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的第七點想法:塵埃所無法掩蓋的鯀禹治水

大禹,姓姒,傳言為顓頊後裔,鯀(gun)的兒子。

史記說鯀是顓頊的兒子,鯀生禹。

但是我們以山海經為準,《山海經》說:「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

如果你們把這個『生』,當做生孩子,那麼鯀比顓頊還大一輩,這顯然很離譜。

我說過,生不一定是孩子,它也可能是指衍生出的部族,這句話本身也表達了這層意思。

黃帝後裔的一支,衍生出了駱明一族,駱明又衍生出了白馬一族,白馬可能是那個部族的圖騰。

具體什麼樣,我也不知道,總之名為白馬。我猜啊……可能是龍裔圖騰。古代白馬是龍的化身。身高八尺的白馬,被認為是龍裔。

總之,鯀就是白馬一族領袖。

從記述者的角度來翻譯,意思就是『白馬一族,是現在的鯀族』。

我是以山海經為準的,所以鯀不是顓頊兒子。

不過史記可能也非空穴來風,有一種說法是,顓頊的兒子之一是鯀曾,鯀曾生了鯀祖,鯀祖生了鯀父,鯀父生了鯀,鯀生了禹。

這麼算的話,顓頊是禹的六世祖。

鯀可能是個謚號、尊號之類的,白馬一族的領袖,世代都叫『鯀』。

因為世代都叫鯀,所以如何區分這幾代鯀呢?於是就把最後一代叫做鯀,上一代叫鯀父,上上代叫鯀祖(祖父),上上上代叫鯀曾(曾祖父)。

是顓頊兒子的,乃是鯀曾。司馬遷可能沒梳理清楚,直接記述為鯀,於是認為禹是顓頊的孫子。

無論是哪種說法,不管鯀和禹,是黃帝分化的一支後裔,還是顓頊分化出去的一支後裔。

他們都是根正苗紅的黃帝一系血脈。

然後問題來了,他們不姓姬,姓姒。

不姓姬,明顯他祖上也不是嫡子,被外封了。

看過了我之前番外的,應該都懂。

黃帝分封了十四個兒子,其中十二個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

姬毫無疑問是嫡系,十四個兒子,十二個姓,還有倆呢?還有倆也都姓姬。顓頊和帝嚳分別繼承。

所以『黃帝生駱明』,裡面的駱明一族,應該是這十二個姓里其他的某個姓,比如姞(我猜的)。

之後駱明一族,又分封了某個庶子一脈,分化出了另一族白馬。分化出去肯定得有別的姓啊,所以姓姒。

再之後,宗家一脈單傳,部落式微,一直也沒有更多的土地分封,所以白馬一族再也沒有分化別的氏族。

所以才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直接就是鯀了。

如果是指個人,那這輩分短得離譜了。

所以這一定是部落分化,分化就必須封新的姓。鯀禹姓姒,姒卻不是黃帝分封的十二個姓,所以中間一定分化過一次。

那一次,就是駱明生白馬。如此便正好對上了。

只分化過這一次,所以從黃帝到鯀,才如此的『短』。

從世系就能看得出來。

姬姓極度強勢,一代代瘋狂開枝散葉,而白馬一族,鯀之一系,卻始終困在一隅,歷代都沒有能出人頭地的大人物,以至於連續很多代,都沒有擴充支脈,始終是宗家一姓單傳。

從第一代鯀開始,一直都姓姒,一直都是鯀這個鯀那個,直到出了禹,成為了帝,還獲得了『大禹』這樣的美謚。

大禹不是名字。

他姓姒,名叫姒文命。沒有別的說法,他從小就叫姒文命。

在我們看來,這名字可以說是取得極好了。文命,多美的一個名字。

但這其實,側面表達了大禹小時候的地位……雙字名,屬於賤名。

自古以來,單字為尊,雙字為賤。

這種情況直到魏晉五胡亂華之前,都是傳統。越往古代,越是如此。

比如帝嚳,就叫『夋』,夏啟就叫『啟』,大羿就叫『羿』,周人的祖先后稷,就叫『稷』,初代商王成湯,就叫『湯』。

殷商甲骨文里祭祀的高祖王亥,並不叫王亥,而叫『振』。

周公名『旦』,孔子名『丘』,秦始皇名『政』,漢高祖名『季』,漢文帝名『恆』,漢武帝名『徹』。

你們可能要說,漢宣帝不是叫劉病已嗎?

