覺判斷出太陽的位置。這對它們選擇飛行方向極有幫助。另一方面,蜜蜂對光譜中的某些光線感覺卻很遲鈍,它們常常把紅色當作黑色。

一九五二年,美國加州大學的神經系統專家和布樂克教授經過細心的觀察和別出心裁的實驗,發現了動物世界的又一奧秘——響尾蛇有「第三隻眼睛」。

布樂克教授用膠布貼住響尾蛇的雙眼後,發現它仍能極其準確地找到它所要捕獲的地鼠。它所用的器官似乎是位於蛇頭兩側、在鼻孔和眼之間的兩頰窩。

在頰窩裡面,布樂克教授發現了一些熱敏細胞,這些細胞,使響尾蛇不僅可以掩著雙眼或在黑夜的時候找到它要獵捕的溫血動物,甚至可以根據動物身體所發出的熱量,獲知面前動物的大小和形狀——

實驗還顯示,青蛙的視覺只注意與它生存有關的對象,如飛進它視力範圍的蒼蠅,迎面而來的昆蟲,其餘的則一概不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