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序 賭博師必須遵守的三項守則

台版 轉自 輕之國度

圖源:流哲不哼太

錄入:kid

「你將來若打算以賭博師為業,就得好好遵守三件事喔。」

過去,拉撒祿•凱因德曾向養父學過這些本領。

他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而既然將他撿去領養的養父是一名賭博師,拉撒祿會成長為一名賭博師,就可說是極其自然的結果。

拉撒祿還記得,養父是在他初次於賭博中取勝的那天夜晚教導他這些守則。但話又說回來,養父總是將這複雜的世界簡化為單純的法則,並喜歡掛在嘴邊,因此除了賭博之外,他也教了拉撒祿許許多多的「守則」。

身為賭博師,就必須遵守的三項守則。

第一項可說是極為理所當然的道理。

「其一,不求敗。」

這點相當單純明快。

就如同農家種植作物、商人兜售商品、貴族治理領地那般,賭博師是以賭博為生的職業。

若沒辦法藉由工作賺錢,就無法糊口過活,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道理。因此賭博師不能輸。把這樣的道理列為賭博師的第一項守則,想必連不曾賭博的外行人也能明白。

反過來說,第二項守則就是不從事賭博師這行的人沒辦法立刻懂的事項了。

「其二,不求勝。」

由於是在首次賭贏的那天聽到這樣的教誨,拉撒祿還記得年幼的自己向養父反駁了幾句。對於不服氣的拉撒祿,養父是這麼解釋的。

所謂的賭博,其實不算是正經的行為。「不算是」這樣的形容法,是身為賭博師的養父這麼斷定的,真要說起來,應該算是相當不正經的行為,而以此為業的賭博師也可說是所謂的旁門左道。

經營賭場的業者也和賭博師一樣——或涉入得更深——同為黑社會的居民。

所謂的賭場既不是公共設施也不是慈善機構,而是十足十的營利組織。對賭場的老闆來說,該思考的是如何從上門的客人口袋裡榨取現金。

在賭場里勝出,也意味著從賭場老闆這樣的黑道分子手中強搶利益。

當然,既然經營的是賭場,就會需要少部分的贏家存在,也會出現走偏財運而一夜致富的顧客吧。要是賭場杜絕這類客層的勝機,那客人應該也會逐漸失去光顧的意願吧。

不過,對於僅靠著賭博維持生計的賭博師來說,若是反覆獲取大量的利益,就自然會落得遭到老闆盯上的狀況。

「不求勝」。

說得更精確些,養父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就是「若是考慮到事後遭到報復的風險,就不該持續獲取足以讓賭場老闆盯上的大筆利益」。

雖然拉撒祿覺得這話未免省略了太多部分,但養父就是喜歡用這類簡潔的話語交代事情。

賭博師雖然輸不起,但也贏不得。

持續獲勝下去,就會招致賭場老闆和其部下出動,以充滿黑道風格的粗暴手段「解決」事態。不管是誰,應該都不喜歡沉在弗利特河的淤泥里變成腐爛的屍體,或是被拾荒客剝走自己身上的一切家當吧。

對於原本只是一介街童,天天過著躲避孤兒院追捕生活的拉撒祿來說,雖然分類上屬於不良分子,但願意收養自己並教導自己賭博師之路的養父是他深深感激的對象。因此,他儘可能忠誠地遵守著養父給予自己的多數教誨,特別是關於賭博師的這三項守則,更是拉撒祿最為中意的部分。

由於養父最後惹到了黑道世界的大人物,落得了橫死的下場,讓這三項守則顯得更是說服力十足。

「至於第三項則是————」

不求敗、不求勝,再加上另一項——

拉撒祿認為,正是因為有好好遵守這些教誨,自己才能在養父生前、死後以及年過二十五的這段期間靠著賭博師的身分維生。

不過,若是以這層角度來看,這天晚上的拉撒祿顯然是個嚴重不合格的賭博師。

「…………這可真糟,我贏太多了。」

在賭場——黑巧克力坊泡了一整晚的拉撒祿,這麼低喃著搖了搖頭。

事情的梗概很簡單,原本一如往常,靠著撲克牌賭博滿足興緻的拉撒祿,察覺今天贏得稍微有點多了。雖然那尚不構成會帶來麻煩的金額,但他目前並不缺錢,而且依照拉撒祿的原則,隨性賭博賺多的錢,應當減少至最低限度才是上道。

