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同伴滑出山路那一刻起,神的考驗就開始了吧。雖然很幸運地並無大礙,此後持續的降雨卻造成多起山崩,害我們在深山裡進退不得。
附近村裡請來的挑夫起先還有說有笑,在月夜中聽見狼嚎後就變得很古怪。然後在某天午餐時間假稱采蕈菇加菜,就此一去不回。
把我們丟在狼嚎不絕於耳的深山裡。
所幸我們沒有迷路,一直走下去就能脫險。於是我們不斷念著神的名號,相信神會照看我們,在泥濘中一步步地走。
然而走到食糧將盡,蓊鬱的樹林仍不見邊境。雨又下個沒完,我們反覆在巨木或山崖下架起帳篷,盹也不敢打地看著水珠打青苔。
當雨連下整整三天時,我開始覺得自己真的不行了。
咳嗽的人愈來愈多,是因為帳篷底下簡直和菇園差不多。就連塗滿油脂的鞣皮大衣也吸水膨脹,長出厚厚的霉。說不定我們也會如這外套,在森林中歸為塵土。
當然,我們侍奉神的人並不怕死。我們都相信自己沒有絲毫愧疚地完成了所賦予的使命。
而且最後一項任務是調查那舉世聞名的溫泉鄉紐希拉,聽起來還不壞。
就連過去那烽火連天的時代,那片土地也不曾遭受戰火侵襲,熱鬧得不負其樂聲歡笑連綿不絕的美稱。的確,在那種氣氛下喝得微醺,處處霧氣繚繞,就算仇敵近在眼前也不會發覺吧。
但也正因如此,那裡也是不肖之徒絕佳的藏身之地。
而且每年從南方都會有大批高階聖職人員湧入紐希拉這片土地,以溫泉療養身心。難保不會有人包藏禍心,在泉水中溶入異端思想,毒害他們這般崇高的神仆。
於是我們奉教廷之命,在睽違十數年後重返紐希拉。
那裡熱鬧依舊,是個放蕩與歡愉的樂園。
德高望重的大主教,在那一臉色眯眯地追著舞娘跑也不足為奇。有人早也酒午也酒夜也酒,直到隔天破曉才肯睡去。但儘管他們的不檢點令人直搖頭,我們的使命是揭發異端,而不是糾舉其墮落行徑。沒錯,因為我們是異端審訊官。
我們直到深秋才終於踏上那片土地,待了整個冬天。同伴們分散於村中各旅館,在其溫泉與餐廳中監視是否有人企圖行瀆神之事。
我所分配到的,是十數年前造訪時還沒有的溫泉旅館。
深山或孤島的村落,都不喜歡變化,紐希拉也不例外。他們表面上是對外宣稱,只要挖到溫泉,不管是誰都能開旅館營業,不過,顯眼的泉點早已探盡,所以這規則實質上成了既得利益者的壁壘。
由於這裡已經多年沒有新旅館,聽到村裡有了新旅館讓我很吃驚,而且生意還相當興隆。
事前調查中,出現過他們是用魔法找出溫泉,欺騙顧客的謠言。成功的新人往往會蒙受許多不實風評,所以我不會信以為真,可是這裡畢竟是紐希拉。
神選擇不才在下留宿那所旅館,讓我信心大振,誓要查明真相。然而,在那裡的所見所聞卻使我非常疑惑。
這是因為,那所旅館乍看之下清清白白,清白到讓人懷疑生意怎麼能那麼好。
而且旅館位置相當偏僻,說是村郊也不為過。那是富有住客會喜歡的地方,同時也是非常難以挖出溫泉的地方。
看來用魔法挖溫泉的謠言,也不完全是無憑無據。
而且,那裡的客層也很特異。
在浴池問住客是受誰介紹而來,每個回答的都是各地政商的大人物。且據說那每一個,都是老闆過去從事旅行商人時的知交摯友。
再進一步調查,我發現這所溫泉旅館與北方地區勢力急速發展的大商行德堡商行深有關連。
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一介旅行商人身上?
老闆會是用魔法蠱惑人心的巫師嗎?抑或是某個大國派來卧底的密探?無論如何,只要他與神的棲家為敵,我就得呈報給教廷知道。
如此心想的我仔細觀察旅館的狀況,但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
那所旅館究竟是有何特別之處,能吸引那麼多人?
