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醫學院小兒科學的第一堂課中,教授必定開宗明義地提醒醫學生們:「千萬不要將小孩子看作縮小的大人」。這是小兒科學的金科玉律。由於小朋友不斷地生長發育,相同的器官系統對同樣的病因產生的反應往往與成人大不相同,表現出來的症狀與後果也大有差異。近年來各種小兒科專科學——新生兒科學、小兒心臟病學、小兒胃腸科學、小兒腎臟病學等的蓬勃發展,更可以印證「小朋友幾乎可以看作完全不同的生物」這句俚語的可信度。

畢業後十幾年來的生活,每天面對的除了小朋友們的病痛之外,就是新知識爆發帶來的激盪。學生時代「牢不可破」的定律往往已經經過了多次的修正,五、六年前的學問有時已經顯得陳舊。唯一不變的是天下父母的愛心,十幾年來面對的雙親們的模樣幾乎完全沒有改變。那種恨不得將孩子的病痛整個攬在自己身上,寧願自己挨痛受罪的心情實在令人感動。有些父母親由於道聽塗說的知識帶來過度的憂傷,甚至於採取一些不恰當的照護造成愛之反而害之的後果。有時過度寵愛兒女的父母不能接受孩子已經病了的事實,雖然醫師一再叮嚀,仍然延誤治療的時機,都是一再令人心酸的事實。怎樣將小朋友的病情及有關的知識適當地傳達給憂心耿耿的父母親,又不致於增添他們的心理負擔,其實是比診治小朋友的病痛需要更大的耐心與思量。

雖然市面上已有幾本供給父母參考的育兒知識,可能由於文字十分詳盡,不容易一口氣讀完,產生清晰的概念。所以十幾年來,小兒科醫師每天要說的幾乎都是相同的問題。好友呂旭栴醫師有感於此,發願要以簡潔的口語將最重要的訊息傳達給天下的父母,所談的都是日常會遭遇到的問題,即使不出現在身邊,也可能發生在近鄰。文章遣詞造句全無艱深的字眼,說理清晰明白,一看就懂,實在是父母親們的福音。

我雖有心想寫出類似的一本書,一來沒有呂醫師的文采,又缺乏呂醫師一般的毅力。眼看他的文章一篇一篇地登出來,就更不敢動筆了。為了方便沒有剪報習慣的讀者保存全部文章,也為了使後來才看到這篇專欄的讀者不會有遺珠之嘆,我慫恿他集結成書。厚著臉皮寫這篇前言,其實是使他不得不印出單行本的意思,文章當然不如書的內容一般言之有物,「狗尾續貂」,只好請讀者諸君包涵。

前國泰綜合醫院醫務部暨小兒科主任 陳德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