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戰利品

離開肯亞與索馬利亞的邊境線,考察團又轉頭去了肯亞與烏干達的邊境,烏干達同樣是個較為混亂的國度,也是全球最為貧窮和落後的國家之一。

考察團還深入到烏干達去轉了一圈。

整個過程中,馬修與艾瑪·沃特森表面上還是跟原來一樣,但一到晚上,艾瑪·沃特森就會偷偷溜進他的房間。

既然赫敏·格蘭傑願意送上門來,馬修自然也不會客氣。

進入烏干達之後,看到的一切觸目驚心,原本肯亞除了首都內羅畢之外,其他地方其實也很窮,但相比於非洲的窮國來說,肯亞絕對算是富裕的國度。

馬修看到了很多,也讓人拍攝了很多,回去後會專門做成一個專輯,交給迪士尼影業和博偉國際,讓阿曼達聯合他們利用這些東西進行《速度與激情4》的宣傳推廣。

有了這麼好的慈善素材,以好萊塢的專業性,肯定能玩出花來。

這部《速度與激情4》的宣傳發行預算高達1億2000萬美元,除了迪士尼方面先行墊付的6000萬美元,馬修與大衛·埃里森還自行籌集了6000萬美元,用以宣傳營銷。

馬修承諾捐贈利潤用於兒童慈善,雖然其中可操作的空間非常大,但也要拿出一部分所得。

《速度與激情4》即便大獲成功,利潤也不會很高。

這一點,馬修和大衛·埃里森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速度與激情4》更多的著眼於未來。

《東京漂移》的失敗,讓這個系列幾乎完蛋,這一部更多的是救活《速度與激情》系列,未來還有三部曲,只要盈利足夠大,拍到《速度與激情20》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最為迫切的,就是以《速度與激情4》的成功,將這一系列拉進好萊塢主流商業電影系列當中。

連馬修也無法否認,即便是最成功的《速度與激情1》,其實也只是商業電影的小類別。

當然,飛車家族的人數要適當的控制好,人太多的話,戲份也就分散了,甚至可能連最基本的故事邏輯都無法保證。

至於將反派洗白這種事更要謹慎,特別是嚴重傷害過飛車家族的角色,一定是不死不休,絕對不能洗白,否則口碑也就爛了。

他隱約記得,最後看過的一部《速度與激情8》中,盛世美顏郭達·斯坦森的角色洗白了,不知道韓會不會從墳墓裡面跳出來……

這個系列還打著「我們是伐木累」的旗幟,出現這種情節,觀眾口碑不爛才奇怪。

馬修如今也漸漸進入到製片人的角色,有時也會考慮《速度與激情》系列的未來發展,美顏哥有意向跟他合作,未來加入某一部的可能非常大,或許可以繼續用《速度與激情7》的兄弟復仇的反派設定,到時直接搞死反派就是了。

對,還有查理茲·塞隆,拉她進來當大反派也可以。

或許可以設定為他的角色的前女友之類的,反正唐老大已經掛了,他的角色出來時就很NB,具體的背景情況可以在未來慢慢展開。

按照這樣的思路,唐老大掛掉更換一個主角其實也是好事,讓未來增加了更多的可能。

不知道為什麼,馬修忽然想到了蓋爾·加朵,這個以色列女演員演完《速度與激情4》就返回了以色列,一直沒再回好萊塢接過其他的影片,他曾經有過的心思,也隨著時間漸漸變淡了。

可惜,作為正義三巨頭之一,神奇女俠的版權華納兄弟肯定不會轉讓,否則未來兩年女權運動發展,弄部《神奇女俠》出來,也能大賺一筆。

曾經的那部《神奇女俠》是他少數去影院看過的片子之一,當時下工後專門借了工友的電動車,一個人跑去商場影院看了一遍。

坦白地講,劇情連中等水平都算不上,那時就覺得神奇女俠簡直酷斃了,那電影根本就是「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展示蓋爾·加朵真美啊」的片子。

