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結物語 後記

寫系列小說的時候,如果說起被問到後難以輕鬆回答的具有代表性的例子的話,那就是「這其中有多少是從最初開始就這樣考慮的呢?」這樣的問題了。如果說「並沒有怎麼特別考慮過」,就好像擺架子似的,可能會讓提問者感到失望了。要是回答「全部都是經過精心計算考慮完全按照計畫展開的既定路線穩固行進」的話,那感覺也很不好。實際上我覺得回答說「在某種程度上作出大致的考慮,並且根據狀況和時勢做出合理的安排,並且隨機應變地添加新要素或是去掉某些部分,慢慢整合成一個完整的脈絡」才是正確的答案。不過這種模稜兩可的解答究竟哪裡正確啊,我也是回答不上來的啦。總的來說這就是「比例」和「程度」的問題,如果問一還是零,那麼我想無論是多麼有計畫性的小說家,也無法讓整個系列完美地按照原定計畫推進。實際上動手去寫的時候,有時候就跟頭腦中所想的完全不同,有時候某些問題不試著寫寫看也發現不了,所以執著於完全按照原定計畫去寫,我也不認為是一種正確的做法。雖然貫徹初衷的確是很重要的,但「試過不行就修改後重新再來」大概也不能算作是一個不好的方法吧。最重要的並不是「從頭開始考慮」,而是「一直考慮到最後」,所以一直以來,我就是這樣反反覆復想來想去。

那麼回過頭來再看看,要說物語系列在這方面究竟是如何的話,在二〇〇六年發售《化物語》上下卷的時候,要問我是不是有稍微預想過類似本書這樣的內容,雖然我的記憶也買在有點模糊,不過老實說應該是連一個字都沒想過吧。是一個字也沒想過哦。別說是《化物語》,就算是在寫本書的前作《撫物語》的時候,也還是連一個字都沒想過。至少也該有一個字吧。但是要問我是不是什麼都沒想過的話,我想那也應該是不可能的。按照我的估計,我應該是想了許多許多,不斷思考,思考,再思考,再這樣讓這些東西經歷了十年以上的時間之後,以某種形式被鮮活呈現出來了。思考過的事情我覺得是沒有白白浪費的呢。就算有點子還沒有機會用上,畢竟也還是因此形成了那樣通暢的思考迴路,這樣也就會逐漸形成一條通路。那麼,本書就是以百分之百的趣味寫成的將來,同時也是完結物語系列的第二十二彈,阿良良木歷的二十三歲時代,OFF SEASON的最終作《結物語》。

封面是承蒙VOFAN先生繪製的身穿白無垢的戰場原黑儀小姐,真的非常感謝。她也已經二十三歲了呢。在和《化物語》的封面相呼應的意義上,就請她手裡拿著訂書機吧。十年前就連我也實在沒料到戰場原小姐會這樣出現在封面上。那麼,接下來我要想些什麼好呢。

西尾維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