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眼光和能力

這部影片與傳統的好萊塢科幻電影截然不同,《復仇者聯盟》甚至不需要科幻電影非常倚重的故事,整部影片幾乎沒有故事性可言,就是一幫超級怪胎從獨立到建立團隊協作,然後瘋狂刷怪的一個過程。

僅僅一個晚上,票房數據就證明這種模式符合市場的需求。

至少目前是沒有問題的。

《復仇者聯盟》拿下了3380萬美元的提前場票房,儘管這個數據較之去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恐怖的4350萬美元午夜場總票房差距不小,但漫威旗下的英雄們還是證明了集結組團打怪獸的魅力超值,尤其《復仇者聯盟》超贊的口碑效應和影迷的巨大熱情,也為商業電影開創了一條新路子。

隨後,北美以青少年為主體構成的電影市場,在周五爆發出了堪稱恐怖的熱情。

短短一天的時間中,連提前場計算在內,《復仇者聯盟》從北美豪取8081萬美元。

這是北美電影市場誕生以來,單日票房首度突破8000萬美元大關。

送完斯嘉麗·約翰遜,吃過午飯趕去肯尼迪機場的時候,馬修特意讓司機去曼哈頓幾家熱門影院轉了轉,有兩家門口都出現了排長隊的場景。

排隊的人越多,馬修自然越高興。

堆積金錢數字,那是全世界最為流行和痴迷的遊戲。

況且,想要購買私人飛機或者豪華遊艇之類的,那都需要大筆的錢。

這些錢怎麼來?迪士尼和蘋果的股票當然不能出售,這都是作為固定資產長期持有的,真正的現金來源還是電影產業。

回到洛杉磯,馬修專門給羅伯特·艾格打了電話,華特迪士尼會把大部分與《復仇者聯盟》相關的信息,第一時間傳到他這邊。

儘管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投資收益分成,馬修卻非常清楚,《復仇者聯盟》帶給他的收益,比起《飢餓遊戲》來恐怕只多不少。

屬於《復仇者聯盟》的熱潮真正到來了。

到了周六,《復仇者聯盟》徹底引爆了全美的觀看熱潮,從上午開始,放映《復仇者聯盟》的影廳上座率基本超過六成,像聖塔莫尼卡商業廣場和紐約時代廣場這樣熱門地段的影院,用爆滿都無法來形容聚集的影迷數量。

這麼多超能英雄集結在一起非常罕見,作為美國流行文化的代表,以青年觀眾為主體的電影觀眾很難不產生明星崇拜心理,遍布大街小巷的電影衍生品、充斥論壇網站的相關話題可見一斑。

電影氛圍輕鬆幽默,往日看起來高高在上的英雄們獲得了人的親和力,這種打破既定印象的角色更容易獲得好感,老少皆宜。

當然,《復仇者聯盟》能如此受到歡迎,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營銷以及……這是一部輕鬆爽快的爆米花電影!

《復仇者聯盟》沒有任何所謂的深度和哲學思考可言,這是一個看開頭就知道結果的故事:壞人想要統治地球,好人組成聯盟,經過一系列磨合之後,打敗壞人,拯救世界。

這也是集合好萊塢慣用花招的電影:超炫的打鬥、密集的冷笑話、帥哥美女雲集、宣揚正義與情誼。

很遺憾,這種套路又一次得逞了。

這就是《復仇者聯盟》成功最大的因素,不做作不深刻,觀影感受就是一個字——爽!

歐洲以賣弄人體私密器官作為藝術的那些導演們,總是看不起商業片,認為隨便一個導演來拍攝,只要資金預算充足,就能製作出足夠優良的商業電影。

但事實是這樣嗎?在好萊塢,幾乎所有人都公認,大製作商業片的拍攝難度遠遠超過獨立電影。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復仇者聯盟》也不是隨便幾個超級英雄放一塊就會成功的,看似沒有營養的爆米花電影,並不是誰都可以拍出來的。

周六一天,《復仇者聯盟》的表現依然強勁,隨著觀眾口口相傳的良好口碑傳播開,影片一直維持著較高的上座率。

雖然北美近4500家影院已經開足火力排映,但洶湧的觀影人潮仍然導致了全美最大院線帝王娛樂集團的售票系統因太多客人同時購票而反應緩慢險些當機。

形勢一片大好。

上映第二天,《復仇者聯盟》報收6955萬美元!

僅僅兩天時間,北美累計票房超過1億5000萬美元!

