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偉大的勝利

1到敵人後方去

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消滅凈。在階級社會中,革命和革命戰爭是不可避免的,舍此不能完成社會發展的飛躍,不能推翻反動的統治階級,而使人民獲得政權。革命是群眾的革命,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革命,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革命。(紅梅,你帶的錢夠不夠?(夠了的,要蓋房也能買一間苫草哩。(這次你我是破釜沉舟了,買也得買回幾條王鎮長的證據來。(這麼遠的路。王家峪人不知肯不肯揭發王鎮長。(放心吧,我就不信一個人能一輩子不犯錯誤,一輩子不得罪一個人。只要有錢,不怕把群眾發動不起來。)

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正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中國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在這種根據地上進行長期的革命鬥爭,決然不能忽視以偏遠農村區域做革命根據地的觀點。(愛軍,我的腿累了,也渴得很。(我去給你弄點水喝,你等著我。(算了吧,咱們坐下歇一會……(紅梅,你說怪不怪,我連續幾夜做夢放火把程寺和牌坊全燒了,你說這夢啥意思?(你夢見我了嗎?(我夢見咱倆還是在大隊部的榆木桌上做那事,咔嚓一下桌子腿斷了。你一尖叫,咱倆就掉在桌下了,你摔得到處都是血。(你真的夢見了血?(夢見你兩腿間,你的那兒血像河一樣流。(這就好了,愛軍,夢見血是馬到成功的徵兆哩。)革命的規律———這是任何領導、指導革命的人都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群眾革命的規律———這是任何領導和指導群眾革命的人都不能不研究、不能不解決的問題。中國群眾革命的規律———這是任何領導和指導中國群眾革命的人都不能不研究、不能不解決的問題。中國北方群眾革命的規律———它完全有別於中南方革命根據地群眾革命的規律,這是北方地區的政治、文化、地理及生存環境決定的。任何領導北方群眾革命的人都不能不考慮這一點,從而解決這一點。中國北方豫西山區耙耬山脈群眾革命的規律———它又完全有別於北方山區和北方豫西山區的革命規律,這是耙耬山脈的歷史、政治、文化及特殊的地理環境、生存條件所決定的,任何參加、引導、指導、領導耙耬山區的群眾革命的人都必須琢磨這一點,研究這一點,解決因此產生的一切問題和矛盾。(愛軍,到沒到王家峪?(喏———快了,可能就是前邊那個村。)我們現在從事的革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我們的革命是耙耬山脈這塊特殊土地上的革命,因此,我們不但要研究一般的革命規律,還要研究特殊的革命規律,還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國北方豫西山區耙耬山脈的群眾革命的規律。我高愛軍是地道的耙耬山脈人,我讀書時是高材生,當兵時是優秀士兵,當班長是全連最優秀的班長,服役期間寫的詩歌中的名句至今都在軍隊廣為流傳,怕我死後數十年也會如「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樣在軍隊被廣為傳頌。我寫的詩是「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革命戰士是塊泥,哪裡需要哪裡提;革命戰士是塊坯,哪裡需要哪裡砌」,這首詩最流傳的是前兩句。還有「視駐地如故鄉,視人民如父母」那口號,都出自我的筆端和文章。我寫的激揚文字曾幾次登在《解放軍報》和《工程兵報》上,退伍後在鄉村革命這些年,省報和地區的報紙有時還寫信向我來約稿。我有文化,見識多,過目不忘,能言善辯、敢做敢為、不怕犧牲、有勇有謀,又最了解耙耬山脈的人和物,山和水,草和樹,禽和獸,男與女,老與幼,沙與土、蟲與蟬、豬與狗,性與愛、春與秋,樹葉與道路,方針與方言,政策和耕牛,貧窮和富裕,婚嫁與葬俗、快活與女人,豬狗與春秋,空氣與房舍,破鞋與貞潔、偉大與男人,革命與飢餓,幸福與莊稼,還有寒露與冬至,成功與權力,崇拜與烏鴉,牛鬼蛇神與地富反壞右,人民群眾與貧下中農,無產階級與犁耬助耙。上至耙耬山脈的星月,下至耙耬山脈的狗屁,我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我咋就能到王家峪不馬到成功呢?