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月光遊戲 第三章 恐怖之夜

1

第四個日落,第四個夜晚來臨了。

晚飯依舊是炒飯,依舊是一人一碗。

隆彥見狀後不滿地對美加說:「怎麼還是這個啊。這可是晚餐啊,不能做點好吃的東西嗎?」

美加嚴厲地說:「這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提要求?不喜歡吃這個的話,我專門為你隆彥做一頓大餐如何?如果你做好明天以後不吃飯的準備了,我今晚可以把你的那份食物全做出來!」

「好了,我明白了。」

「如果你不喜歡吃,可以選擇不吃。」

「別跟我較真了,我都說就吃這個了,是我錯了還不行嗎?」

勉在一旁聳了聳肩,好像早已習以為常。

晚飯時我們分成了三個小組,分別為步行社團的六人、尚三等三人、還有EMC社團加上理代、琉美。

「真的有殺人狂嗎?」

飯後,理代喝著如同沙土般味道的咖啡,突然對江神發問。

「殺人嗜好症是一種精神病。而嗜血病患者,指的是看見別人受傷流血就會感到高興的人。」

理代皺起了眉頭。

「我們所在的露營地里會不會有那樣的人啊?」

「我想問一下,」琉美問道,「死前留言是什麼意思啊?如果那個Y指的不是夕子的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望月開始了演講。他講述了被害人想要傳達的信息未能傳給調查方的三種情況,這三種情況都出自都築道夫的評論。第一種情況是,被害人在留言過程中死亡,也就是還未徹底完成留言;第二種情況是,被害人和調查方之間存在知識代溝,被害人看來很容易理解的信息對調查方來說卻難以理解;第三種情況是,在犯人未離開事發現場時留言,一方面不能讓犯人看出自己的意圖,另一方面還必須讓調查方明白。順便提一下,在推理小說的世界中,深受作家重視且容易被他們借題發揮的是第三種情況。」

「我覺得在此次案件中,可以排除掉第三種情況。雖然死前留言有可能是在兇手離開前寫下的,但在那樣黑暗的地方,兇手很難看見被害人寫下的死前留言。」

「愛麗絲,你的推理思路不錯,」織田說,「這麼說來,應該是第一種或第二種情況。」

「對了,《暹邏連體人的秘密》裡面就出現了死前留言,我記得是死者手裡握著的一張殘破的撲克牌。」望月小聲說道。

「好了,我們還是把那個死前留言從腦海里刪除吧。即使我們可以巧妙地解讀出其內在含義,也無法否認『Y』就是夕子名字的首字母這一說法。」

我覺得在理代面前擺出一副自以為是的樣子總有些彆扭。

接著,織田小聲地說道:「殺人動機不明是此次事件的問題點,到底是什麼呢?步行社團的七人和尚三一行三人來自同一所大學,也許尚三、夏夫、武中的某個人表面上裝作第一次見到文雄,但事實上早就和文雄關係甚好?或者非常了解文雄?」

「是啊,關係越好越容易產生殺意吧。——但是信長,這只是你單純的想像,還是你從誰的言行上看出來了什麼才這麼推測的?」

織田攤開雙手說:「純屬想像。」

「拜託,你找到證據再說好吧!」望月責備完織田,馬上轉變話題,「喂,琉美,滿月之夜殺人案的數量會增多嗎?」

接下來是琉美的演講會。

「美國醫生阿諾德·里伯博士的書中詳細地記載著,他為了對月亮使人瘋狂這一迷信的說法進行科學性論證而統計了月亮的盈缺和殺人案的發生數量,然後製作出一個圖表,清楚地表明了二者之間的關係。此外,警察根據實際經驗得知月圓之夜殺人案、交通事故頻發,消防隊也因縱火事故的增加而更加忙碌。里伯博士還說,月亮可以激起人的攻擊性。不僅是殺人、交通肇事、縱火,就連打架鬥毆、自殺等的發生數量也都隨著月亮的盈缺呈現出周期性增減。」

