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與靜

朋友說,她十一二歲的女兒靜靜從學校回來時,愁眉苦臉說,美國同學問她名字什麼意思,靜靜說,「Silent.」引起鬨堂大笑。後來她說,也可以是「Quiet.」又引起竊笑。

「怎麼辦?」林太太說。「靜字怎麼譯成英文就不好聽了?靜可以譯成什麼別的字使洋人可以接受的嗎?」

我想了一想。「Tranquil可能比quiet和silent好,但最好的字可能是Serene,那有安謐、寧靜的意思,我想甚至好動的老美都能接受。不過,作為女孩子的名字,通常是寫成Serena,不寫為serene」。

這使我想起中西文化對動與靜的不同觀念。中國人比較愛靜。靜並不表示毫無生氣。靜有安寧蘊育的意思。靜女是貞潔安詳的女子。靜坐是修心養性的功夫,靜聽則是在仔細地聽。

我身為人妻人母,無論對家人多麼關心,每天都要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忙了一天,每晚飯後「下班了」,必倒一杯茶,拿到卧房,躺在床上慢慢酌。夜闌人靜,我定定神,想想今天做了什麼事和明天要做的事。夜裡的靜像瓊漿玉液,滋養我。

美國人喜歡動,打球,做體操,跑步,跳舞,連唱歌時都無不搖搖擺擺,跳來跳去,高興時高舉拳頭大叫「Yeah!」我不能欣賞他們的音樂,Rock

美國人對美的觀念也是動的美。所謂美女是個開口大笑,笑得連舌頭、扁桃腺都看得見的少女。這和中國女人笑時掩著嘴巴剛剛相反。古書說:笑莫露齒,立莫搖裙。

美國人似乎樣樣要做到飽和點才肯停止。你別以為一份三明治只是兩片麵包夾一片火腿,一片番茄一片生菜。非也。他們的三明治厚得無論嘴巴張得多大都咬不下去,因為麵包里放的肉片等等起碼有兩厚。他們狼吞虎咽要塞飽肚皮才肯罷休,所以有那麼多大胖子。從沒聽見過他們談「自律」,談「適可而止」。他們喝起酒來也是這樣。他們會事先決定要喝得酩酊大醉,在赴約會之前指定哪一個人負責在宴會之後駕駛汽車返回住所,絕對不能喝醉。

中小學生到朋友家聚會,同意留宿時,無不玩到凌晨,筋疲力竭以後才倒在床上呼呼大睡。林太太不但把serene解釋給女兒聽,更為她取了英文名Serena。從此靜靜不再為人笑柄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