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鏡中的不吉波普-「潘多拉」 序章

網譯版 轉自 輕之國度

翻譯:七七七千愛

校對:鏡

……日暮西垂,兩名放學歸來的少女正走在河畔的道路上聊著天。

「——誒?真的?」

「真的,那種事聖經上一行字都沒提到過。」

「可大家都在說聖經就是那麼寫的不是嗎。」

「霧間同學——堅信著這一點的不是別人,正是霧間誠一哦?」

「話是那麼說啦……不過老爸他,居然有寫過這種東西嗎。」

「不,霧間老師沒那麼寫過,我是從一個叫馬雷的人寫的書上讀到的。」①

「和子,我在想啊,你絕對比我老爸還聰明來著——」

「……才、才沒那回事。總之,該隱雖然殺了弟弟亞伯,卻完全沒有被罪惡感所困,神也寬恕了這一點……聖經里只寫了這麼多。不像電影《伊甸園之東》②那樣,終其一生都在被負疚感折磨。」

「那什麼來著……記號?他不是因為這件事被打上了記號嗎?」

「嗯,書上是那麼寫的。」

「那傢伙不會因為這個被人們在背後指指點點的嗎?」

「這就是大家都誤會了的地方。神為該隱所打上的記號,是『對其犯下的罪,為使無人可以傷他,凡殺該隱的,必遭報七倍』。也就等同於他得到了一塊能為所欲為卻不被問罪的免罪金牌。」

「哈哈,簡直跟旗本退屈男一樣。」③

「該隱接下來的所作所為都記載在聖經上。他建起城池,家庭幸福美滿,在商業、工業、農業、藝術上都大獲成功,總之他成為了現代一切稱得上『文明』之物的始祖。在嫉妒作祟下謀殺弟弟的男人,卻成為了我們偉大的先驅者呢。」

「……真的有這種事?」

「都說了聖經上只寫了那麼多。」

「一丁點後悔都沒有?據說他成了居無定所的流浪者吧。」

「這都是後世的解讀。畢竟就連堅信聖經內容神聖不可侵犯,奉行原教旨主義的中世紀以前的教會,都對這部分做了『神乃是為了使該隱意識到自己的罪過,才令無人可以傷他』這種,本應嚴令禁止的『解讀』。」

「……哼。」

「心情上固然難以釋懷……可是不覺得有種『這就是現實啊』的感覺嗎?」

「是啊,確實——不過和子,你啊,怎麼說呢——」

「……很怪?」

「嗯,非常怪。聊這種話題就特別起勁。」

「沒你怪吧?炎之魔女同學。」

「哈哈哈!說的好!」

「呼呼——」

兩人不約而同地大笑起來。

「……還有其他什麼末真博士在意的世人的誤會嗎。」

「別叫我博士……我討厭那個稱呼。」

「沒辦法嘛,誰讓你腦袋比一般學者還靈光呢,才華橫溢的女神大人。」

「……你在逗我吧?」

「是啊。」

「你夠了!」

「哈哈,抱歉啦——所以說,還有嗎。」

「唔嗯,對了……那就聊聊『盒子』的故事如何。」

「盒子?和神話傳說有關的?」

「嗯,關著一切罪惡與不幸的那個盒子。」

「啊,我聽過那個故事。好像是少女被賜予了魔盒,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打開了它,結果釀成了大禍。」

「沒錯,就是這個故事。然後她慌忙關上了盒子,最後留下來的——」

「是『希望』吧。」

「不覺得奇怪嗎?為什麼希望會被一起放進塞滿不幸與罪惡的盒子里。」

「唔,確實。」

「這故事也是同樣的情況,該怎麼說好呢——就是便於理解的說法廣為流傳,以至於本質被人誤解了的典型案例。」

「那最後留下的不幸,究竟是什麼?」

「『未來』喲。」

「——哈?」

「確切來說,預感亦或是前兆這種說法或許更為合適……總而言之,即為通曉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一切,這種形式的不幸。」④

「……這樣,算得上不幸嗎。」

「要知道——那可是通曉一切啊。要是能看到未來等待著的艱辛磨難、悲傷離別,將一切不分事由地盡收眼底的話,這樣的人肯定會活不下去的吧。」

「……」

「不過,唯獨未來被關在了匣中,人們才得以僥倖保留下『將來一定會有好事發生』這唯一的希望——嗯,就是這樣的故事。」

「——原來如此。」

「被賜予魔盒的少女,名叫潘多拉——也就是『被賦予一切之人』的意思——」

譯註:

① 馬雷,推測為Carl-Heinz Mallet,著有《Kopf ab!: Gewalt im Mär》(日本譯名首をはねろ!),該書以獨創性的觀點討論了童話內的暴力描寫。書內提到,雖然一般童話中講究因果報應,但與一般的主流觀點相悖的是,舊約聖經內該隱與亞伯的故事裡弒殺弟弟的該隱並未受到與罪行相符的裁決。

② 《伊甸園之東》(East of Eden),美國出品由伊利亞·卡贊執導的一部影片,於1955年3月9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加州,一名聰明明伶而多愁善感的農家青年由於一直得不到嚴厲父親的愛,故意打擊想法天真的雙胞胎弟弟,把母親未死而淪為老鴇的真相揭露出來,最後導致家破人亡的悲劇。

③ 旗本退屈男,同名時代小說,主人公早乙女主水之介人稱旗本退屈男,他的前額有一道「天下御免の向こう傷」,電影中設定為德川將軍親筆賜其「天下御免」,即不論如何行事均可免罪。

④ 潘多拉魔匣最後所剩的東西,古希臘語原文為「elpis」,英文圈內通常將之譯為hope即希望,但也有說法將elpis作負面解釋,理解為「預知、對壞事的預見」。應注意的是雖有此類說法存在,但實際上多數場合elpis都用於對好事的預言。出典中務哲郎譯『ヘシオドス全作品』(即赫西俄德全作品)。

⑤ 因為標題不好標註,所以在此略作說明。本卷標題為Boogiepop In the Mirror,極高概率A自Michael Ja的作品Man In The Mirror。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