雖然形式不同,但他殺和自殺這兩個行為都源於一種破壞性衝動。

「當太陽、地球、月亮連成一條線時——也就是發生月食的晚上,或滿月離地球最近的晚上,都是最具代表性的。不僅事故發生數量是往常的兩倍,而且事故本身也會發生變化。赤手空拳地和持槍歹徒搏鬥後被擊中,然後忍著傷痛追逐歹徒,最終被歹徒擊斃的男人。被同一把手槍對準卻沒有乖乖聽話,而是大叫著四處逃竄,最終打死的女人。——難道你們不認為這是破壞之相?」

「的確如此。」江神說道。

「里伯博士想用Biological tide理論解釋這一現象。」

琉美講起了類似月亮引力不僅可以影響海水還可以影響人體體內的水分這樣的奇談怪論。

望月和織田露出一副非常感興趣的樣子,但琉美自己卻露出一副無趣的表情。比起用形而下的方法總結Biological tide理論的她,我倒覺得昨晚陶醉地講述天使論的她更加迷人。

「昨晚發瘋的是誰呢?哈。」望月不禁發笑,「最容易受到月亮影響的應該就是琉美本人吧?難道你要像莫魯索一樣,在法庭上為自己辯解說:『我之所以殺死他,是因為那晚的月亮太皎潔了』?」

望月把卡繆的《異鄉人》當做變格派推理小說,且對其評價很高。

「我不是兇手。因為我讚美月亮而與緩衝器官妥協。」

說完後琉美停了一下,然後接著昨晚的談話繼續講述起了kundabuffer。

「……格魯傑夫?」江神說道。

琉美愣了一下,難道她聽懂了江神的咒語?真希望他們能用凡間的語言交談。

「反正理代和琉美還是需要多多小心,殺人狂不殺人狂到無所謂,關鍵是我們周圍的確潛伏著一個殺人犯。」

望月說道,他似乎沒有注意到琉美的失言以及江神的回答。織田和理代也是。

月光再次照向大地。

「知道kundabuffer嗎?」

我謹慎地問坐在帳篷前的江神。他的回答很簡潔。

「是kunda和buffer的合成詞。」

好歹江神也是個——可能有些冒犯——哲學系學生。

「你的解釋只是把一個詞拆開了而已,我還是不明白啊。」

「你對瑜伽和密教產生興趣了?怎麼突然問起這個了?琉美給你說的?」

我承認說是的。然後又問了他兩個新詞,希望他能解釋一下。

「kundalini是瑜伽生理學用語,表示人體內儲存知覺的地方,其中如同蛇一樣盤曲成一團沉睡的力量就是kundalini。」

「儲存知覺是什麼意思?」

法律系不教這個,但哲學系教這個的話也有些奇怪。

「你盯著理代!」我的心撲通一下。「你現在的知覺就是看見理代。接下來了假設你做夢夢見理代,在夢中看見理代這一知覺來自何處呢?因為你當時處於睡眠中,所以並不是真正看到了理代。」

「是記憶。夢來自白天留下的對理代的記憶。」

「瑜伽認為,你看見理代時產生的體會、感覺的殘片能夠儲存在身體里。」

「哦,所以儲藏器官中有kundarini啊。那buffer是什麼呢?」

「這是普通的英語單詞,意思是緩衝器。把兩個詞語連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控制知覺的裝置。」

「格魯傑夫是什麼東西?」

江神微微一笑。

「那是人的名字,他出生於本世紀,是俄羅斯人,可以稱之為神秘學者,也可以稱之為魔術師,kundabuffer一詞好像就是他創造的。」

「總覺得曾經好像聽說過……」

江神又笑了笑。

「這個人很有意思。據說他曾在西藏做過俄羅斯間諜。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超現實主義運動興起,他便在這一時期創立了宗教團體。還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支持納粹第三帝國思想的地政學者哈斯霍華成為朋友。你應該知道,納粹思想是一種融合了魔術和科學的精神。納粹的逆旋「卐」字黨徽則來源於藏族密教的符咒正旋「卍」字,而這個符號正是格魯傑夫推薦給哈斯霍華的。」

原來是一個這麼特別的人啊。

「人的意識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睡眠』『清醒』『覺悟』。由於情況的改變,當今失去自由的人類處於清醒但一無所知的狀態中。如果愛麗絲你說自己現在是覺悟的,這只是一種主觀意識,並不是客觀意識。要想『覺悟』,首先要明白自己只是一個傀儡而已。格魯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