周日上午,羅伯特·艾格約馬修一起去馬裡布打了高爾夫,兩人心情都不是一般的好。

馬修很早就看出來了,在漫威上面,羅伯特·艾格的壓力非常大。

股份制的大公司很難成為某個人的一言堂,即便邁克爾·艾斯納當政時期,迪士尼內部依然有以羅伊·迪士尼為首的反對派力量的存在。

羅伯特·艾格一力推動華特迪士尼收購漫威漫畫,整個交易高達近43億美元,但收購之後,除了《鋼鐵俠》繼續成功,投入巨資的《雷神》和《美國隊長》只能說回本而已。

在《復仇者聯盟》上映之前,這筆交易的付出與收穫明顯不成比例。

反對的聲音自然而然就出現了,股東不會考慮未來太遠的事,不能給股東帶來足夠收益的CEO,絕對不是一個好執行官。

如果《復仇者聯盟》失敗,即便馬修分擔走了百分之四十的投資風險,羅伯特·艾格也只有黯然下課一條路。

事實證明,羅伯特·艾格賭贏了,而他馬修·霍納,也會賺翻。

「馬修,你投資的眼光真的很毒辣。」羅伯特·艾格放下手中的球杆,結果球童遞來的毛巾,擦了擦汗,說道,「我也是在《鋼鐵俠》上映之後注意到的漫威漫畫,而你呢?比迪士尼早了好幾年,就決定投資漫威超級英雄電影。」

他嘆了口氣,「當時那種情況,有幾個人敢投資漫威?」

馬修揮動球杆,將白色小球擊飛,這才說道,「我也沒把握,那時就是在賭,不過運氣好,賭贏了。」

羅伯特·艾格露出如同米老鼠般的笑容,「這是眼光和能力,與運氣無關。」

馬修看著擊飛的球落進沙坑,不禁搖了搖頭。

羅伯特·艾格寬慰道,「還需要多練習。」他的話接著又轉了回來,「眼光、能力和決心,你比這個圈子裡面大部分決策者都更加出色。」

「沒這麼誇張吧?」馬修難得不好意思。

「你應該聽說過。」羅伯特·艾格緩緩說道,「兩千年前後,大概是索尼哥倫比亞籌備《蜘蛛俠》的時候,漫威漫畫為了擺脫困境,想要將旗下包括復仇者在內的大部分著名超級英雄的版權,作價2500萬美元賣給索尼哥倫比亞,但索尼哥倫比亞的管理層認為不值這個價……」

馬修也知道這事,「如果當時這筆交易做成了,也沒有我們的《復仇者聯盟》了。」

說到這裡,他和羅伯特·艾格都笑了起來。

話說回來,當時也沒幾個人能想到有現在的局面,漫威漫畫為了擺脫困境,不止向索尼哥倫比亞影業一家兜售過旗下超級英雄的版權,偏偏絕大部分超級英雄,例如雷神、鋼鐵俠和美國隊長等等,根本無人問津。

兩人打完這一洞,一起乘坐電瓶車往回走。

羅伯特·艾格又說道,「據說這個夏天最流行的配飾是嘲笑鳥胸針?」

馬修點點頭,直接說道,「我只是提了一句,是設計和推廣做的好。」

隨著《飢餓遊戲》持續熱映,其中凱特尼斯佩戴的嘲笑鳥胸針,已然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工作室聯合聯合蒂芙尼推出了奢侈版的胸針,也發行了價位更平民化的各種普通版,這三周多的時間裡,各種版本的嘲笑鳥胸針在北美、大不列顛、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市場總計賣出了170多萬枚,為工作室帶來了近八百萬美元的利潤。

有些時候,一件看起不起眼的電影道具,往往能成為周邊中的爆品。

隨著《復仇者聯盟》上映,《飢餓遊戲》因為受眾不同的關係,受到的衝擊並不大明顯,當周末拿下2109萬美元,北美票房累計3億3666萬美元,全球票房突破5億美元。

不過,面對如此強勢的影片,《飢餓遊戲》只能讓出北美票房榜冠軍的寶座。

《復仇者聯盟》如同預料的一樣,空間北美票房榜冠軍,數額則是恐怖的2億743萬美元!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單部電影首周末票房能突破2億美元!

如此火爆的票房井噴並不僅僅發生在北美。

在香港、紐西蘭、馬來西亞、菲律賓、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厄瓜多、秘魯、中美洲、玻利維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復仇者聯盟》也創下了首映票房新紀錄;在其他上映地區,《復仇者聯盟》也取得了史上首映票房第二或第三的秀逸戰績。

三天的時間裡,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叫做「復仇者」的超級英雄熱潮,在這股熱潮下,《復仇者聯盟》全球首周票房輕鬆突破五億美元大關。

大賣的不僅僅是影片的票房,玩偶、玩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