咋就可能不成為耙耬山脈的權力和革命的新星而冉冉升起呢?到敵人後方去,把鬼子消滅凈。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2到敵人後方去事實上,現在回憶起來,總結起來,我向你們說這些的時候,我替你們發現了你們永生不能發現的偉大規律,那就是世界上最最複雜的事情往往最簡單,最最簡單的事情往往最複雜。正是因為革命有這樣美妙的千變和萬化,深奧和簡捷,革命者才會從革命中得到樂趣和刺激,才會有那麼多人不畏艱險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要治療紅梅憂鬱症複雜不複雜?想要打倒王鎮長複雜不複雜?想要從猜測中證明王鎮長和他家鄉的王家峪大隊的女支書趙秀玉有男女關係是一件小事嗎?想以此達到革命與奪權的目的與平地起樓有啥兒兩樣呢?可我辦到了。輕而易舉地達到目的了,不僅打倒了王鎮長,還把他送進了監獄裡,定性他為現行反革命分子,判了他20年徒刑。而這件事的意外和簡單,使我和紅梅切實感受到了革命的魔力和刺激,完全徹底讓紅梅從慶東死去的陰影下面走將出來了,又回到了陽光下的舞台上,明白了為啥兒這年月連瞎子、瘸子和笨豬、野狗都想鬧革命,都能鬧革命,都想成為革命家和都能成為革命家的根本原因在哪兒。我和紅梅是臨近日落到了王家峪大隊的。第一次到耙耬深處來,六十幾里路,走了一半,搭乘了一半馬車和牛車,加之路上兩人說到高興處,說到人心激奮時,又借著四野荒無人煙,就在路邊脫下衣服做了兩次那事兒(她終於又和先前一樣激情滿懷,哇哇亂叫了),到王家峪村頭時,我已經累得雙目昏花、兩腿發酸,恨不能到誰家裡喝一碗生水就躺在床上睡一覺。王家峪村坐落在一面山坡上,是王家峪大隊的一個自然村,是大隊部的所在地,可趙秀玉支書家卻住在幾里外的趙家窪,離這兒整整隔著兩道梁子一條溝。王家峪村距山嶺上的牛車馬道有三里路,而那三里路則完全都是羊腸道。我們沿著一道溝邊彎彎繞繞的一繩小路往王家峪村裡走,坡地上有的小麥已經掙開冬寒旺旺綠綠了,有的還是入冬前播下不久的模樣兒,從遠處、高處去看那土地,有的黑黑茵茵,盛如濃雲,有的花花搭搭,見黃見紅,有褐有紫,使整面坡地像遇物賦形的一塊巨大的地毯或床單啥兒的。山樑上和小路上沒有一個人,只有兩隻野羊在路邊的崖頭懸著啃草兒,從田地里飛過來的腥甜的土味,溫熱燦爛,呈出薄薄的金色,在我們的鼻子下繞來繞去。村子裡升起的炊煙,在平南西斜的日光下,是一種絢紅柔美的顏色兒,如隨風而起的絲線在半空飄飄蕩蕩的。(幾年前這堤外荒灘一片/是咱們用雙手開成良田/冒冬雪、迎春寒長年苦戰/才使這荒灘變成米糧川/為墾荒咱流過多少血和汗/為墾荒咱度過多少暑和寒/開拓出肥田沃土連年得高產/百花盛開春滿園)。紅梅那天穿了一件我用大隊的公款給她買的大紅羊毛衣,套了一件小翻領的四扣衫,她邊走邊用那布衫襟兒在臉上扇著風,扇著扇著她立下不走了。在我們身邊的田裡冷丁兒跑出來一隻野兔兒,半黃半白,竟敢在路邊瞪著火樣的眼睛不動彈。紅梅朝那野兔一揚手,它朝田裡跑幾步,又回頭望著我們倆。紅梅叫:「愛軍,快看!」偉大的兔兒喲,它是不是一隻精靈呢?你們猜它引導我看見了啥兒了?我看見有兔窩的那塊田裡,方方正正,二畝有餘,那麥苗竟有一半已經抬頭挺胸,身高半尺,烏黑髮亮,而另一半則身高三寸,半青半黃;然你再往地邊細看,還有一畦田地的麥苗好像剛剛從土裡拱出來,似乎還沒從冬眠中睡醒一模樣。我有些奇怪了,一塊田地的麥苗竟有三種長勢和苗色。再看那塊田土,五寸高的苗兒這邊,田裡的坷垃又細又碎,三寸高的那兒,坷垃偏大偏硬,冬眠苗的那邊,彷彿剛剛才犁過。(遇事要仔細分析,尋找前因後果,抓住主要矛盾或主要矛盾的主要線索,這樣才能逮住矛盾,解決矛盾,干好工作。)難道這不是一塊田地嗎?又明明是一塊田地哩,大田埂四方四正的把這三種苗地圍在了一起呢。一塊田地為啥有三種麥苗呢?紅梅喚:「愛軍,你看這兔呀!」

(偉大的兔兒喲)我又朝前起走了幾步,到另一塊三角地里,發現三角地里的麥苗一樣是有的剛出土,有的已經十二分的綠旺了。(沒有發現,就沒有創造,沒有創造,社會就只能原地踏步,永遠不能前進。)紅梅叫:「愛軍,你往哪去呀?」我說:「我去尿一泡。」「尿一泡你用走恁遠?你怕我是不是?怕我你今夜兒就別和我睡一塊。」我到同一塊麥地有兩三種苗的田頭上,用腳在苗色相差、坷垃相差的地頭踢來踢去。我踢到第二塊田地時,偉大的發現在我的腳下哐咚一響,果然如平地起樓一樣出現了:我看見在地下幾寸深的地方埋著一個木橛兒。我彎腰把那橛兒扒出來,見那橛兒上寫著三個字:王保民。我又到另一塊田裡苗色相差的田頭扒,又扒出一個木橛兒,上邊仍然寫著三個字:王大順。我一連在那面坡地扒出了六個木橛、木牌兒,每個橛兒、牌兒的上邊都寫著一個人名字。這時候,我腦子轟然炸開了,一個天窗的光明照進了我的頭腦里,就像紅旗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