賺著不會被賭場盯上的蠅頭小利藉以維生,正是拉撒祿的生存信條。而遵照著這種信條的他,決定將多賺的這些錢全數押在輪盤的其中一個號碼上。

為了維持收益,這類賭場都會安排不少耍老千的裝置或手法。拉撒祿原本認為,他隨便押的一個數字不可能中獎。豈料——

(想不到居然中了。)

即使揉了好幾次眼睛仔細看,小球還是穩穩地落在拉撒祿下注的紅色十四格子裡頭。

拉撒祿抬頭望去,只見年輕的輪盤荷官露出了與格子相反的鐵青臉色。他八成收到了「絕對不能讓球掉進紅色十四號」的指示,並試圖動了些手腳,但也不曉得是操作失誤還是出了意外,最後的結果就如眼前所見。

(也許是今天客人多,讓他慌了手腳吧……)

拉撒祿一邊揣測著荷官的心境,一邊有些困擾地用鼻子呼了口氣。

黑巧克力坊里設有六張用來賭博的桌子,除了賭桌之外,也在牆邊擺了幾張長桌,作為用餐或是交易之用。

每張賭桌都不斷有賭客們輪番下注,讓每一張賭桌都維持在十人左右的規模,但光顧賭場的可不只有這些人而已。

有視賭場為社交場所的好事之徒、有等著賭博師錯估情勢大敗的高利貸商、有被賭場僱用的女侍、有瞄準大撈一筆的賭博師下手的扒手,而小鬼頭們為了賺取小費,在客人的縫隙之間探頭穿梭,其中也有幾名充滿好奇心的紳士與淑女的身影。

眾人都是懷著想趁著天亮前最後喧鬧一番的心態踏入賭場,而此時的黑巧克力坊已經擠到快連站的位置都不剩了。菸斗的紫煙、蠟燭的灰煙、人們的熱氣、香水的氣息,加上咖啡、巧克力和料理的香味也混在一起,讓空氣變得相當沉重。光是吸上一口,就讓人產生了肺部濕成一片的錯覺。

拉撒祿反射性地問了一句——質問的內容是他早已熟知的事實。

「啊——單押一個數字的倍率是多少啊?」

「是三、三十六倍……」

荷官以細若蚊鳴的聲音這麼答覆後,周遭的觀眾登時為之轟動。

對於一般的客人來說,這種單押一注,而且還漂亮中獎的情境,應該是相當有看頭的一幕吧。許多人紛紛向拉撒祿投以喊聲,荷官則是以顫抖的手遞出了鉅額的獎金。

金幣堆積如山。拉撒祿拿起了其中的一枚,在掌心裡轉著把玩。

這可真糟——他這麼想著。雖說帝都的賭場多如繁星,但若是被已經混熟的黑巧克力坊盯上,終究還是弊大於利。

他雖然也想過把這些賺來的獎金一股腦兒地輸光,但現在已是黎明時分,賭場差不多該打烊了。要輸掉些許固然不難,但要統統賠光就不太可能了。況且,他已經親身體驗過貪圖快速而隨意押注所帶來的後果。

他重重地嘆了口氣。

拉撒祿將金幣放回桌上,接著將手伸入口袋。

「喂。」

拉撒祿這麼一喊,荷官就惹人憐憫地顫了一下肩膀。他滿腦子的思緒,想必都被賭場老闆在這之後會怎麼要他為這麼一個大包扛起責任的恐怖念頭給佔據了吧。

拉撒祿掏出了口袋裡的金幣給荷官看了看。那是現在鮮少使用、名為索維林硬幣的舊時代貨幣。

「我不信奉寂靜主義(註:一種基督教的哲學概念,主張信徒應透過祈禱將自己完全交給上帝,徹底捨棄自身的意志),但我一直認為,人在感到猶豫的時候所該做的事,其實都是已經註定好的。」

困惑的荷官將視線緊盯著金幣。那是一枚稍大的硬幣,表面雕刻的是已經過世的伊莉莎白女王頭像。

「如果是正面朝上的話……就這樣吧,我會拿這些獎金買些價格高昂的東西再回家。當然,是在這間店消費。」

荷官一瞬間還摸不清楚拉撒祿的話中含意,但他隨即露出了容光煥發的神采。這名荷官似乎有著容易將心思表現在臉上的個性——這樣的個性其實極不適合在賭場工作。

簡單來說,這次的問題出在賭場賠了太多錢,而拉撒祿只要把賺來的利益交還給賭場,這事就一筆勾銷了。這類賭場都和黑社會的居民互通聲息,並經手著見不得光的商品交易。

拉撒祿雖然沒有特別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