現在有了好萊塢的經歷,他不難發現,選擇蓋爾·加朵固然是片子成功的因素之一,但最為關鍵的還是女權運動的發展。

不說以後了,哪怕是如今,黑命貴、女權和LGBT之類主題的片子,打差評真的要慎之又慎,否則分分鐘引火上身。

馬修有著曾經不多的記憶,認定要在女權和保護兒童權益的道路上,深入而又堅定的走下去。

必要時刻,他會以身作則,率先站出來支持女同胞們。

沒辦法,在社會的大形勢面前,個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

好在這兩年除了電影事業之外,他的慈善事業也在蓬勃發展,與全美多個婦女和兒童組織之間都有著密切的合作,也是好萊塢名聲在外的女權運動支持者之一。

另外,黑人民權運動他參與的雖然不像前兩者那麼積極,但也是好萊塢海量的「白左」之一。

在好萊塢打拚,人設真的非常重要。

湯姆·克魯斯的人設差點崩掉,事業也一度陷入低谷,這兩年才漸漸緩過氣來。

隨著考察團在烏干達轉了一圈,馬修隨團回到內羅畢,準備直飛倫敦。

「你看到了嗎?」

前往機場的商務汽車上,艾瑪·沃特森還在說烏干達的所見所聞,「我說的沒錯吧?」

馬修無奈了嘆了一口氣,「或許有我們不了解的內在因素。」

艾瑪·沃特森想了一會,緩緩說道,「也許真的有,但我看到的卻告訴我,那些人寧願坐等救援,也不去自力更生。」

車子停在機場航站大樓前,馬修招呼艾瑪·沃特森,「走吧。」他下車前又說道,「看到的和聽到的那些,就讓它們永遠留在非洲吧。」

他沒有明說,卻做了決定,回頭減少在非洲的救援,兩個慈善基金會更多的資源還是放在北美蓬勃發展的婦女運動上好了,非洲這邊主要以救濟兒童為主。

反正絕大部分慈善資金都是募集來的,他當然要把慈善家的光環保持下去。

有聯合國與肯亞方面的官員陪同,馬修和艾瑪·沃特森很順利的換了登機牌,通過安檢進入了候機大廳。

從機場賣品區經過的時候,艾瑪·沃特森看到一本雜誌的封面上是馬修,還專門跑過去買了一本。

「馬修,你上《時代》雜誌封面了。」

進入貴賓廳,艾瑪·沃特森找到馬修,坐在他旁邊,拿起雜誌晃了晃,說道,「好像跟我們這次非洲之行有關。」

馬修輕輕點頭,「這是來之前就約定好的。」

他看了眼艾瑪·沃特森手中的雜誌,封面的圖片正是他抱著一個瘦弱的黑人兒童,後面還有那些感激的大批黑人的合影。

這張圖片拍攝和製作的相當有水準,連黑人們臉上的感激都能看出來。

「不錯。」馬修看著雜誌封面直點頭,「我還是那麼帥啊。」

艾瑪·沃特森翻了下眼睛,挑起嘴角,「自信過頭。」

「難道不是嗎?」馬修湊到艾瑪·沃特森耳邊,壓低聲音,「這是昨晚你自己說的啊。」

艾瑪·沃特森不接他的話,看了看雜誌,說道,「喔,封面語是大慈善家馬修·霍納。」

翻開封面,她迅速找到了封面新聞,其中全是對於馬修這次非洲之行和慈善事業的詳細報道,並且羅列出了他這些年在慈善和社會運動上所做的好人好事。

還有,有一個段落,重點提及了馬修所說的捐贈《速度與激情4》未來收益的事情。

「真詳細啊。」艾瑪·沃特森看了看,貴賓廳中除了他和馬修之外,就是馬修的保鏢布朗·威廉姆斯,也就沒有顧忌,說道,「是不是你親自寫的啊?」

馬修搖頭,「我連中學都沒讀完,是個標準的學渣,能寫出這種文章?」

「是不是來之前就聯繫好了啊?」艾瑪·沃特森合上雜誌,問道。

「是啊。」馬修沒有否認的意思,直接說道,「我的原則,做好事一定要留名,要為公眾豎立一個榜樣啊。」

封面人物是雜誌的新聞眼,是體現雜誌自身價值、地位的首要元素,《時代》周刊選擇的封面人物,大多是推動該行業乃至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或為世人聚焦的中心人物,體現著當時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代表性。

雖然隨著網路的迅猛發展,《時代》的影響力在衰弱,但封面人物依然被形象的稱為「世界之眼」,具有巨大的影響力。

聊了一會,兩人上了飛機,一路上基本都在睡覺,特別是艾瑪·沃特森,大多數時間都昏昏沉沉的。

主要是從那晚開始,她晚上就沒睡好過,一到晚上就在天上飄。

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由於兩人目的地截然不同,馬修要跟艾瑪·沃特森分別,一直將她送到車上。

「捨不得我?」艾瑪·沃特森挑起嘴角。

馬修微微聳肩,順著她的話說道,「是啊,捨不得。」

艾瑪·沃特森湊過來低聲說道,「別有壓力,我們繼續當朋友。」她眼睛轉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