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 寫作知識

這一節想談談寫作知識對學習作文究竟有多大作用的問題。這個問題相當複雜,不是點頭或搖頭的兩極端的態度所能解決。複雜,要分析,要考慮有關的各個方面。

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寫作知識。由學作文的角度看,這可以有廣狹二義。狹義是指供中小學生和初學用的各種名稱的、以各種形式(課本之內和課本之外,零篇和整本)出現的寫作常識之類。這類寫作常識,因為是面對中小學生和初學,所以一般說都比較淺顯。至於廣義,那就繁雜多了,因為範圍可以盡量擴大,程度可以盡量提高。擴大,提高,於是它就不能不包括古今(為頭緒簡明,不涉及外文)的各種形式的與寫作方法有關的大量著作。先說古,其中有專著,又可以分為整本和單篇:如劉勰《文心雕龍》、鍾嶸《詩品》、王國維《人間詞話》之類是整本的;曹丕《典論·論文》、陸機《文賦》、顧炎武《文章繁簡》之類是單篇的。還有散作,形式五花八門,數量幾乎多到無限。舉一點點例:可以是記敘中順便提到,如《論語·憲問》:「為命,裨諶草創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也可以是文章的批註,如《水滸傳》寫武松打虎,遇虎之前,武松「見一塊光撻撻大青石」,金聖嘆批:「奔過亂林,便應跳出虎來矣,卻偏又生出一塊青石,幾乎要睡,使讀者急殺了,然後放出虎來。才子可恨如此!」還可以是作者一時的感觸,如杜甫詩:「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這類零零碎碎的材料,甚至片言隻字,因為多是經驗之談,所以常常更能發人深省。再說今,數量雖然沒有古那樣多,內容卻更加深厚,更切實用。這包括各種題材的有關寫作的論文,以及文藝理論和文學批評的專著,直到美學著作等。這類作品自然是比較難讀的,不過,學作文而能不斷提高,總有一天要參看它,以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這樣大量的材料,性質不一,深淺有別,為了學習作文,我們要怎樣對待?一言以蔽之不好說,還是分作廣狹二義考慮。先說狹義的,即供初學用的寫作知識入門之類。記得昔年許多老一輩作家,多數是看不起這類著作的,甚至以為看了不如不看。其意大概是所談都是膠柱鼓瑟,隔靴搔癢,信它,所得很少,反而會受拘束,難得向高遠處發展。這看法對不對呢?也對也不對。我的意思,如果這話是就他們自己的情況說,並且是給他們自己或同他們相類的人聽的,可以算對,因為他們的本領確不是從這類入門書來,而入門書中所講,在他們看來常常失之機械,失之膚淺。但是,大量的初學究竟還沒有他們那樣的經歷和本領,譬如上房,他們是已經站在房頂上,初學則還在地平面,如果入門書可以起或略起梯子的作用,為什麼不可以利用呢?

我們應該承認,知識,只要不是完全荒謬,總是有用的。寫作的入門知識,縱使還不能登大雅之堂,既然是知識,對於初學,知道一些總會比毫無所知好一些。但這是泛泛說,至於能不能真見效用,有沒有流弊,還要看我們怎樣利用。在這方面,我以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切不可喧賓奪主。主指主力,賓指輔助力量。作文,學會,提高,主力是多讀多寫;不多讀多寫,頭腦里沒有可寫的內容,以及選擇適當的語句以表現某種內容的行文習慣,拿起筆自然就莫知所措。這靠寫作知識,比如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組織材料等等,是補救不了的。多讀多寫要費時間,必須具有堅持的毅力,有不少年輕人太忙,不願意走這條費力的路,於是想求助於寫作知識,翻閱一兩個小本本就豁然貫通,我想說一句掃興的話,是此路不通。

(二)寫作知識是輔助力量,助,先要受助者大致能自立,所以讀它宜於在較後期。具體說,用多讀多寫的辦法,已經讀了相當數量的作品,寫的方面也略有經驗,就是說,感性認識已經積累了不少;這時候看看寫作知識的書,它就會幫助自己,整理雜亂的,使之有條理,補充缺漏的,使之完整,思考模稜的,使之明晰,就是說,提高為理性認識。這理性認識是明確地知其所以然,對於繼續讀,繼續寫,無論是理解、評價還是別擇方面,都會起有力的提高作用。如果不是在較後期而在早期,感性認識沒有或很少,讀寫作知識就不能體會、印證,甚至更壞,使頭腦更加迷亂。

