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山海經的一點想法

山海經這部著作,有兩種解讀態度,一種是將其當做神話,另一種,則是百科全書兼史書。

通常來說,山海經具有濃烈的神話色彩,但我始終相信,任何一種自然神話,多半都是古人實際觀察的現象,越古老的神話越是如此,其一定是有原型的。

山海經在我眼中,都是客觀的記載,其包羅萬象,囊括數十個領域,完全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其中一部分被當做神話,純粹是古人與現代人的認知差異,觀察角度,與描述方式的不同所導致的。

辭彙匱乏,通過拼湊類比的方式模糊描述,繼而容易造成誤解。

簡而言之,是描述者太主觀,但他描述的事物,卻是客觀存在的,而非瞎想出來。

事實如何,一切取決於解讀者的態度。

解讀者認為是虛構的,那解讀出來的內容自然是虛構的。

不過既然允許有人先入為主它是虛構的,那麼自然也可以直接假定它是真實記載而去解讀。

選擇前者的人是主流,但世間也不乏選擇後一種解讀態度的人,而我就是其中之一。

舉例來說。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記載:「大荒之中,有人名曰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維宜芑苣,穋楊是食。有驩頭之國。」

意思很簡單:大荒之中,有一種人叫驩頭。鯀的妻子是士敬,士敬有個兒子叫炎融,炎融的後裔則是驩頭國人。人面鳥嘴有翅膀,吃的是海里的魚,走路時像是翅膀當做拐杖。他們成群結隊,經常扶著翅膀游巡於海邊,伺機用他們的鳥嘴捕捉魚是來吃。

從神鬼志怪的角度來解讀,完全可以構想出一種不會飛的鳥頭人,相貌可以十分怪奇。

但若直接把它當做客觀信史,那這說的完全就是企鵝,翅膀在身體兩側,直立的身體走路一搖一晃。

企鵝無論是儀態,還是形象,都太像人了。它們一夫一妻,去海邊時排著隊,身邊還跟著小企鵝,跟人類遷移時是一模一樣的。

早期的南美土著,也曾把企鵝當做人,認為南邊的白色大島上,生活著一大群人。

這便是兩種解讀方式。

前一種人可以說後一種不科學,出自華夏的山海經,怎麼可能描述南極的企鵝呢?相隔萬里,這所謂的大荒之南,莫非是南極?實在難以相信。要知道如果沒有互聯網,沒有海洋館,那麼大多數現代國人都是沒有見過企鵝的。

而後一種,也可以說前一種人過於自負,為何古人就一定不可能見過企鵝呢?或許在昔日的中國南海就有企鵝也說不定,亦或者山海經的原版比我們想像的更早時期就有了,它匯聚了早期人類遷移時的見聞。更亦或者,幾千或一萬年前,人類就是有這個本事去南極!

這背後一定隱藏著某種真理,存在即有道理,這本書就在那裡。如何解讀,對錯已無可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

此篇番外,應書友要求,講述一下我心中的山海經。

而在講述之前,首先要從這本書本身說起。

山海經最原初的版本,早已失傳。

現今流傳的版本,是劉向劉歆父子整理過,流傳到晉朝郭璞時的版本。

而早在史記中,就有對山海經的描述,可惜的是,司馬遷表示裡面的內容『余不敢言也』,他這一慫,使我們錯失了完整版的山海經。

山海經最早並不是一本經,而是好多類似的記錄了各種知識的奇書,匯總而成。有的奇書甚至沒有字,只有圖。所以它才包羅萬象,時而講地理,時而講民俗,時而講地質,時而講歷史。

後經過漢代劉向劉歆父子整理編校,合成一部山海經,共十八篇。

到這裡我不得不說一下劉歆這個人,因為他是我們看不到完整山海經的罪魁禍首。

這父子兩個都是經學大宗師,章太炎甚至評價劉歆為孔子之後最大人物。

他們在經學上的地位,是絕頂級別的。

其中劉向是漢成帝時奉命領校秘書,專門校整漢宮中大量的古書、經文。之所以要整理,是因為漢宮中存留有從先秦以來幾乎所有的典籍,但是那些典籍,大多不成套,也就是散亂的。東一塊竹簡記了一句話,西一塊竹簡記了一句話。堆在一起的一大堆竹簡,可能分別來自於十幾卷不同的書。