對,原名劉病已。還是襁褓,沒有名字之時,就因為被巫蠱之禍牽連,被漢武帝下獄。四歲時大赦,送到祖母史家撫養。

劉病已從小就在長安街頭過著市井生活,原本皇位跟他沒關係,取得是賤名。

哪知道天命在他,昭帝死後,霍光扶植劉賀登基,結果他太昏君了,在位二十七天,做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壞事……

大臣們受不了了,霍光果斷把皇帝廢了,即海昏侯。

之後找來找去,最後把在街頭長大的劉病已,接回皇宮扶植為帝。

劉病已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為劉詢……

你們可能要說,顓頊不是倆字嗎?

顓頊並不是黑帝的名字,這個我說過,同樣堯、舜,這也都不是名。

舜是謚號,堯是謚號,大禹也是謚號。

注意,『大禹』是謚號,禹只是簡稱。他是第一個用兩個字來表達謚號的人,謚號這東西,字越多越好,先秦基本都是一個字謚號,漢以後偶爾會有兩個字的謚號。唐宋開始不要臉了,七八個、十幾個字的謚號,清朝最不要臉,二十多個字的謚號都有……

但名字,晉朝以前,一個字為貴。

顓頊到底叫什麼,我不知道,看過我前面解讀的,應該還記得,我駁斥顓頊叫乾荒的說法。這裡補充一下,當時我並沒有提雙名為賤的事,其實這也算是理由之一,顓頊名叫乾荒就離譜。

同理,舜的名字,也沒有記載。

以舜小時候的落魄卑微地位,我估計是個特別賤的名,比如叫姚二狗子之類的,大概這意思,所以沒有流傳。

至於堯……按照尚書的說法,堯名為『放勛』。

『放勛』可能就相當於現代的『大強』、『鐵根』這種名字吧。

只是我們現代人,get不到上古的點。非要說有什麼寓意,那就只能字面理解,『放』古義是流放、驅離的意思,『勛』的古義為:能成王功也。

合起來作為一個名,意思就是『驅逐功業』。

典型的賤名,其實堯的童年也不好。

按照史記的說法,在帝嚳後面繼位的,是長子帝摯。堯只是個小兒子,哥哥當了帝,直接把弟弟封到陶地,沒發展幾年,之後又轉封到唐地……所以堯後來是陶唐氏。

哪知道唐堯依然發育起來了,他人格魅力高,又有能力,部落經營地很好。

堯靠著自己籠絡聲望等手段,再加上哥哥帝摯執政實在是太昏庸,所以各方諸侯廢了帝摯,接堯回來繼承大統。

他這麼愛刷聲望,估計也和不受父親、兄長重視的童年有關吧。(刷聲望的事具體去看第一卷末尾免費番外)

回歸正題,魏晉之前,取名兒盡量取單名。

因為古代夭折率高,所以孩子出生基本都是沒有名字。稍微活到幾歲時,才會取個小名兒,只是用來叫他,他知道是叫他,能應答就行了。

放勛、病已、阿瞞都是這種小名。

如果還沒等有大名,爹就死了,或者爹不重視他,懶得再取個大名,那就有點慘了……

以舜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被父母嫌棄的程度來看,我懷疑舜的真名,特別奇葩……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總之夏商周直到秦漢,乃至晉朝前期,都以單名為貴。

只有黃巾軍里的一些人,才會叫雙名。三國里貴族出生還叫雙名的,只有孫尚香……而正史其實並沒有記載她,最早出於元雜劇。

綜上,大禹名叫姒文命,聽起來很霸氣,實則在當時是個賤名。

『文』古義為花紋或紋身,『命』就是令的意思,只是比令更強調一點。後來引申出天命(上天的命令),人活著乃為了執行天命,而人死了,就是沒命(上天不再給你命令了,你不必存在了)。繼而才衍生出壽命、生命的意思,最開始就是命令的意思。

所以文命,貌似是指他身上有刺配(我猜的),也有可能是把使命刻在身上的意思。

他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死了,估計是族裡的長輩給取了這麼個名字,浪漫點地說法,就是把振興家族的使命,刻在他的身上。

為何長輩不取單名,這跟他小時候整個家族地位卑微有關。

按照周時期的說法,共工、三苗、鯀和驩兜,乃是四罪。

即上古的四大罪族,直白點,被流放者,全族被掛上罪人標籤,排斥在整個炎黃文化圈的邊緣。

春秋時期的《左傳》:『流共工於幽州,放灌兜於崇山,遷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

共工氏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