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根據統計,小兒科門診平常每十個病人中,約有一個是鏈球菌感染。這種細菌最容易侵犯學齡兒童,除了引起咽喉炎與扁桃腺化膿之外,還包括膿痂疹、風濕熱、中耳炎、急性腎絲球性腎炎、腥紅熱、丹毒、敗血病、腦膜炎等嚴重的疾病,不可疏於防範。

鏈球菌是革蘭氏陽性、體型圓型至橢圓形的球菌。在含有血液的洋菜培養皿中,依照菌落周圍的血液溶解狀態,可將它們分為三個「種」:alpha (部分溶血),beta (完全溶血),gamma (不溶血)。但是這樣的分法還不夠精確,學者們遂再依據鏈球菌細胞壁的碳水化合物的成分抗原反應,再將其細分為A至H以及K至T的十八個「群」(group,或族)。此其中,A群是引起人類各種感染症的主要禍源。本文中所提到的各種疾病,精確的說,應該是由「A群beta種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

近年來,醫師們發現,B群鏈球菌在新生兒及嬰兒的感染症中,也佔了重要的角色。在新生兒敗血症、先天性肺炎及腦膜炎中,B群鏈球菌是主要的病因。

正常的學齡兒童之中,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台北市為二十至三十)在喉嚨中帶有鏈球菌。細菌經過唾液或噴嚏時傳染給其他學童,引起急性咽喉炎或扁桃腺炎。此時病童會突發高燒、寒顫、頭痛、嚥下困難、喉嚨痛等症狀,喉嚨呈現鮮紅色,有時還有白色或灰色的滲出物,軟顎上偶而出現紅色的小出血點。有以上情況時,都要考慮是否得到鏈球菌的感染。但是除了作咽喉細菌培養之外,並無法與流行性感冒病毒、肺炎分枝漿體黴漿菌、巨細胞病菌、克沙其病毒等感染作正確的區別。

由於鏈球菌引起的咽喉炎是一種自癒性的疾病,喉嚨痛大多在五天內自然消失。因此有許多病人忽略了喉嚨痛的真正意義。大約有百分之一至三的病人,在喉嚨痛至三週後罹患風濕熱。百分之一至一‧五的病人引發急性腎絲球性腎炎,兩者才是喉嚨痛的真正危險所在。B群溶血性鏈球菌是經由空氣飛沫傳染,因此家長們在鏈球菌活躍時期,應儘量少帶兒童到公共場所,減少傳染的機會。喉嚨痛或扁桃腺炎時,應請醫師判斷是否有鏈球菌感染的可能,如有可能,則需遵從醫師指導,連續服用適當的抗生素十天,以期根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