其中還有不少字跡模糊,甚至因為昔日項羽放火燒了咸陽,所以有些竹簡燒得只剩半句話,或幾個字。

那堆滿無數宮室的竹簡,就是一片寶藏。經常有文人進宮時,順帶淘淘寶,撿撿漏。

文帝時期宮裡發生了一場大火,燒了不少,於是文帝才想著保護這些東西,下令讓人整理,校準統合成籍,但進度一直很慢,因為實在是太難整理,又太多了,往往十幾年才整理出一套書來。

直到後來劉向劉歆時期,效率才突飛猛進,兩代人就整理完了。西漢之後流傳的所有典籍經典,基本上都是這兩人編校整理過的,所以他們是經學大家。

也就是說,西漢之後讀西漢以前的著作,基本就是看他倆決定的版本。

他們的效率有多快呢?快到原本十幾座宮室盛放的竹簡,最後只用一個宮室裝。

我倒不是說他們故意偷工減料地刪,而是有些竹簡確實也沒法整理,某一篇就剩一句或半句話。

但是呢,也絕不排除,他們刪減時有私心。

在他們校書時,會寫上附表,也就是刪減說明。

比如《荀子》原本有三百二十二篇,劉向校定完,就剩三十二篇。

這刪減幅度太離譜了,難怪兩百年沒做完的事,他父子兩代人搞定了。

關於刪減原因,他寫了刪減說明留檔了,大體為三種。

第一種是重複篇目,所以刪了。

第二種,劉向認為是偽作,所以刪了。

第三種,則是因為不符合當時一些獨尊儒術的思想,而被刪了。

董仲舒提倡天人感應、大一統、獨尊儒術。到了劉向劉歆父子時期,已經是主流思想。

荀子則主張『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句話就很不符合天人感應理論,但好在因為太有名,不用他整理都人人知道,所以他也刪不了。

但可想而知,一些隱藏在無數竹簡中的隱篇,不為人所知的,只要不符合當時大環境的,都在整理時都被刪除了。

荀子的著作就這樣縮水了十倍。

山海經亦如是,也有這樣的刪減說明。

劉歆校準完後,寫了個《上山海經表》,大意是:我校準了山海經三十二篇,今留了十八篇。

他校書活活把山海經校少了十四篇!

至於那十四篇的內容,他根本沒提,已經徹底失傳,後人完全無法知曉了。除非尚未挖完的秦始皇陵,未來給個驚喜。

劉歆是儒家經學宗師,他的整理讓很多典籍得以傳世,繼而留到今天。

可也讓很多篇目內容,直接就從他手上沒了。

而且劉歆的人品確實不怎麼樣,在他眼裡,經文本就是工具。

他是王莽篡位最大的功臣,王莽靠輿論上位,而當時無數吹捧王莽的人中,劉歆就是領頭羊,是當時學術文化領域的最高權威。

兩人本就相交幾十年,是鐵哥們。王莽為了實現政治慾望,需要有一種新的學說作為自己的理論武器,而劉歆所鼓吹的古文經學,其中頗有一些利於其篡漢奪權的內容,所以王莽利用政權的力量大力支持劉歆推行古文經學,同時換取劉歆等人利用古文經學為其固位、篡權和托古改革造輿論,提供理論基礎。

王莽篡位後,奉劉歆為國師,基本就是讓劉歆成為他的輿論喉舌。

然而在王莽做『假皇帝』期間,劉歆做了一件蠢事。

他好死不死,在功成名就,人生巔峰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把自己改名劉秀。有人說他也想靠輿論當皇帝,但誰知道呢,姑且視為不知道什麼原因。

總之在王莽篡位登基後,社會有一句讖言越發熱門起來,大體的意思就是劉秀當為天子。

王莽是什麼人物?致力於改革的男人,當了皇帝他的第一步已經實現,怎麼允許出來一個『劉秀』搞幺蛾子?於是絲毫不念舊情,直接以謀刺皇帝的罪名,把劉歆這個最重要的文宣員殺了。

叫什麼名字不好,改這個作死的名字。

殺死劉歆時,真正的劉秀還是個農民,在家放牛,並且與人開玩笑說:『你們怎麼知道那個會當天子的劉秀,不會是我呢?』

當然,光武帝有沒有真說這句話就不知道了,但當時確實有那句讖言,並且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讖言中的劉秀,就是劉歆。

劉歆這名字多好,取自詩經·大雅:『其香始升,上帝居歆』。結果非要改名,至此晚節不保。

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以他的人品,我認為劉歆在山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