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後記

我是作者。這次的寫作因為夾在《全國版》改稿作業之間,使得感覺有些生疏,造成了得將兩百頁初稿全數廢棄重寫這樣前所未有的難產狀態。最後總算把歸為九州篇後篇的「大友宗麟篇」完成了。這也多虧了說著:「麻煩請在一個禮拜完成全面改稿」「麻煩在一天內完成二度改稿」不斷畫紅線下達修正指示的責任編。我以後一定會回禮……不對,一定會前去拜謝的。

但、但是呢!我要先在這裡道個歉。其實「大友宗麟過去」與「高城之戰」這兩段的篇幅寫得太過癮,結果超過了字數上限,所以九州篇得在下一集稍稍再占點空間了。大友宗麟本身不用多說,侍奉宗麟的立花一家與肥前龍造寺軍團等人都是相當鮮明的角色……因此該如何削減角色描寫,改用點到為止的形式,好符合能夠放進一本書的字數;還是貫徹以往《信奈》的寫法,將多出來的部分放到下一集。在煩惱半天后,我決定以內容還有角色為優先,採用了後者的方式。

大友家經常有武將名字使用相似漢字的做法。儘管有些繁雜,大友家武將的幼名如下──

〈鹽法師丸(大友義鎮=大友宗麟)、鹽乙丸、鹽市丸〉

特徵是都有個「鹽」字。至於為什麼是鹽呢?

另外,立花一家也是──

〈戶次鑒連→立花道雪、吉弘鎮理→高橋紹運、高橋統虎→立花宗茂〉

改名的人也太多了,甚至連姓氏都改掉了。這些改名在故事當中是伏筆,還請各位務必記住喔。

史實中的大友宗麟無論是在「耳川之戰」或「今山之戰」里都坐擁大軍,但卻沒有親上前線。不過,在《信奈》的世界,由於比史實還早黑化的「惡官」黑田官兵衛和操控官兵衛的傳教士‧加斯帕爾,以及我們主角‧相良良晴影響了宗麟,「高城之戰」的結果與史實島津軍擊敗大友軍的「耳川之戰」大不相同。儘管同樣是以高城為戰場,但卻大幅度加入了島津軍敗給官兵衛率領之豐臣軍的「根白坂之戰」要素。若是這場戰爭是「根白坂之戰」,島津家久會遭逢上一集時避免掉的死亡命運;如果是「耳川之戰」的話,大友軍的名將就會因此戰死。如果發展與兩場戰爭都不同的話,戰事就會陷入膠著,本州的信奈、光秀等人運數就會走到盡頭了。倘若讓良晴抓住宗麟的心,這樣是否就能避免開戰呢……宗麟心中的黑暗堪稱是《信奈》世界前所未有的等級,輕易走進宗麟路線只會導致良晴毀滅。因為某個理由,信仰與戀愛都無法拯救宗麟,而且官兵衛還是惡官壞人。也就是說,良晴到了這集終於陷入無計可施的窘境了。不過還沒完喔,良晴還有成為姊姊的相良義陽,而宗麟還有立花一家呢!

另外,立花道雪虔信的八幡大菩薩(八幡神)是武家之神,豐前的宇佐八幡宮是其本社。故事中稍微提到的「宇佐八幡宮神諭事件」是奈良時代的故事。事件內容是弓削道鏡收到宇佐八幡宮神諭而打算篡奪皇位,和氣清麻呂則是同樣在宇佐八幡宮接到反對道鏡即位的神諭而出手阻止道鏡。宇佐八幡宮神諭的地位就是如此重要,擁有絕大的權威。當然,宇佐八幡宮也與現代神社不同,擁有領地和軍力。到了戰國時代,宇佐八幡宮站在大內家與毛利家這邊和大友家敵對。之後遭到宗麟燒毀。宗麟之所以要將天主教王國建在日向,而非豐後,原因之一應該就是宇佐八幡宮在本國豐後的影響力太深遠了。

只不過八幡神雖然如此重要,但其由來卻相當模糊。原本似乎是北九州‧宇佐的當地神明。隨著時代演變,竟然與應神天皇融合,其後再融合了佛教,被稱為八幡大菩薩。然而,在『古事記』或『日本書紀』中應神天皇與八幡神是沒有關係的。另外,八幡一詞原本念作「Yawata」「Yahara」,與佛教融合後則變成了「Hachiman」,光是名字就充滿了神秘感。

總而言之,宇佐八幡宮神諭就是這集的重要主題。

行數差不多要用完了。在此要感謝每次取材時都會送來戰國T恤的みやま零老師、比作者還要熟悉《信奈》的責任編輯,以及各位讀者。順帶一提,會將宗麟服裝加入那麼多南瓜要素,就是因為據說日本南瓜的歷史就是從大友宗麟開始的。儘管當時應該還沒有「萬聖節=南瓜」這樣的公式,但喜歡奇異事物的公主武將‧宗麟靈機一動想到「南瓜祭典」,於是就變成這樣了。宗麟想出的「人臉南瓜」就是她一邊喊著「去死吧!去死吧!」一邊拿刀捅出來的(汗)。

總而言之,九州篇的篇幅雖然比想像中還多,但日本全國的公主大名應該會在下一集全數登場的。良晴究竟能否安然回到本州呢(這、這次一定會的!)。信奈的故事與良晴的故事將再一次彙集──天下布武的大戰終於要展開了。

春日みや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