然而,要將他們列為監視對象是輕而易舉,但我可不能將神的善良羔羊送上火刑台。因此,我在返回教廷的漫漫長路上為如何下結論絞盡腦汁。
反正我時間多得是。
就看著不厭其煩地下個沒完的雨淋濕青苔,思考怎麼評斷吧。
那所溫泉旅館,名叫「狼與辛香料亭」。
無論從水路逆流而上,還是沿陸路走上山,最先察覺的都是氣味。
那獨特的硫磺味,濃得像眼睛看得見一樣。
當鼻子終於習慣,已經能看見樹林另一邊的泉煙。
到這個距離,樂師奏出的活潑曲調也會依稀隨風而來。
走山路進村,會先見到馬車行。四肢粗壯的長毛馬匹系在馬廄里,毫不怕生望著往來的旅客。其中也有許多一般體型的馬,應該是住客帶來的吧。
馬車行再過去,有個門面寬廣,看似工坊的建築,那裡是旅館介紹所(遊客中心)。門面這麼大,據說是因為需要容納雪季時行李較多的旅客。來紐希拉工作的樂師、雜技師似乎也會在這裡談生意,有幾個身材高大的女性在這裡整理頭髮,一個身手輕巧的男子倒立著走來走去,還有人正在喂表演特技的小熊。神啊,請祝福他們。
此後構造和其他旅舍聚落一樣,稀疏座落幾間販賣旅行用品的店鋪,然後是村廣場。廣場和村邊河畔的碼頭相連,人聲鼎沸。
從碼頭落地的,當然不僅是旅客。來泉療的人愈多,用來伺候他們的物資也跟著多。卸貨場吵鬧得有如開戰前夕,堆起比人還高的行李。
一旁的鐵籃里燒了火,許多根鐵棒插在裡頭。
我很好奇那是做什麼用,便停下來觀察一會兒,見到狀似村裡公務員的人清點完貨物後,抽出一根鐵棒往貨物按。
看來那是在貨物上烙印,以免弄錯去向。
來取貨物的,應該都是各旅館的夥計,大人小孩都有,發色、眼色與輪廓也林林總總。可能是這裡的工作淡旺季落差極大,大部分是來打工的外地人吧。
應該有很多人分不清旅館的名字,連語言是否彼此相通都很可疑。
認烙印就簡單明瞭了,實在令人佩服。
不過他們似乎還是很容易起爭執,有個人不知在大罵些什麼。
從並非旅裝看來,應該是當地人吧。他面對堆得高高的木箱,搔著頭傷腦筋。
我沒聽清爭吵的內容,但那與工作無關,也就不深入了。
離開廣場,喧囂也沒有減弱多少。
到處是餐廳或只收柴水錢的簡易旅舍,太陽還沒斜就有許多人在裡頭吃吃喝喝。
若在有城牆的城鎮,這會給人頹廢的感覺,可是這裡不同。或許每個喧鬧的人都是跟著作泉療的主人來到這裡的吧,這些隨從不會住溫泉旅館,泡的都是村中的公共浴池,在柴水旅舍打通鋪過夜。
且人數實在很多,餐廳桌位都擺到了路上。在沒棚沒牆的浴池泡澡的人,還會裸著身子到路上來買酒。
聚在路邊的,多半是第一次跟某處大主教或修道院長來紐希拉的菜鳥僧侶吧。
他們僧袍各自不同,且應該互不相識,會聚在一起,多半是因為彼此之間在這片混沌中有共通話題。那模樣,好似聚成一團的羔羊。
經過他們時,正好有個半裸的美麗舞娘過去搭訕,嚇得他們一愣一愣。快步通過之餘,我祈禱他們能戰勝誘惑。
愈往村子深處走,人影愈少,房子愈大。門口有大錦旗飄揚的,是貴族將整棟包下了吧。
當深入到山勢坡度明顯有感時,旅館間的樹林已完全遮擋了彼此。碼頭的喧囂,被零星的鳥語取代。
據說愈是遠離喧囂,溫泉功效愈好,旅館價格也愈是昂貴。
畢竟難以挖掘溫泉之處,代表建設旅館也很困難。沒有一定的財力,就沒有本事開門營業。
那麼,到了紐希拉也得完全進入森林、登上陡坡才能夠一睹其風采的旅館,背後肯定有相當可觀的金錢支柱。
建築物本身相當樸素,裡頭傳來熱鬧的聲響。
門前有如碼頭重現,堆滿各種貨物。
小麥和腌肉腌魚等是一看便知。塞得快撐破腸衣的香腸,甚至從木箱里溢了出來。井然排列的陶瓮是南方常見的樣式,裡頭裝的大概是橄欖油。或許是應某個任性的南方聖職人員或貴族的要求而送來的吧。一想到那得花費多少人力和金錢,我就直搖頭。至於看不見內容物的箱子,從作工紮實來看,應該是各種奢侈品或高級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