(三)要把寫作知識看作參考意見,不可處處受它拘束。前面說到,有些老一輩作家看不起寫作知識,嫌它膠柱鼓瑟,隔靴搔癢。因為這類知識是為初學說法,不能不求簡明具體,而文章,寫法千變萬化,其微妙處常常可意會不可言傳,所以言所傳,尤其是粗淺的,就難免有不靈活、不深透的缺點。初學讀這類書,要取其所長而舍其所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要把它看作法條,以為非此不可。舉個突出的例,語文課講範文,寫作知識講表達方式,經常提到記敘、說明、議論的三分法,然後詳細講記敘文應如何作,說明文應如何作,議論文應如何作。這樣講,大體上也說得過去,但要過於執著,使它貫通一切,就難免碰釘子。因為:(1)一篇文章,常常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他表達方式,如記敘中有議論,議論中有說明,等等。(2)還可能是,看內容,應該用甲表達方式,而實際用了乙表達方式。關於第(1)種情況,可以舉《史記·貨殖列傳》為例。它是講漢代及以前的經濟情況的,自然應該「記敘」事實,可是其中寫了這樣的話:

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之民乎!

這是記敘中插入「議論」,好不好?可以引清代陽湖派古文家惲敬的話為證:「《史記·貨殖列傳》千頭萬緒,忽敘忽議,讀者幾於入武帝建章宮、煬帝迷樓。」可見如果照法條一敘到底,就反而沒有這樣精采了。關於第(2)種情況,可以舉《莊子·徐無鬼》為例。其中一段寫莊子和惠子相互理解之深以及惠子死後庄子的傷痛之情,文字是這樣:

莊子送葬,過惠子之墓,顧謂從者曰:「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聞之,召匠石曰:『嘗試為寡人為之。』匠石曰:『臣則嘗能斫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這樣的內容,照常規,似乎宜於寫成抒情的散文,這裡真是異想天開,卻寫成小說似的「記敘」文。可是,我們無妨想一想,不管用什麼其他方式表達,還能寫得比這更深刻更懇切嗎?記敘、說明、議論的三分法如此,其他近於規程的講法也一樣,都容許例外,也就是非處處可通,如果膠柱鼓瑟,並且把它貫徹到自己的筆下,那就會想闖出一條活路而實際走上一條死路。

(四)參考、吸收他人的看法是中間站,目的是走到終點站,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各式各樣,難免有差異,有矛盾,甚至有缺漏,有錯誤;即使無懈可擊,也要經過自己消化,才能成為信得過的知識。這所謂信得過,意思不是一定正確,人人都首肯;但是,只要自己能夠言之成理,閱讀和寫作中證明用而有效,它就能夠成為提高作文能力、甚至形成個人風格的動力。我覺得,如果承認寫作知識有用,它的最大功用應該是作為材料、引線,以形成自己的寫作知識。

以上主要是說狹義的寫作知識,但(四)那部分已經踏入廣義的領域,因為不涉獵廣義的寫作知識,形成自己的看法必致有困難,勉強形成也不牢固。不過說到參考、吸收廣義的,那就一言難盡,因為範圍太廣,材料太多。幸而這跟學作文的早期關係不很密切,因而可以簡略言之。只指出四點。(1)比照狹義的寫作知識,廣義的宜於放在更後期,就是不只有了充足的感性認識,而且有了初步的理性認識之後。不這樣,比如說,讀得還很少,寫作還不能通順,就好高ae*遠,讀文學批評專著甚至美學專著,那就會攪得頭昏腦脹,莫明其妙;即使記下一些議論或原理,也很難運用於實踐,使之指導閱讀和寫作。(2)要由淺入深,由枝幹到碎葉。淺深,難於細說,可以憑常識判斷,如美學比文學概論深;也可以試著往前走,翻看兩種,一種難懂,先讀比較容易的。什麼是枝幹和碎葉?舉古典的為例,《文賦》是枝,《文心雕龍》是干,散布在各種典籍、零碎談到文的大量的文字都是葉。這葉,因為量太大,要適應自己的時間、精力,能多看多看,不能多看可以少看或不看。(3)要多相信自己,盡信書不如無書。理由剛剛講過,不再贅。(4)要通過實踐來評價,定取捨。所謂實踐,是自己的讀和寫。一種看法,以之為指導去讀,覺得豁然開朗,去寫,覺得得心應手,就吸取而寶藏之;

反之可以放在一旁,忘掉也沒什麼可惜。

以上廣義的寫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