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上級的指示從來都是正確的

西漢元帝時的太監石顯,十分善於博取元帝歡心,元帝以為他在朝中無親無故,非黨非派,不會結幫拉伙,危害朝廷,所以對他十分放心,許多事情都交給他辦。其實石顯是個報復心極強的人,凡是得罪過他的人,他都不放過,而且能尋出所謂的法律依據、讓人有苦說不出,結果弄得朝廷上下都視石顯若虎豹,不敢與之爭鋒。

當然,反對宦官專權的正直大臣蕭望之是石顯想方設法對付的重要目標。

蕭望之是漢元帝當太子時的老師,其正直與學問才幹在當時都是名冠一時的,況且他還是漢宣帝指定的輔佐漢元帝的輔政大臣,他在朝廷的地位和元帝對他的倚重是可想而知的。

漢元帝即位後,蕭望之滿以為自己的這位學生要大展宏圖了,可沒想到宦官專起權來。於是他憤然上書說:「管理朝廷的機要是個十分重要的職務,本該由賢明的人來擔任,可如今元帝在宮廷裏享樂,把這一職務交給了太監,這不是我們漢朝的制度。況且古人講:『受過刑的人是不宜在君主的身邊的』。現在應當改變這一情況了。」石顯看到了這一奏章,當然把蕭望之視為仇人,從此挖空心思地陷害蕭望之。

蕭望之的正直還引起了外戚的反感。有個叫鄭朋的儒生,為了從蕭望之這裡弄個官做,就投其所好,上表攻擊許、史兩家外戚專權,蕭望之接見了鄭朋,給了他一個待詔的小官,後來卻發現鄭朋不是個正人君子,很討厭他,也就不再理他。等考評升降官員的時候,與鄭朋同是待詔的李官被提升為黃門侍郎,鄭朋卻原地未動,一怒之下,鄭朋反去投靠了與蕭望之不和的史、許兩家外戚。他編造謊言說:「我是關東人,怎知你們兩家外戚的事呢?以前我上書劾奏你們,全是蕭望之一伙人策劃的。」鄭朋心懷機詐,到處揚言說:「車騎將軍史高、侍中許章接見了我,我當眾向他們揭發了蕭望之的過失,其中有五處小過,一處大罪。如果不信,就去問中書令石顯,當時他也在場。」

其實這是鄭朋的圈套,他想藉此交結石顯,果然,蕭望之去向石顯打聽,石顯正想雞蛋裏挑骨頭,此次蕭望之上門,那是正中下懷。

石顯首先找來鄭朋,又找了一個與蕭望之素有嫌隙的待詔,叫他們倆向皇上劾奏蕭望之「搞陰謀,離問皇帝與外戚的關係。要撤車騎將軍史高的職」。然後,又趁蕭望之休假之機,叫鄭朋等上奏章。奏章交到元帝手上,元帝就叫太監弘恭去處理。弘恭是石顯的同夥,本來就參與了陷害蕭望之的朋謀,這麼一來,正好逞計。

弘恭立刻把蕭望之找來詢問,蕭望之十分老實地據實回答,他說:「外戚當權多有橫行不法之處,擾亂朝廷,影響了國家的威望,我彈劾外戚,無非是想整頓朝廷,決非搞陰謀,更不是離間皇上和外戚。」承認了想整治外戚的事實。對這事實怎麼理解,卻是宦官們的事了。弘恭、石顯在向元帝報告時說:「蕭望之、周堪、劉更生三人結黨營私,相互標榜吹捧,串通起來多次進計朝廷上掌權的大臣,其目的是想打倒別人,樹立自己,獨攬大權,這樣做,做為臣子是不忠的,污辱輕視皇上更是大逆不道,請皇上允許我們派人把他送到廷尉那裏去(謁者召致廷尉)」。當時,元帝即位不久,看到奏章上「謁者召致廷尉」幾個字,也不甚明白,就批准了這道奏章。

其實,「謁者召致廷尉」就是逮捕入獄。等過了很久,元帝見不到蕭望之、劉更生、周堪等人,就問大臣們他們到哪裏去了,聽說這些人已被逮捕,大吃一驚,急召弘恭、石顯追問,二人雖叩頭請罪,畢竟是由自己批准,也不好責備處置,只是讓他們快放了這三人,恢復他們的職務。石顯一聽計劃要吹,急忙去找車騎將軍史高,史高也很著慌,他知道,如果整不倒蕭望之這個人,自己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就急忙晉見元帝,告訴他說:「您剛即位,老師和幾個大臣就人了獄,大家以為肯定有充分的理由,現在您若把他們無故釋放且恢復官職,那就等於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這會極大地影響您的威信。」漢元帝年輕識淺,被史高一說,也覺得有道理,於是只下詔釋放蕭等三人,但革職為民,不予任何官職。

有錯誤不能改,一改就影響威信了。石顯這馬屁拍得真高明,而且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